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银海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银海区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施

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现将《银海区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施方案(2022—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北海市银海区人民政府

2023年4月3日

(此件公开发布)

银海区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施方案

(2022—2025年)

为加快农业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以农业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致富,加快实现银海区农业现代化,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重要讲话精神,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按照产业化、规模化、科技化、品牌化、链条化“五化”要求,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推动农业产业不断调结构、持续增规模、着力打品牌、延长产业链,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二、发展目标

围绕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和国家乡村振兴先进县区三大目标,立足县域产业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按照“做强种植业、做大畜牧业、做优渔业、做精林业”总体思路,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着力打造大棚果蔬、高端蛋品、罗汉松(苗木)花卉、生猪养殖、海洋渔业等五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目标。

各镇根据各自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和发展定位,打造差异化、特色化产业,发展“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形成以大棚果蔬设施农业为主导产业的“甜蜜福成”、以罗汉松等苗木花卉为主导产业的“花漾平阳”、以旅游、康养为主导产业的“七彩银滩”、以海洋渔业、特色美食等为主导产业的“醉美侨港”等区辖4个特色产业强镇。

到2025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12.5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3.08%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万元以上,年均增长9.73%以上。

——种植业产值达25.14亿元以上,在农林牧渔业的占比由2021年的19.21%提高到2025年的22.35%以上;

——林业产值达0.51亿元以上,在农林牧渔业的占比保持在0.45%左右;

——畜牧业产值达27.81亿元以上,在农林牧渔业的占比由2021年的6.93%提升到2025年的24.72%以上;

——渔业产值达55.99亿元以上,在农林牧渔业的占比由2021年的68.86%调减到2025年的49.77%以下;

——辅助性活动产值达3.05亿元以上,在农林牧渔业的占比从2021年的2.59%提升到2025年2.71%。

三、主要任务

(一)推动种植业提质增效

“十四五”期间,在确保粮食生产稳定的基础上,着力打造“一带五基地”,推动种植业提质增效。到2025年种植业产值达到25.14亿元,年均增长15.35%;新增产值11.26亿元。

1.确保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强化耕地保护,坚决守住耕地红线。全面实施整区推进高标农田改造建设项目,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到2025年全区新建高标准农田6.92万亩,提升高标农田项目3.29万亩。实施盐碱地治理项目,治理沿海地区盐碱地0.25万亩。实施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分片区对所有农田水利项目进行补短板。抓好福成、平阳2个水稻建设项目和1个红薯产业示范区建设。到2025年,粮食播种面积从2021年的7.02万亩增长到7.16万亩,粮食产量从2021年的1.95万吨增长到2.45万吨。

2.打造向海大道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带。以向海大道沿线的平阳镇平阳村和福成镇海陆、大坎、宁海、古城、竹林、端田、畔塘、山梓村、红境塘、三合口村等为主,以银海区果蔬产业(核心)示范区为辐射带动,引导扶持扩大大棚果蔬种植,增创1个自治区五星级大棚果蔬示范区。到2025年,大棚果蔬种植面积从2021年的2.1万亩增长到7.87万亩(其中新增大棚蔬菜2.2万亩,大棚甜瓜3.57亩)。

3.打造南菜北运和大湾区优质蔬菜基地。以福成镇三合口、大水江、福成村委和星星社区为主,发展1万亩露天优质蔬菜基地,并逐步向有机蔬菜基地转型。以平阳镇孙东、包家、赤东、东星村为重点,打造0.1万亩有机蔬菜基地。到2025年,蔬菜种植面积从2021年的8.82万亩增长到13.96万亩(统计口径,含复种),产量从2021年的20.38万吨增长到37.65万吨。

4.打造万亩子姜种植基地。以福成镇三合口、福成、大水江、畔塘、卖兆等村为重点,建设万亩子姜种植基地。子姜种植面积从2021年的0.5万亩增长2025年的1.5万亩。

5.打造万亩西瓜种植基地。在福成镇门头、松明等村建设万亩优质西瓜种植基地。到2025年,西瓜种植面积从2021年的0.8万亩增长到1.8万亩。

6.打造北海甜瓜出口基地。在平阳、福成建设0.2 亩以上高值高标准的北海甜瓜出口基地。到2025年,大棚甜瓜种植面积从2021年的0.63万亩增长到4.2万亩。

7.打造菠萝蜜种植基地。在福成镇花铺村建设0.1万亩菠萝蜜种植基地。到2025年,建成集菠萝蜜种植、加工、DIY体验等一体化发展的亚热带水果产业示范区。

8.打造种植业种业基地。围绕打造“1+N”种业发展思路,加强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中化农业、先正达集团等种业企业合作,打造冯辉友西甜瓜、中化农业宁海甜瓜、禧丰公司果蔬等一批果蔬种业研究繁育推广基地。

(二)推动畜牧业扩量增效

“十四五”期间,着力主攻猪、牛、蛋、肉“四大板块”,推动畜牧业扩量增效。到2025年畜牧业产值达到27.81亿元,年均增长24.72%以上,新增产值22.8亿元。

