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这句话出自儒家著作《大学》里,其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被合称“八条目”。强调修己是前提,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是修己之后顺其自然的结果,《大学》一书说明了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内在联系。
可见不管你是想明明德于天下,还是治国齐家,他们的基础都是“格物”。可见弄清楚格物,对于弄清楚八条目来说,至关重要。但是古人的典籍,受限于字数的问题,总是言简意赅,给后学留下了很多解释的空间。
今天立叔和大家分享一些,我关于什么是“格物”的,一些小的思考。
什么叫格物?
第一层含义:
格,解释为感格,即为深刻地感受。物:解释为一切外部世界。
格物就是深刻地从外部去感受这个世界,从而获得内心世界的大道。中国文化很讲究天人合一,道家的《道德经》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讲的也是“天人合一”的道理,那什么是天人合一呢?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是小天地。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所以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可以通过宇宙间,毫不起眼的人,窥见天地的“道”。
《庄子·知北游》
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东郭子不应。
翻译:
有一次东郭子向庄子请教:“所谓道,究竟存在于什么地方呢?”庄子说:“道无所不在。”东郭子说:“必定得指出具体存在的地方才可以吧。”庄子说:“在蝼蚁之中。”东郭子说:“怎么处在这样低下卑微的地方?”庄子说:“在小草之中。”东郭子说:“怎么越发低下了呢?”庄子说:“在砖瓦之中。”东郭子说:“怎么越来越低下呢?”庄子说:“在大小便。”东郭子无语了。
是的,道无处不在,所以天人合一,也可以说为天物合一,天蝼蚁合一,甚至天屎溺合一。
我们去感格物体也好、事物也罢,主要的目的就是从中,获取“道”的踪迹。当然啦,能在物体、事物里格出道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十七岁时,王阳明到南昌与诸养和之女诸氏成婚,可在结婚的当天,大家都找不到他。原来这天他闲逛中遇见一道士在那里打坐,他就向道士请教,道士给他讲了一回养生术,他便与道士相对静坐忘归,直到第二天岳父才把他找回去。十八岁时,与夫人诸氏返回余姚,船过广信,王守仁拜谒娄谅。娄谅向他讲授“格物致知”之学,王守仁甚喜。之后他遍读朱熹的著作,思考宋儒所谓“物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的学说。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决心穷竹之理,“格”了三天三夜的竹子,什么都没有发现,人却因此病倒。从此,王守仁对“格物”学说产生了极大的怀疑,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
毫无目的的格物是没有结果的,因为哪怕在一个小小的竹子上,也包含了上千、上万的道理。所以要因事而格、因情而格。
第二层含义:
格是格除,物是一切有形无形的名相、色相,使贪嗔痴慢疑不生。
在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佛教思想的传入,产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文化融合。思想家们结合佛教观点,重新审视《大学》里格物致知的观点。“格除一切有形无形的名相、色相,使得回归到‘明德’无垢的状态。”
“格”字在中国汉字里,有格挡的,格除的意思。
第一步是“格除”内心的五蕴偏爱,使得内心那个本自具足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明明德”、“如来本性”得以彰显。
第二步才是格挡,当我们内心世界清澈明净了,然后再注意将外界能影响我们内心物质欲望的东西,格挡在外。这里就要说一下,格和挡的区别了。
“格”是我们主动的向外阻隔,以“格”为进。而“挡”正好相反,是一种被动防守的状态,以“挡”为退。
不管是内在格除,还是外在格挡,“格”的都是同一件事,就是贪嗔痴慢疑。不能让这些情绪左右明明德升起,影响般若的大智慧。
总结一下:
格物,格的是什么?
- 从万事万物里感格内在的大道。
- 格除、格挡内心的贪嗔痴慢疑,从而升起般若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