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步蛇的正确养殖方法
“五步蛇”一般是指“尖吻蝮”,是亚洲地区及东南亚地区内相当著名的蛇种,尤其在台湾及华南一带更是自古已备受重视的蛇类。很多人都好奇五步蛇是怎么养的。以下就是小编做的五步蛇应该怎么养的整理,希望对你有用。
五步蛇的饲养技术
种蛇的选择
在成蛇中选择体重在1~2千克,蛇体健壮无病、生长发育良好、体色鲜艳、性腺发育正常的蛇作为种蛇。放养殖园中精心饲养。
交配与产卵
尖吻蝮2~3龄性 器官开始发育成熟,通常在每年4~5月份和10~11月份有两次交配期,其发情交配季节一般在13~31℃气温下进行。交配时间短的15分钟左右,长的达2小时,交配场地为草地或蛇房内,也有在灌木丛中。在蛇场水池四周适当位置设置多个蛇窝。雌蛇于8~9月份产卵,母蛇产卵时,伏卧在草地上,尾基部向上翘起。卵重一般16克左右,卵呈椭圆形。刚产出时,卵壳淡乳酪色或具白色花斑,每隔30~50分钟从泄殖孔产出1枚卵,每窝产卵11~29枚,多的达40枚。雌蛇产卵后,有护卵的习性,终日盘伏在卵旁或卵上,此时雌蛇比较凶猛,取卵要隔离雌蛇防止咬伤。雌蛇产卵后要投喂丰富的食物以利早日恢复健康。
人工孵化
选择个体较大、新鲜无损的蛇卵进行人工孵化。将卵放置在平铺有6厘米厚的泥沙上(其含水量以手捏成团松开即散为宜),或垫有杂草的孵化箱内,旁边放置一盆水,温度为19.2~32℃,土温为17.5~31℃,相对湿度为51%~94%。如蕲蛇卵孵化温度要求在25~30℃范围内,相对湿度要求在51%~95%之间,孵化期为26~29天,一般27天左右仔蛇吻端具卵齿,出壳时用其将卵壳划一细口,吻端由此突破卵壳,然后逸出卵外,仔蛇多在夜间出壳,当以器物触击刚出壳的仔蛇时,仔蛇会本能地冲击扑咬。出壳后仔蛇盘于卵壳周围,个别的还拖有脐带。刚出壳的仔蛇,第3天即可由孵化器转移到幼蛇饲养池促进卵黄的吸收,并按大小不同分开饲养,防止自相残食。应尽早投喂食物,不能主动捕食新生小白鼠或青蛙的,可以填饲小白鼠的肉块和内脏等,平均每10天每条蛇填喂0.5克。仔蛇在孵出10天后开始第1次蜕皮,以后每年蜕皮2~3次。
饲养方法
广食性蛇类,它的食物有蛙、蟾蜍、蜥蜴、鸟类和鼠类,其中以吃鼠类的频率为最高。蕲蛇为卵生,产卵甚稀,成长又慢,是为稀有动物。养殖的和野生的五步蛇差别不大,由于饲养种的营养较充足,故体形稍胖,比较温顺。野生的五步蛇颜色略深,体形略瘦小。
饲养条件:
温度25度以上
湿度60-80之间
一周喂食一次,根据蛇的大小给食
1米左右的五步蛇进食小白鼠3只左右即可
超过一米以后慢慢增加食量
五步蛇的故事
据说:为了搞清白花蛇的形态,验证书本记载,李时珍来到了蕲州城北的龙蜂山捕蛇(白花蛇为蕲州特产),只听得有人唱道:“白花蛇,谁叫尔能辟风邪,上司索尔急如火,州中大夫只逼我,一时不得皮肉破”。随着歌谣而来的是几个肩背竹篓的捕蛇人,他们正朝着几棵石楠藤走去,据说白花蛇爱吃石楠藤的叶,所以石楠藤也就成了白花蛇的“家”,日夜盘缠在石楠藤上。捕蛇人发现白花蛇后,立即从地上捞起一把沙土,对准白花蛇撒去,说来也奇,白花蛇遇到沙土,真象面粉遇水一样,缩成了一团,捕蛇人立即上前用木叉往白花蛇的颈部叉去,另一手抓住蛇体的后部,这时白花蛇再也施不出威力来了。
李时珍定前去仔细观察了白花蛇的形态,只见蛇头大似三角形,嘴里长着4只长牙,背上有24块斜方格,腹部还有斑纹,与一般的蛇,确实不一样。接着,捕蛇人将蛇挂在路旁的小树上,用刀剖其腹,去其内脏,盘曲后装进了竹篓筐,据说,将蛇烘干后,才能当药用。李时珍记录了捕蛇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活动,不仅补充了本草书,也为后来编写《白花蛇传》,提供了重要材料。几年后,李时珍又根据白花蛇的祛风特性,制成了专治半身不遂中风症的“白花蛇酒”。据现代药理分析,证明白花蛇的提取物,具有镇静、镇痛,扩张血管和降压作用。
五步蛇的作用
观赏
神龙岛距淳安县城10公里,是以观赏蛇类活动为主的景点。蛇池内的毒蛇有五步蛇、眼镜蛇、眼镜王蛇、竹叶青等几十种。在蛇园里的树枝上还盘有许多种类的无毒蛇,游客闯蛇园,有惊无险。这是一个纯人工开发的小岛,岛上放养有五十余种、一万多条蛇,堪称千岛湖中的蛇类世界。岛上设有蛇园、蛇展廊、蛇味馆、蛇艺表演厅等以蛇为对象的各种消闲设施。岛上有无毒蛇、有毒蛇几十种上万条,闯蛇园与蛇共处一园,有惊无险。观斗蛇,看人蛇共眠、人蛇共舞、人蛇同游、人蛇亲吻是蛇艺表演的特色项目,会记忆深刻。
