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田养殖什么赚钱_梯田养殖致富_梯田养鱼视频

村民刘长福在地里掐着指头算了一笔账:耕地面积扩大了,低产的小麦少种或不种了,秋覆膜技术能增产,洋芋、红豆草、莜麦、燕麦和苜蓿样样都能卖钱……

在通渭县马营镇长川村见到刘长福时,他正在用小型农机具收割地里的紫花苜蓿。在长川村所在的这一大片区域内,昔日丘陵沟壑间难以耕作的黄土坡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层层如丝如带、色彩斑斓的梯田。在这里,“退耕还林地+梯田+牧草等经济作物”,在很多年前就已经成为当地农民依托土地增收的致富新路子。

盛夏时节是陇中黄土塬最美丽的季节,处处堪比美丽的长川村。穿行于各座山梁,放眼望去,山腰层层梯田如“玉带”般把座座山头束紧,山间四通八达的农路似“银链”样把层层梯田串起;梯田中玉米葱郁、麦浪金黄,紫花苜蓿开得正艳。“玉带”间条条平整的道路纵横交错,一辆辆农用车往来穿梭……几十年如一日不断推进的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正在彻底改变着昔日黄土塬面貌,如火如荼的梯田建设更让这里的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梯田养鱼视频_梯田养殖致富_梯田养殖什么赚钱

(一)

“十沟九坡头,耕地滚了牛”,“种一坡、收一车、打一斗、煮一锅”,这是上世纪通渭县马营镇长川村农业生产的真实写照。

说起以前家里的坡耕地,刘长福感慨万分。那时候,村民本就不多的坡耕地完全是靠天吃饭。如果秋冬墒情不好,一到初春,猛烈的西北风不仅将表层的肥土全部刮跑,还将仅有的一点土壤水分一并带走,春季无法下种,秋收自然无望。更为糟糕的是,在夏秋两季,一下大雨,三面山上的泥水便铺天盖地奔涌下来,耕地又被山洪无情冲刷,路断田毁是常有的事。

通渭所在的定西属黄土丘陵沟壑区,自然条件差、山多川少、干旱少雨、生态环境脆弱,农业生产条件恶劣。特别是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土层越种越薄,地力越来越差,农业在低投入、低效益中徘徊,既限制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又长期制约着广大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那时候,群众最大的愿望,就是把地整平,把路修通。

老百姓所想的,就是政府要干的。“要打断这种恶性循环的产业链条,就得进行土地的精加工。”上世纪90年代起,通渭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开始推进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特别是从2006年开始,县上果敢提出“坚持不懈地走以梯田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主的改善农业基础条件的路子不动摇”战略,定下了每年至少兴修高标准梯田6万亩的目标。

为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推进梯田建设,打造一批全省乃至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精品示范工程,县上专门成立梯田建设协调领导小组,推行行政领导定地块、定任务、定时间、定奖罚的“四定”责任制和业务部门包规划、包质量、包软件、包验收的“四包”责任制。

层层负责、严格奖罚。多年之后,高质量推进梯田建设的效果逐渐显现,基本实现“土不下山、泥不出沟、肥不外流”的目标。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防护体系建设让县域内的植被覆盖率明显增加,耕地的蓄水保墒培肥能力明显提升,生态得到有效控制和恢复,旱塬上旱作农业的传统耕作模式也开始向现代新型农业化转变。

(二)

“修梯田,钱从哪里来?”梯田建设开始启动的那几年,国家和省上对梯田建设投入相对较少,资金成了摆在全县面前的一道难题。

为此,通渭县提出“以奖代补”措施,鼓励和引导群众自筹资金修建梯田。一时间,各村成立村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理事会,村民理事会通过“一事一议”的办法,一方面积极协调金融部门向农户投放贷款;另一方面,按照县上提出“一人赴疆拾花两个月,全家当年实现梯田化”的思路,组织群众赴疆拾花挣钱。

苏万军,通渭县马营镇长川村村民,当年家里耕种的25亩坡耕地全被列入镇上梯田建设的规划区域,镇村干部将这一消息告知苏万军时,他当时就傻了眼。

“全部修梯田,那得要多少钱啊?”