1.主攻生猪养殖,做大做强生猪养殖产业。支持牧原公司扩大产能,加快牧原二场、三场项目建设,力争到2024年完成牧原二场(平联)基地建设,新增30万头生猪产能;2025年完成牧原三场(松明)基地建设,新增20万头生猪产能。加快民锋、恒鑫等在建规模养殖场建成投产,支持溢荣养猪合作社改扩建,增加产能。统一规划建设银海区生猪养殖小区,完善生态环保配套设施,集中安置福成、平阳两镇分散、杂乱、小型的养猪场,推动生猪养殖规模化发展。到2025年,全区生猪年出栏从2021年的12.22万头增长到100万头。

2.主攻肉牛养殖,推动肉牛养殖扩繁增量。积极争取自治区牛羊产业发展政策支持,在平阳镇东星村、福成镇松明村等村引进肉牛养殖企业,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联农带农养殖模式,扩大肉牛养殖规模。到2025年,肉牛出栏从2021年0.19万头增长到1万头以上。

3.主攻高端蛋品,打造福成特色蛋品小镇。大力发展家禽业,支持北海凤集做大做强,在完成100万羽蛋鸡项目达产的基础上,争取北海凤集加大投资,扩大产能,增建200万羽蛋鸡养殖基地,配套建设蛋品加工厂、蛋品工程研发中心等。加快200万羽海鸭养殖一体化项目落地,配套建设蛋品加工厂,将福成镇打造成国内知名蛋品小镇。到2025年,家禽出栏增长到700万羽;蛋品产量从2021年的0.74万吨增长到5.5万吨。

4.主攻畜禽屠宰,延长畜牧业链条。依托凤集蛋鸡、200万羽蛋鸭项目,在福成产业园建设肉禽屠宰场,配套冷链物流,创建老母鸡、老母鸭肉类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规划新建1家年屠宰15万头的本地供应生猪屠宰厂。引进建设1家肉牛屠宰加工企业,扩大肉牛养殖全产业链条。

(三)推动林业做精做优

“十四五”期间,在巩固传统林业的基础上,围绕做精林业,着力强化“产销联动”,推动林业扩量增效。到2025年林业产值达到0.51亿元,年均增长24.57%,新增产值0.17亿元以上。

1.以树种种植结构改造为抓手,巩固拓展传统林业产业。积极引导优化树种结构调整,推广木本香料、油茶等种植,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提高植树造林综合效益。利用牛尾岭水库一、二级饮用水源地保护区树种更新改造契机,将0.19万亩桉树换种生态风景名贵树种,发展城市绿化苗圃,提升林业产值。

2.以罗汉松种植为引领带动,发展壮大特色花卉苗木产业。积极推进“桉退松进”行动,以银海罗汉松产业核心示范区为辐射,鼓励社会资金发展罗汉松,到2025年,全区罗汉松种植从2021年的2.1万亩增长到3.1万亩,擦亮“中国罗汉松之都”金字招牌。

3.以向海大道两侧为依托,打造北海市精品苗木花卉展销长廊。以向海大道银海区范围20.48公里沿线两侧红线向外100米范围0.17万亩林地上,种植、展示罗汉松、三角梅等北海特色苗木花卉,将向海大道打造成为北海市精品苗木花卉产业展示、销售长廊。

4.以罗汉松(苗木花卉)市场为带动,做强做大花卉苗木交易市场。加快建设平阳镇美丽中国花木(罗汉松)产业示范园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国内有实力花卉龙头企业进驻,建立链接全国销售网络,扩大市场占有率。创建国家级罗汉松现代化农业产业园。每年组织行业协会在北海举办苗交会、花木节以及特色论坛等,推介罗汉松等苗木花卉产业和产品,推动罗汉松出口贸易,建设中国最大的罗汉松(花卉苗木)市场,每年销售罗汉松、花卉苗木产值5个亿以上。

(四)推动渔业调优提质

“十四五”期间,着力强化陆海“双线”互动,推动渔业调优提质。到2025年渔业产值达到55.99亿元,年均增长3.51%上,新增产值6.24亿元以上。

1.推广小棚对虾养殖。引进海兴农、大渔等龙头企业,改造提升福成镇古城、东村、西村、大坎、端田和平阳镇横路山等沿海一带的老旧废虾塘,发展高密度、高产、高效小棚、高位池对虾、鲈鱼等养殖,推动水产养殖产业转型升级。到2025年,全区小棚对虾、鲈鱼养殖面积从2021年的0.2万亩增长到1万亩以上。

2.做强深海生态养殖。实施深海养殖产业提升行动,推动网箱养殖和底播养殖产业发展。到2025年,深海网箱从2021年380口增长到780口以上;底播养殖面积从2021年3.8万亩增长到 7.8万亩以上。

3.建设国家级海洋牧场。打造海上休闲平台、深海抗风浪网箱、贝类底播、生态渔礁一体化的海洋牧场示范区,到2025年建成8000亩的国家级海洋牧场。

4.发展水产种业培育基地。依托海洋四所、广西海洋研究所、精工水产等水产种苗企业,积极引进石斑鱼苗、大蚝苗、南美白对虾苗等规模企业入驻,持续壮大水产种苗培育,增创1个自治区五星级水产种业核心示范区。到2025年,水产种业从2021年13家增长到20家;年育苗能力从2021年的180亿尾增长到300亿尾。

