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普通的农民,也是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党员,就要从身边小事做起,用行动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这是保福祠村老党员谢兰国在互学互鉴活动中最大的收获。
2001年,谢兰国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有段时间,他心中的理想信念慢慢弱化,淡化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基层党支部大为改观,他渴望着贡献自己的力量。
借着党支部开展互学互鉴活动的机会,他认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参加党员应知应会知识竞赛,取得很好的成绩。参加“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听党支部书记讲党课,还踊跃发言谈感受,提建议,对党的认识升华到新高度。
“互学互鉴就要求我们党员要有不服输的精神,必须要活到老、学到老,借鉴别人的先进经验和技术,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对于“互学互鉴”,谢兰国深有体会。
据悉,早些年,保福祠村就响应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保护生态环境,开始种植樟树,但樟树小苗都是从湖南购买,运输成本高,存活率低。谢兰国通过钻研摸索,前往湖南学习别人的育苗技术,用樟树籽成功培育出本地樟树小苗,大大降低了成本,还提高了樟树的成活率。于是,他把育苗的技术传授给乡邻,带领大家一起种植樟树致富。
在互学互鉴活动开展期间,总有同志向他请教樟树种植的技术,他都耐心解答,用理论结合实际,通俗易懂讲解。在抗旱期间,他还主动的到田间地头去指导群众灌溉,如何挖槽、如何灌水,怎样保湿,这都是樟树种植的学问,解决了群众的燃眉之急,他也从不计较回报,从不怕技术被别人学到影响自身,默默为群众服务。
目前,谢兰国种植了40亩樟树,每亩种植50棵左右,三年就可以成材销售,每年的净增加值就有20万元,成了樟树种植专业大户。在他的带领下,保福祠村群众积极发展樟树种植,扩大规模,提升品质,现有樟树约7万棵,三年总价值达到1500万元,成为了保福祠村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