苏万军犯愁了,镇村干部给他出主意:去新疆拾棉花,挣钱修梯田。

苏万军夫妻对拾棉花挣钱将信将疑,但俩人最终还是去了新疆。两个月后,夫妻俩挣了5000元钱。深秋时节,他将大部分的钱交给了工程队用于机修梯田。

为了保证梯田建设质量和苏万军们的钱不至于“白花”,当时,县上在规划设计上根据地形地貌对梯田宽度提出了硬性指标。坡度小于10度的田面宽度要求达到30米,小于20度的达到20米,20度以上且宜修梯田的不得少于15米。

在建设方式上,坚持村村布点、遍地开花,人机结合、机修为主,充分利用春季和秋季土地空闲时间集中修建,并做到边机修、边深松、边培埂,确保了规划一次到位、质量一次达标;在建设内容上,除高标准完成梯田建设任务外,还配套修建田间农路、淤地坝,营造水保林,将地表径流大部分就地拦蓄入渗。

那一年,苏万军和村民们靠天吃饭、产出低薄的坡耕地全部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当时心里有很多顾虑,万一拾棉花赚不了钱,还不得欠一屁股账?没想到政府考虑得真周到,让我们吃一次苦换来了一辈子的轻松。”苏万军说。

据统计,仅2011年,通渭县政府组织赴疆拾花6000多人,实现劳务创收2400多万元,群众主动拿出了800万元用于梯田建设。

穷地方,穷财政。解决了最难的资金困难,其他问题都迎刃而解,全县梯田建设大规模快速推进,由此也带来了农业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机耕机播、全膜双垄沟播等农业新技术开始从川区走向山区,全县基本实现了农业生产方式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粮食产量大幅提高。2009年、2012年、2013年通渭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2011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2014年,全县粮食总产量增加到43.52万吨,实现“八连增”。

(三)

牛营山下,涧滩流域。今日的长川村,山顶绿树成荫,山腰层层梯田,山脚沟壑间碧波荡漾。

“田、水、路、林、村”综合治理,整山系、整流域推进的梯田建设,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了“三保田”。肆意蔓延的绿色让人们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曾经“地下没有宝,地上不长草”的陇中黄土旱塬。如今这样的景象不只是在马营镇呈现,只要走上通渭乃至全定西任何一个沟峁梁岔,都会被黄土旱塬展现出的盎然生机所感染。

土地修平了,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粮食生产稳步增加。然而,农民的花钱问题怎么解决?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在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特色产业上大做文章。

“梯田修到哪里、地膜铺到哪里、产业跟进到哪里”。近年来,借着梯田建设,干旱的通渭开始把畜草产业作为首位产业,把马铃薯、中药材、小杂粮、玉米、林果业作为特色产业,列入全县“3+6”产业发展体系重点培育,大力实施户均“十亩产业田,两头增收牛”脱贫工程,构建起了“种、养、加、销”的草畜肥全产业链,逐步走上了一条“修梯田-调结构-搞养殖-建沼气-肥还田-再种植”的现代旱作循环农业发展路子。

随着几千上万块斜“挂”在七沟八梁上的零碎山地变成平展的机耕梯田,黄土塬上限制农业发展的基础设施瓶颈被最大程度破解。

村民刘希平放下了肩上陪伴他二十多个春秋的扁担。过去他家里的30多亩地担着送粪要40多天,现在用三轮车一天就干完。如今,他家里养着牛,但不再耕地,地依然种,但不再只是“老三样”,他和村民们已经一起融入到种草养畜的新型草牧产业中。

村民李长军家里也不再养耕牛了。运送东西有三轮车,耕地有旋耕机,覆地膜有覆膜机。李长军说,“以前也有几样农机具,但基本上是摆设。村里修建了高标准梯田后,这些‘铁牛’真正派上了用场。”

在通渭,如今像李长军、刘希平一样用上农业机械的农户几乎实现了百分之百,大家都从以前“两个劳力一头牛,一年四季忙不休”的土地劳作中解脱出来。留守下来的农民说,“务庄农”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轻松,大部分的农民有了更多的时间外出打工,劳务收入开始成为农户增收新渠道。

依托层层梯田,这片曾经贫瘠的土地,开始焕发出现代农业的勃勃生机。借力层层梯田,昔日干涩的黄土坡,已然催生出山区农民产业新路子。(晁君杰)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