5.打造北部湾海产品交易集散中心。依托电建渔港,利用边贸码头建设北部湾渔货交易集散市场,打造北部湾最大的海产品集散基地。实施侨港半岛工业园提升工程,改造提升海产品加工企业。建设侨港电商一体化运营平台,吸引传统电商、主播团队、网红主播入驻平台。定期举行海产品展示交易会、“侨港码头海鲜季”“鱿好市”等活动,掌控北部湾鱿鱼等海产品定价权。

四、强化现代农业要素支撑

(一)强化用地用海保障。成立区土地流转办公室,建立土地流转资金“蓄水池”,由区投资公司作为主体对全区能流转、可流转的土地全部流转,用于招商引资和产业项目发展,解决“项目等土地”等问题。暂时没有利用的流转土地,由区投资公司将流转土地发展产业,力争到2025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5万亩以上。加快实施土地全域整治、高标农田建设、旱改水等项目,增加土地产能指标。全力保障设施农业、畜牧产业和农产品深加工等用地指标,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重点项目提供必要的用地保障;做好养殖用海规划,加快海域使用论证评估及挂牌出让,拓展海洋渔业发展空间。

(二)强化政策扶持驱动。制定水稻种植、设施农业发展、土地流转、土地开垦、撂荒地治理、特色产品扶持、品牌打造等系列农业产业帮扶政策,落实机械化作业补贴政策,提高农机使用率。推进乡村振兴集成改革试点,复制推广“三变”改革经验,不断探索土地流转、土地托管、入股联营等路径模式,健全完善更加紧密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

(三)强化科技创新赋能。加强与海洋四所、广西农科院、广西大学农学院、先正达等科研院企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按照种业“1+N”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种业“芯片”,建立中化农业、广西农科院等西甜瓜试验推广基地,建立中化农业银海区MAP农场全产业链技术服务中心,引进先进农业新技术、推广新品种。建立农民培训学校,邀请知名专家定期驻点指导,经常开展田间地头培训,培养更多种养能手、农业致富达人,全面提升农民素质素养,大力提升农业科技水平。

(四)强化农业平台建设。发挥区投资公司优势,深度参与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按照“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思路,建立一批农业示范基地,先行先试产业、种业,示范带动农民参与。发挥平台公司托底作用,坚决保障粮食生产等硬性指标任务完成。推行农资集采模式,降低农民生产成本。主动嫁接市场,帮助农产品销售。实施“走出去”战略,大力发展“飞地农业”。

(五)强化农业品牌建设。做好银海区“土特产”文章,积极打造银海甜瓜、罗汉松、海鲜猪、门头西瓜、龙潭沙虫、电建虾米等一批银海特色品牌,积极培育银海区地标产品。扶持发展甜瓜、罗汉松、鸡蛋等特色农业单品,形成一批全国知名的农产品单品销售冠军、销售“爆款”。制订银海区大棚蜜蜂授粉西甜瓜等种植标准、授粉规程,设计银海西甜瓜徽标。到2025年,培育5个以上国内外知名的企业品牌或产品品牌;打造3个以上“广西好嘢”或“桂字号”农业品牌;创建2个以上区域公用品牌。

(六)强化农业招商引资。组建农业产业链招商工作专班,启动“招商服务年”活动,开展“全员招商”,积极参与各级的农业招商推介会,采取外出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方式,重点围绕大棚果蔬、高端蛋品、罗汉松、生猪养殖、肉牛养殖、深海养殖等特色产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数字农业等开展精准招商,到2025年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以上。

(七)强化产业全链条提升。加快银海区农产品集散交易中心、罗汉松集散交易中心、北部湾海产品集散交易中心和银海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三中心两体系”建设。依托福成产业园区,引进5家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推广知名主播直播、网红直播带货等线上农产品新型销售模式。利用丰富的果蔬、水产资源,发展预制菜产业。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区领导为副组长,区农水局、海洋局、自然资源局、统计局、发改局、财政局、科技工信局、市场监管局、商务投促局等部门主要领导和各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协作配合,督促推动政策落实、项目落地,及时研究解决遇到的重大问题。

(二)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区政务网站、自媒体全方位、多层次发布、解读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对扶持政策的认识。认真总结各镇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好经验、好办法,充分利用网络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在村委设立特色产业发展宣传专栏,引导农民参与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三)加强监督考核。建立完善区领导包镇、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片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营造“你追我赶”抓产业的浓厚氛围。建立项目目标考核机制,将产业项目实施效果纳入全区相关部门和各镇的目标责任当中,作为考核和衡量各镇、各部门工作实绩的一项重要内容,责任到人,奖惩到位,形成全区上下抓农业产业培育的良好氛围。各单位根据项目的总体目标任务,明确部门工作职责,细化部门任务分工,制定考核办法,严格考核,奖优罚劣,确保目标任务逐项落实。

北海市银海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4月3日印发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