研究
中国最大的五步蛇养殖基地--贵州永昌特种生物园研究基地多位养蛇专家,在经过十年的深入研究和反复试验,终于取得了可喜性进展,五步蛇的蛇肉、蛇毒、蛇血、蛇粉、蛇干、蛇鞭等入药,对几十类疾病均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其中五步蛇泡酒,对风湿、类风湿效果相当显著。
药用
五步蛇系一种剧毒蛇,相传被这种蛇咬后不出五步就会昏倒,所以又称“五步倒”,属国家二级濒危保护动物。五步蛇的药用价值盛传已久,但将五步蛇作为主药,专门针对风湿类风湿药用研究尚属首次。专家认为:五步蛇蛇毒具有祛风除湿、抗凝抗栓、去除纤维蛋白元、降低血液粘度、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血脂的作用,干蛇毒价值出口价每克达1465美元,五步蛇毒的药用价值主要应用在风湿疾病的治疗和研究课目当中。
该蛇虽毒,却是中国的名贵传统中药,是封建王朝皇上指定进贡的珍品,也是出口的珍贵药材。关于它的习性和药用价值,在唐柳宗元在《捕蛇者说》中说道:“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巳大风、挛、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宋庄绰《鸡肋编》载“白花蛇”条云:“今医家所用,惟取蕲州蕲阳镇山中者。去镇五六里有灵峰寺,寺后有洞,洞是皆此蛇,而极难得。得之者以充贡。洞内外财产,虽枯两目犹明;至黄梅诸县虽邻境,枯则止一目明;其舒州宿松县又与黄梅为邻,间亦有之,枯则两目皆不明矣。”明大医药学家李时珍曾几次上蕲州龙峰山,目睹五步蛇吃石南藤及其被捕情况,根据实地观察,写了《白花蛇传》。
他还在《本草纲目》中,对五步蛇的形态、习性、捕捉干制的方法和用途作了详尽的记述。他说:“花蛇,湖、蜀皆有,今惟以蕲蛇擅名。然蕲地亦不多得。市肆所货,官司取者,皆自江南兴国州诸山中来。”据他说:真正的蕲蛇,“龙头虎口,黑质白花,背有二十四个方胜文,腹旁有念珠斑,尾尖有一佛指甲,多在石南滕上食其花叶。人以此寻获,先撒沙一把,则蟠而不动。以叉取之,用绳悬起,剖之置水中,自反尾涤其腹。“《尔雅·翼柴》亦有类似记载:蛇死后皆闭,惟蕲州花蛇开。如生舒、蕲两界间者,则一开一闭,故人以此验之。”
五步蛇蛇旧时产于蕲州龙峰山、麒麟山、凤凰山、雨湖一带,蕲春、浠水交界的三角山亦偶尔有可得。据清初顾景星的《黄公说字》说:“谨按蕲地花蛇,有黄白黑三种,黄白二花可货数十金。黑花不过数金而已。昔产龙峰山洞,今无有,惟三角山出,一岁不能多得,土人获此物必食荤物方可。否则,其走如飞,牙利而毒,如人手足为口齿所创,必以刀断去,稍迟则不能救。”并说:“市肆所货,皆浙蛇,非蕲蛇,花与指甲皆同,土人亦莫能辨。但三角山在二蕲交界之处,相传蛇一逾界,则只一目,……。”蕲蛇名贵求之者多。《黄州府志》载有民谣曰:“白花蛇,谁教尔能辟风邪,上司索尔急如火,舟中大夫只逼我,一时不得皮肉破……”。蕲蛇性喜潮湿阴凉处,多穴居栖息在山谷溪涧岩石上,落叶间,竹林下,草丛中,外出往往伏于烂草枯叶之间,以便于发起进攻、猎取食物和隐蔽自己。
五步蛇的生存现状
尖吻蝮在中国分布较广,其中以武夷山山区和皖南山区贮量最多。根据各省产区历年收购尖吻蝮蛇干的数量及重点产区抽样调查,中国尚有野生状态尖吻蝮一千万条。蛇园人工饲养的约一万条。
五步蛇又名尖吻蝮、祁蛇。是蕲春著名的特产,它与蕲龟、蕲竹、蕲艾合称为“蕲春四宝”。
蕲蛇属蝮蛇科,蝮蛇属,为剧毒蛇。相传人被咬伤,不出五步即死,故称五步蛇。因其全身黑质白花,故又名白花蛇,还因为吻鳞与鼻间鳞均向背方翘起,所以还名褰鼻蛇。头呈三角形,背黑褐色,头腹及喉部白色,散布有少数黑褐色斑点,称“念珠斑”。尾部侧扁,尾尖一枚鳞片尖长,称角质刺,俗称“佛指甲”。蕲蛇若被逼捕得它无路可走时,它就调转“尾利钩”,破腹自杀,“死而眼光不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