1.母种和原种生产要求

食用菌母种和原种生产是食用菌栽培前期的主要工作,对食用菌栽培的高产和优质起关键作用,其中接种这个环节是母种和原种生产中最重要的一环,必须做到无菌操作。接种前接种箱或无菌操作台必须用紫外灯照射30秒以上或用空气消毒剂消毒。接种前工作人员要用酒精或来苏尔液、新洁尔灭等消毒手掌和试管表面。接种时接种工具和试管口必须先在酒精灯火焰上消毒。接种移接过程工具顶端和接种块不能触碰任何物体。接种完毕必须贴上标签。接种完毕后整齐摆放到预先清理消毒的专用培养室内进行培养。要求无光照,室内温度控制在23--25℃,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50%--60%。出售或使用前逐瓶检查。

2.栽培种生产要求

农民朋友从菌种厂购买了菌种,整个生产过程,大致可以分为拌料、灭菌、接种等几个工艺步骤。下面,我们先讲讲原料的处理方式。

(1)拌料 所有的原辅材料和化学投入品准备齐全之后,可以进行拌料。拌料的场地,必须是干净的水泥地面,四周有排水设施,不能有积水。拌料完毕后,将配制好的培养料分别装入菌种瓶或菌种袋,不论装瓶还是装袋,要求装料松紧适度,以适宜食用菌菌丝生长为宜。

(2)灭菌 搅拌好的培养料,需要灭菌消毒,彻底杀灭培养料中的杂菌、虫卵和害虫等。杀菌的方法很多,我国农村大多采用蒸汽灭菌的方法。灭菌的温度要达到100℃以上,灭菌时间不能低于8个小时。

(3)栽培种接种 就是将买来的菌种接到培养料上,一般不需要在无菌工作室里操作。先将菌料、菌种、工具等搬入接菌室,再用气雾剂按每立方米用药1克熏蒸消毒后方可进行接种。在接种时,要时刻注意杂菌污染,以防为主,一旦发生,根治很不容易。接种的用具、器皿,都要进行严格的消毒灭菌,工作人员的双手要用消毒剂清洗,一般可以使用酒精来消毒。栽培种接种过程中,动作要敏捷、准确,尽量不要讲话走动,以防空气中的杂菌感染。

3.食用菌生长期管理要求

食用菌生长期的管理,主要包括卫生管理、温度管理、光线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1)卫生管理栽培食用菌之前应当预先打扫卫生,消毒菇房。每次采菇后应清除栽培料上残根和地面上掉落的菇体。每批食用菌生产完毕,应及时清理废菌料和菇房,重新消毒菇房。

(2)湿度管理栽培环境和培养基湿度的保持以具体食用菌的要求而定。增加湿度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大棚里灌水,这种方式适合起垄种植的食用菌;另一种是在食用菌上喷洒干净的水。

(3)温度管理要求因具体食用菌而异,温度的升降可利用增减覆盖物来控制,比如在大棚上覆盖草帘子,覆盖塑料布等等。

(4)通风管理针对食用菌每个时期对通风量的要求,可以采取打开或堵上通风口的方法来调节。

(5)光线管理光线强度必须控制在具体栽培食用菌对光线需求的范围内,可以利用自然光、人工光照或两者相结合来实现。

(6)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从抗病虫菌种选育、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加强管理等多角度进行。

1)为了预防虫害,菇房应安装防虫纱网、纱门或防虫网等,加强管理,保持菇房场地整洁卫生也是预防虫害的主要措施,栽培间歇期对菇房彻底清理,清除菌袋、杂物,并严格消毒。如果有害虫侵害,必须及时采取杀虫措施。有针对性地利用化学农药、生物农药杀虫,也可用特殊灯光等物理方法杀虫。所用杀虫剂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但在出菇期间,不得向菇体直接喷洒任何化学药剂。

2)食用菌病害的防治主要集中在栽培管理中,针对不同的病害采取针对措施,化学药剂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不能使用国家规定的违禁药物,尽量采取物理及生物防治方法。培养初期培养料发生杂菌感染,所染杂菌没有害代谢物时可以拣出打碎,拌入新料,重新灭菌、接种。为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必须将污染菌袋丢弃。培养后期培养料底部发生局部杂菌感染,所染杂菌无传染趋势时,可继续留用出菇。出菇期间发现病害,不得向菇体喷洒任何化学药剂。

4.食用菌采收要求

食用菌采收应根据栽培食用菌的具体要求适期采收,采收方法参照所栽培食用菌的具体要求。采收与分拣人员要穿戴专门的工作衣、帽、手套、口罩,保证食用菌的卫生。采收后应及时进行采后处理,小心去掉菌柄基部的碎屑杂质,拣出伤、残、病菇,分拣后称重或归类堆放,移动时应小心轻放,所装容器要符合卫生要求。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