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标题:《肢体一级残疾却开发了400余亩种植园 这位浦江人是怎么做到的》

从大畈乡清溪村往桐坞方向走,就能在路边看到常青山茶种植场的牌子,牌子周边是一大片的农田,一边种植着水稻,绿油油的一大片蔓延开去,另一边是一片西瓜田,秧苗刚种下不久。顺着田中央的小路往山里走,就到了常青山茶种植场。

整个种植场面积达400余亩,种植有山茶、桃树、西瓜、杨梅等多种作物。山下是一片山茶林,大片的油茶整齐地排列在山坡上,细看之下,不少红色的油茶果已经挂上了枝头。林中一片繁忙,许多员工正忙着施肥剪枝除草,盼望着即将到来的丰收。58岁的蒋雄飞是这片种植场的场主,不同的是,他是一名肢体一级残疾人。

身残志坚,毅然走上创业路

蒋雄飞是仙华街道仙华村人,因为18岁时的一场疾病,他的双手双脚受伤严重,加上当时的种种原因,医治不及时,导致他从小便落下了重度残疾。但是蒋雄飞并没有因此变得意志消沉,从小就有个创业梦的他一直努力学习,为创业做准备。

2011年,蒋雄飞通过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油茶。经过了解,他发现油茶这种绿色食品,市场前景好,潜力大,而且在浦江境内,尚未大规模的种植。这让他看到了创业的机会,于是,他不顾家人的反对,依靠多年的积攒和朋友的资助,走上了创业之路。

“虽然身体不方便,但我就是要把这个做好。当时我要租下这片山地的时候,家里人反对声音很大,他们觉得我一个残疾人行动都不方便,怎么能做得好这个事情,我想的不一样,谁能说一个残疾人就管不好一片农场呢,所以我不顾他们的反对,毅然开办了这个种植场。”蒋雄飞说。

创业初期 困难重重

创业难,残疾人创业更难。开办一家种植场对于普通人来说,已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对于蒋雄飞来说,更是困难重重。2011年,在朋友的帮助下,蒋雄飞在大畈乡清溪村承包了400余亩山地。

“这片山地最开始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只有一条小小的山路。于是我出资雇佣了一支队伍,帮我挖出了这片种植场。”创业初期的两个多月,蒋雄飞最关心的就是进度如何,即使行动不便,但是每天他都坚持上山查看开荒、修路等基础工作的进度。由于地处偏僻,困难也接踵而来,种植场初具雏形之后,水电路等各种难题又让蒋雄飞头疼不已。“这片山地离村子远,山上没有电,也没有水,甚至都没有上山的路,这些都要我自己前期准备好设备,才能装上来。路挖上来,还必须拓宽,否则以后运输车辆不可能走得进来的。”

靠着顽强的毅力和执着的追求,在花费一大笔资金和几个月的时间之后,蒋雄飞的常青山茶种植场总算是进入了正规,初期100多亩的山茶也已经种下。可是雇工问题又让蒋雄飞犯了难。清溪村地处浦江西北部山区,以前是远近闻名的“水晶项链村”,经过浦江水晶整治以后,整个村子的劳动人口开始外流,村里可用的劳动力并不多。由于自己行动不便,蒋雄飞只能暂时雇佣村里的部分劳动力为他管理种植场。

走上正轨,实现梦想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辛勤投入,蒋雄飞的油茶成功营收,第一年就产了上万斤鲜果,此后,产量持续增长,效益也一年比一年好。如今的青山茶种植场,漫山遍野都布满了作物,从山下往上走,油茶、桃树、西瓜、杨梅等长势良好。“现在我的种植场,有茶树200余亩,桃树也有200亩左右,其中有100多亩是和桃树套种的,今年的油茶已经开始挂果了,种的雪里红桃和映霜红桃今年下半年也能迎来第一批收成。”蒋雄飞说。为了增加收入,同时节省劳动力,蒋雄飞还利用山下那片油茶林套种了西瓜、黄豆、花生、番薯。

而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行,村里的劳动力也越来越多,劳动力的难题也得到了了解决。不仅如此,蒋雄飞还为许多残疾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多的时候,我这里有10多个残疾人,他们可以帮着干一些简单的农活。因为我自己就是一名残疾人,我明白残疾人就业并不方便,现在我实现了自己的创业目标,我希望也可以到帮助到其他的残疾人,让他们有一份合适的工作。”对于有些交通不便的残疾人员工,蒋雄飞还专门派人接送。为此,常青山茶种植场还被评为了市残疾人扶贫基地。

随着各项工作都走上了正规,蒋雄飞用坚韧的精神和实际行动为我们谱写了一曲残疾人成功创业的赞歌。如今,走到常青山茶种植场,满山的果树错落有致,春天山花烂漫,夏天果实累累。“下一步,我打算在这里建一些房子,一些可以用来给员工们住宿,另一些可以建成一个庄园,以后发展成旅游业,大家就可以来我这里吃、玩、住。”蒋雄飞笑着说道。

记者 | 吴盛熠东

编辑|季茜茜

审核|李少俊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