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粤东土塘鱼虾混养主要是以轮捕轮放为主要养殖模式,采用多批次放苗,多次收获,一塘水养到年底;养殖时间一般从农历3月到10月。
苗种选择主要以当地产的土苗为主,放养密度高一般首次放苗10万/亩,以后根据养殖情况及收获情况适当补苗,每次补苗在5-8万/亩;由于种苗质量差,虾苗成活率低:6%-15%,极少数成活率达20%以上。
混养鱼类以草鱼等四大家鱼为主,混养密度在10-25条/亩;附带混养鲫鱼、鲤鱼、罗非鱼等其他鱼类。饶平黄冈一带盐度较高,在雨季也能保持在3-4‰以上,混养鱼类主要以黄鳍鲷、乌鱼、沙尖、青蟹等广盐性海水鱼类。养成后分多次放地笼收获,收获规格小:100条左右开始抓虾,到年底干塘规格在30-60条/斤。
对饲料要求较低,主要选择蛋白质含量在35%-37%的虾配合饲料,加上蛋白质含量在26%-30%的鱼虾混养料。养殖观念相对落后,对于管理、用药、预防缺乏科学系统的规范及意识。
上半年对虾养殖投苗迟迟未开始:清明前放苗量不足10%;至4月底,放苗不足40%;随着5月初雨水来临,养户在5月份才全部放苗完毕,相比去年同期推迟约1个月左右。主要受近几年早苗成功率低影响,特别是2014年清明前后投的两批苗成功率几乎为零;另一方面今年清明前后雨水明显比去年少得多,相对干旱的天气,对于水污染严重且水资源不足的环境下,也不是很适合投苗。
养殖病害情况
各种病害及防治措施
1、池水倒藻、泛底、有害藻类繁殖
原因:有机质积累,水质出现富营养化。
危害:水质变化大,不利于对虾生长;死亡后分解过程中产生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毒物质威胁对虾生存。
处理措施:有害藻类浓度不大时,可排换水、使用微生物制剂抑制其繁殖。有害藻大量繁殖时,先用药物杀藻;再使用解毒剂消除毒素;同时注意改良底质和重新培养。
注意:在使用杀藻剂之前应判断对虾的体质状况,避免因为药物刺激而引发病害。
2、亚硝酸盐
原因:养殖过程中,鱼虾的密度大,饲料大量投喂,造成粪便多,含氮有机物多;池底淤泥过厚;水质混浊,水底溶氧不足等有关;天气变化大造成倒藻。
预防措施:
1)彻底清塘、消毒、避免有机物的大量积累。
2)投饵不能过量。
3)在养殖过程中保持水体的微碱性状态。
4)池塘装上充足增氧设备,保持高溶氧水平。
5)避免使用未发酵的有机肥。
6)经常使用硝化细菌、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等有益微生物制剂,以调节水质。
7)定期改底,防止池底积污发臭。
8)定期在饲料中添加肠道有益菌,增强对饲料营养的吸收利用,减少排泄物对水体的污染。
3、蓝藻水
原因:水体富营养化或施肥不当,肥料中磷占比例过大,导致蓝藻大量繁殖。这种水体中的对虾长速缓慢、成活率低、发病率高。
蓝藻预防与处理:
1)蓝藻喜高温、强光、多静止的淡水水体,尤其是水体中有机质丰富、水底富营养化时容易产生, 在缺氮环境其它藻类不能生活时,唯有蓝藻可大量繁殖。
2)蓝藻初期, 池水会出现非常鲜艳的翠绿色。使用光合菌、芽孢杆菌等有益菌能有效抑制蓝藻繁殖。
3)清淤;强氧化剂清塘;肥水时注意藻的类别,少磷。
4)水位宜浅,池边增氧,氧抑制蓝藻和其它有害藻类。
5)控料。
6)底改、沸石粉、吸附剂、微生物制剂降解。
7)强氧化剂消毒抑制藻类时注意增氧、解毒。
8)杀藻后换水补菌,引进新水等。
9)Em菌加红糖,降低ph值,能抑制蓝藻繁殖。
4、应激
应激产生危害:应激会引起对虾生理发生变化,使其非特异性免疫力减弱,对病菌或病毒的抵抗力下降,继而导致疾病的爆发。
应激原因分类:气候变化(如大幅度降温)、水质突变(如“倒藻”)、生理突变(如蜕壳、病原入侵、淡化适应)、物理刺激(如拉网捕虾)、药物刺激(如使用消毒剂) 。
1)不同情况下均需增强对虾的体质。可同时采用外泼和内服免疫增强剂的方式。
2)水质恶化时需及时调节好水质。提高水体和底部的溶氧;再使用有益微生物制剂等来调控水质;同时泼洒应激Vc。
