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传染性贫血是单蹄动物的病毒病,其特征是病情多样、造血系统受损、反复发热和长期无症状带毒。1843年于法国首次记录了本病,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资料,马传染性贫血在世界上近30个国家均有记载。病原为马逆转录病毒,与维斯纳病毒、牛白血病病毒同属于一组慢病毒。在形态上与人类艾滋病病毒相似,能凝集红细胞,并在马细胞培养中繁殖。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马传染性贫血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detail.jpg

1、流行病学

只有马属动物具有易感性,马易感性最强,骡、驴次之。昆虫(虻、刺蝇、蚊、蠓)叮咬时可经皮肤感染。慢性和隐性病畜能长期带毒,病马的分泌物和排泄物也是传染源。被马传贫病毒污染的针头和医疗器械也能传播病毒,交配也能传染。该病常呈地方性流行,在昆虫出现较多的夏秋季节(7~9月)发生较多,流行初期呈急性过程,死亡率也高,以后转为亚急性和慢性,转为慢性后能存活几年或十几年。

2、临床症状

该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人工感染的平均10~30天。①急性:病程短的仅3~5天,最长不超过1月,多在流行初期出现。病马体温突然升高至40~41℃甚至以上,呈稽留热。心跳60~80次/min,呼吸也增数;虽出现高热也仍有食欲,消瘦很快,体力很差,用肩推病马可使其退让几步,精神不振,运步时步样不稳,易出汗。眼结膜充血、黄染,随病程发展变为黄白或苍白;有时在眼结膜、阴道黏膜、舌下可见出血点或出血斑。血液稀薄,血沉快,15mln即达60刻度以上,60min可达80刻度。血检红细胞每立方毫米常在500万以下,白细胞减少(每立方毫米4000~5000),胸、腹下浮肿。②亚急性:常发现于流行中期,病程较长,约1~2个月,体温39~40℃,常维持几天高温以后下降,经一阶段后体温又上升,而且出现温差倒转(即上午的体温比下午高)。眼结膜充血、黄染,仍有食欲。在四肢下部、胸前、腹下、阴囊、包皮常见浮肿。血象与急性相同。③慢性:多见于老疫区,病程更长可达数月或数年。病马的体温常在39.5℃左右,热型不规则,时高时低,热度持续时间约2~3天,无热时常可持续几周或几个月,温差倒转现象更多见…。眼结膜苍白、黄染。血象较急性、亚急性轻。急性可转为亚急性、慢性或隐性,而慢性也可能转为亚急性、急性,转为急性后常死亡。④隐性:不现临床症状,但长期带毒,驴多患此型。

3、病理变化

急性:浆膜、黏膜有出血点或出血斑,尤以鼻翼、舌下、瞬膜、阴道黏膜、胸腹腔浆膜、膀胱、输尿管黏膜、盲肠、大结肠黏膜与浆膜最多见;淋巴结肿大,切面充血、出血、水肿;脾肿大,切面暗红色,有的因白髓增生呈颗粒状;肝也肿大,切叶明显,形成槟榔样花纹;肾肿大,皮质有出血点;心脆弱,呈灰黄色、煮熟样,心内、外膜有出血点。

亚急性和慢性:消瘦、贫血,可视黏膜苍白,一般肠浆膜、外膜有少量出血点;脾肿大、坚实、表面粗糙不平,滤泡增生肥大,在淡红色切面上有明显的灰白色圆形的颗粒突起;肝坚硬肿大,呈暗红色或铁锈色,切面有槟榔样花纹,可见肝小叶明显呈网状结构;肾轻度肿大,呈灰黄色,切面皮质增厚,肾小球明显呈慢性间质性肾炎;心脏因心肌变性而弛缓扩张,呈煮熟状;骨髓红区扩大,黄髓内有红骨髓增生。慢性重病例,骨髓呈乳白色胶胨状。

4、诊断要点

亚急性和慢性,体温稍高(39~40℃),温差倒转。慢性热型不规则。急性可转为亚急性、慢性或隐性,而慢性也可转为亚急性、急性,转为急性后常死亡。隐性不出现临床症状,长期带毒,驴多患此型,琼脂扩散试验检出率达93.9%。

