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目是书法感悟点滴,后为何改做写字,我想是学书法的都懂。书法不是简单的书写方法,像我这种只会写几个毛笔字不敢妄称书法,只算是写字而已。
我从小就爱写毛笔字,认为写毛笔字可以静心。但写了近30年没有任何长进,当亲戚朋友问我你现在书法写的怎么样时,我是羞愧难当连连摆手。这大概是我把书法改为写字的缘由吧。
字虽未长进,但也学到不少东西。我写日记曾经写过,“见事明理”、“见物明理”,同样也可以用到这里“见字明理”。有一书法作品写四个字“春华秋实”。字虽然不是龙飞凤舞,但现场几个友人却无人能念。原来写者故意将“秋”字左右颠倒,禾火变火禾。我读过几本书论也未曾见过。但我稍加思索脱口而出“春华秋实”。几个友人便问我何解?我带开玩笑解释到:“大家看过赵本山的小品,有一句话叫做你穿了马甲我都不认识你了?一条蛇钻水里却出来一只乌龟。作者把火禾颠倒之后还是秋字,但是意思变了。禾火可以理解为秋季禾苗干枯小心防火。而火禾才是秋字真正本意,炎热大太阳像火一样炙烤万物,禾苗干枯很快进入秋天了,然后可以想到硕果累累。这才是真正的春华秋实。”听后众人皆拍手称妙。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单位的落花生兄和我有同样爱好,但人家才是真正的书法家。他的书法造诣笔随意走点墨成画,我是无法企及。他对汉字的悟性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日他和一友人小聚两人都喝点酒。友人酒后吹牛:“古今中外没有我没读过的书。”落花生兄酒劲上来也成了杠精:“非也,‘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有一本书我敢打赌你没读过。”友人也来劲了:“啥书?”落花生:“新华字典”。“新华字典是工具书。”“工具书不算书吗?我只要得闲就翻新华字典,从新华字典中学到许多东西。”通过以上俩人抬杠的话题,大家可以看出落花生真正的实力了吧。落花生做政工工作,他趣解安全为天的天字,他说天字实际是两个字,一个“工”一个“人”。煤矿工人两重天,一是头顶的蓝天,做人要顶天立地;二是井下的顶板煤矿工人称之为天板,我们煤矿职工就像井下的液体支柱,也要顶天立地中间不漏液,这才是矿工精神。他教育职工食堂的职工,“大家要做一个有良知的食堂人。”他把“食”字拆开上“人”下“良”。
落花生这样的趣事还有很多,非常长见识,我不再多说。还是聊聊自己对写字的一些浅显理解吧。不然总是遇到前边所说尴尬情形。我学书法之所以没什么长进,皆因我前二十年写字没临贴,随心所欲误入歧途南辕北辙。学书法必须临帖,就像我们咿呀学语的小时候,学什么都是在模仿大人。当然模仿的前提就是“模”,首先要选一本你自己喜欢的贴。楷、隶、行、魏、草究竟从何学起?我个人认为汉字方块字应先把字写正,横平竖直。就像小孩学步先站稳再学步。某位国家领导人批评艺术界腐败:“某些书协名誉主席楷书都写不好就直奔草。”此话有借鉴意义。其次要读帖,就像画家画素描如何把模特画的惟妙惟肖?肯定要做到观察细致入微。读帖也是一个观察的过程。说到观察,书法界这样的例子颇多:我们临《兰亭序》,都知道王羲之的点画变化万千。这和王羲之爱养鹅有一定的关系,你只要临《兰亭序》一段时间,就会发现王羲之的点画多数像鹅头,有的曲颈向天歌,有的引颈后望,有的探颈戏水......亦是惟妙惟肖。著名书法陈天然巩义人,退休隐居故里。他在巩义市电视台一次访谈节目中谈到故乡的柿子树,黑树虬枝遒劲有力。他书法的创作灵感来之故乡的柿子树。如果没有细致入微的观察是很难发现书法的艺术之美的。
临帖就是模仿古人,模仿他们如何做人如何做学问......模仿的时间长了,集百家之长为己用,方可形成自己的东西。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领悟的过程,今天看到王羲之的东西觉的非常好,明天看到赵孟頫的东西非常实用,后天看到颜真卿的字非常大气......勾起自己的兴趣,让自己在书海墨池中不断追求进步,你会越来越感觉学习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作者简介】戴六军,1979年出生于洛宁涧口上陶峪,1995年初中毕业到郑州巩义大峪沟煤矿参加工作。爱好文学爱好书法。幼年曾经在老家狮子峰下苦竹园种过地,自号"苦竹园主人"。人生信条"朝闻道夕死足矣"。生命不息,学习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