3)存在有毒物质时应尽快消除。
4)对虾在蜕壳时要保证其顺利进行。使用应激固壳素能有效补充矿物元素,使对虾蜕壳顺利完成。
5、蜕壳或软壳偷死症
病因分析:
主要原因是养殖水体水质状况不良,白对虾的排泄物、残饵、其他有机物等在异养细菌的作用下,慢慢分解,产生大量的硫化氢、氨氮等有毒物质。
在细菌的分解作用下形成底层溶解氧不足,造成虾的鳃损害或中毒死亡,白对虾脱壳期间为死亡高峰期。
防治措施:
1)勤解毒、改底、施肥和补菌,控制透明度在40cm左右
2)多施应激VC
3)雨后少量多次施放石灰、应激固壳素和白云石粉,保持水总碱度在100以上
4)多开氧机
5)脱壳过后,补充钙质及其他虾生长必须的微量元素(如镁、磷等)。
6、肠炎、白便
病因分析:
1)池底污染,虾摄食腐败残饵
2)水质有害藻类繁殖过多,水色太浓
3)弧菌感染。
4)虾苗问题
预防措施:
随着国家对于抗生素的限制力度,不建议使用抗生素,建议在饲料中拌料投喂保护对虾肝胰腺健康及肠道健康的胆汁酸,可从根本上预防对虾肝胰腺坏死,对虾白便,保护对虾肠道健康!
1)定期投喂乳酸菌等肠道有益菌,定期保肝护肠解毒,可以起到预防效果。
2)调好水质,做好改底工作
3)维持溶氧,维持藻类平衡,防止倒藻,
4)定期检测弧菌、总菌,培育优良有益菌,保持总菌和弧菌比例>30:1,以菌抑菌!
5)选择优质的种苗
7、肝胰脏萎缩病
病因分析:出现肝胰脏萎缩,存在多种问题,主要表现在养殖环境、水体、绿弧菌和对虾本身这几个方面。
水质方面:
1)近年来养殖海区的水质富营养化,有害藻类大量繁殖。
2)养殖过程中过量投饵,造成有毒物质增加
3)养殖水质富营养化,倒藻等导致水中藻毒素的增加
导致对虾体质弱化,抵抗力变差的因素:
1)苗种场就用抗生素,苗种体弱,抗逆力差
2)饲料原材料营养不均衡
3)某些微量元素缺乏
4)饲料存放受潮变质,导致含霉菌等致病菌
5)乱服抗生素、滥用化学药物
6)对虾体弱,苗种复壮不及时,后期积弱严重,损坏免疫器官、消化器官
弧菌方面:出现肝胰脏萎缩池塘,对水质、虾肝胰脏进行弧菌检测,除了常见的黄弧菌,同时均能检测出绿弧菌。
预防:
1)投放优质虾苗
2)做好调水工作:水不能太肥,关注PH偏高问题,此问题很多养殖户忽略。
3)科学合理投喂饲料
4)维持溶氧,维持藻类平衡,防止倒藻,
5)定期使用有益活菌,保持藻相、菌相平衡;培育优良有益菌群,以菌抑菌!定期检测弧菌、总菌,保持总菌和弧菌比例>30:1。
6)做好改底、解毒工作。
8、弧菌问题:
此病常发生于高温高盐度的水体,虾发生此病时一般头胸甲容易的剥离,肝脏变红肿,肝脏有时表层变白。
弧菌常见于有机物较多的池塘,养殖高峰期适当换水排污,减少水中有机物,可有效预防弧菌病。
此病一般容易感染软壳虾,其危害性及传染性 都极强,在高温的季节以及高盐度的水环境应适当加大换水,有淡水资源的应多补充淡水,并且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预防。
对已发生此病的虾塘应采取隔离的办法,以免污染其他 虾塘,除了消毒换水,还可在药饵里添加一些环丙沙星类的抗菌药,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不过此时应当注意的是排换水要分多天多次进行,每次都不能过多,以免刺激虾蜕壳而增多感染的机会。
另外消毒药也不能用过量,避免引起虾的抵抗力降低而被感染。
此外当虾受弧菌侵入时更容易因感染其他病毒而引起大规模暴发流行,所以发生弧菌病时应要注意其他病症的并发 ,要及时迅速地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控制病情的发展及蔓延。
对于弧菌,目前主要是通过弧菌培养基作为监控水质弧菌的含量
在实际生产中,检测总菌量及弧菌量,同时将比例控制在>30:1以上;实验证明,适当补充碳源,培育有益菌,形成优势菌群;当池塘水中总菌量和弧菌量比例>30:1,发病率将会大大降低。
优质的水质能有效降低弧菌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