5、防治措施

该病目前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应做好畜舍清洁工作,消灭蚊蝇、蚊。在虻、蚊活动季节前3个月或活动季节后,用我国创制的马传贫驴白细胞病毒疫苗(每匹皮注2mL)进行预防接种,注苗后3个月开始出现保护作用,免疫期约1年左右。从外地引进的马匹,必须经过检疫,采用临床综合诊断、补体结合试验和琼脂扩散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任何一种方法判定的阳性马匹,都是马传贫。对阳性马应上报有关部门批准扑杀(静注来苏儿50mL可致死)。马尸必须焚毁或深埋。在老疫区或受该病威胁的地区,应春秋两季各做1次定期检疫。发现可疑病马后,应及时确诊定性,对区域内所有马、骡、驴立即进行普遍检疫,对检点进行封锁,原则上“封点不封面”。自疫点隔离出最后一匹病马起,经一年检查未再发现病马时才可解除封锁。病马污染的畜舍、系马场所、用具,用2%~4%氢氧化钠、3%来苏儿液严格消毒,粪便集中堆积发酵处理。为防止吸血昆虫侵袭马体,用0.5%二溴磷或0.1%敌敌畏喷洒,蚊虻季节每2~3天喷洒1次,马厩用2%敌百虫、2.5%敌敌畏喷洒。

292-1103011Q00756.jpg

马传染性贫血(Equine Infectious Anemia, EIA,简称马传贫),是由反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马传贫病毒引起的马属动物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一、流行特点

本病只感染马属动物,其中,马最易感,骡、驴次之,且无品种、性别、年龄的差异。病马和带毒马是主要的传染源。主要通过虻、蚊、刺蝇及蠓等吸血昆虫的叮咬而传染,也可通过病毒污染的器械等传播。多呈地方性流行或散发,以7~9月份发生较多。在流行初期多呈急性型经过,致死率较高,以后呈亚急性或慢性经过。

二、临床特征

本病潜伏期长短不一,一般为20~40天,最长可达90天。

根据临床特征,常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和隐性四种类型。

急性型 高热稽留。发热初期,可视黏膜潮红,轻度黄染;随病程发展逐渐变为黄白至苍白;在舌底、口腔、鼻腔、阴道黏膜及眼结膜等处,常见鲜红色至暗红色出血点(斑)等。

亚急性型 呈间歇热。一般发热39℃以上,持续3~5天退热至常温,经3~15天间歇期又复发。有的患病马属动物出现温差倒转现象。

慢性型 不规则发热,但发热时间短。病程可达数月或数年。

隐性型 无可见临床症状,体内长期带毒。

三、病理变化

1、剖检变化

急性型 主要表现败血性变化,可视黏膜、浆膜出现出血点(斑),尤其以舌下、齿龈、鼻腔、阴道黏膜、眼结膜、回肠、盲肠和大结肠的浆膜、黏膜以及心内外膜尤为明显。肝、脾肿大,肝切面呈现特征性槟榔状花纹。肾显著增大,实质浊肿,呈灰黄色,皮质有出血点。心肌脆弱,呈灰白色煮肉样,并有出血点。全身淋巴结肿大,切面多汁,并常有出血。

亚急性和慢性型 主要表现贫血、黄染和细胞增生性反应。脾中(轻)度肿大,坚实,表面粗糙不平,呈淡红色;有的脾萎缩,切面小梁及滤泡明显;淋巴小结增生,切面有灰白色粟粒状突起。不同程度的肝肿大,呈土黄或棕红色,质地较硬,切面呈豆蔻状花纹(豆蔻肝);管状骨有明显的红髓增生灶。

2、病理组织学变化

主要表现为肝、脾、淋巴结和骨髓等组织器官内的网状内皮细胞明显肿胀和增生。急性病例主要为组织细胞增生,亚急性及慢性病例则为淋巴细胞增生,在增生的组织细胞内,常有吞噬的铁血黄素。

四、实验室诊断

马传贫实验室诊断技术包括:琼脂扩散试验(AGID)、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病原分离鉴定等。具备马传贫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若上述实验室诊断结果为阳性,即可确诊。

五、预防与控制

1、检疫

异地调入的马属动物,必须来自非疫区。

调出马属动物的单位和个人,应按规定报检,经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进行检疫(应包括血清学检查),合格后方可调出。

调入后必须隔离观察30天以上,并经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两次临床综合诊断和血清学检查,确认健康无病,方可混群饲养。

2、监测和净化

马传贫控制区、稳定控制区 采取“监测、扑杀、消毒、净化”的综合防治措施。每年对全县6~12月龄的幼驹,用血清学方法监测一次。如果检出阳性马属动物,除按规定扑杀处理外,应对疫区内的所有马属动物进行临床检查和血清学检查,每隔3个月检查一次,直至连续2次血清学检查全部阴性为止。

马传贫消灭区 采取“以疫情监测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每县每年抽查存栏马属动物的1%(存栏不足10000匹的,抽检数不少于100匹,存栏不足100匹的全检),做血清学检查,进行疫情监测,及时掌握疫情动态。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