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之后,带娃下楼遛弯,广场上小朋友们玩着自己喜欢的玩具,场面很是和谐。突然发生的一幕,打破了这份和谐:
只见一个小男孩一把抢过一个大一点的女孩子手上的玩具。女孩先是一愣,反应过来之后去争抢,小男孩眼见着抢不过,哇哇大哭起来。
女孩奶奶见对方都哭了,有点不好意思,于是跟女孩说:“你给弟弟玩一会儿好不好呀?”女孩直接拒绝:“不要!”
奶奶继续劝道:“你是姐姐,他是弟弟,你比他大呀,你给他玩一会好不好?你看你这儿还有其它玩具呢!我们要学会分享的啊!”然后顺势一把抢过女孩手上的玩具,拿给小男孩去了。
原本还眼巴巴看着,期待奶奶能给自己主持公道,没想到奶奶竟然帮着“外人”抢自己的玩具,女孩伤心地哭了起来。
看着绝望的女孩,心里有些难过。
作为大人,总是害怕孩子变得自私,热衷于教孩子分享,却丝毫不顾忌孩子的感受。殊不知,这种忽略孩子身心发展特点的行为,将深深伤害着孩子,给孩子幼小的心灵蒙上阴影。
#01
孩子不分享,就等于“自私”?
爱分享的孩子,的确让人感觉落落大方,更受欢迎。但不爱分享,并不等于孩子就“小气自私”。
分享是一种能力,并不是天生就有,也需要时间的进化。
说到分享,先跟大家科普一个名词:物权意识。
孩子2岁之后,自我意识越来越强,开始认识到“我的东西是我的”,于是想要捍卫自己的权利,物权意识由此萌芽,并迅速进入“物权敏感期”。这个阶段,孩子会表现得“”自私而霸道“”,“我的东西别人不能碰”,甚至是“我喜欢的东西别人都不能碰”。
孩子物权意识的建立,对于孩子早期人格的发展十分重要。
这个过程中,孩子逐渐会明白什么是“我的”“你的”“他的”,这种边界感能让孩子有勇气站出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也懂得尊重他人的界限。
而当孩子的物权被充分肯定和保护之后,孩子身上的安全感建立,开始愿意交换和分享自己的东西,这也是他学会主动分享的基础。
所以,孩子不喜欢与别人分享自己的玩具,并不是因为自私,而是担心。内心不安的孩子很重视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安全线”,别人乱动自己的玩具,在他们眼里是一种“越界”的行为,所以才会抵触。
#02
请允许孩子的“小自私”
当孩子不愿分享时,作为家长有时候感到非常尴尬,为了面子于是强迫宝宝分享自己的玩具。这种行为,真的非常不建议!
想要一棵树苗长得高大,必须要先给到它足够的养料。同理,想要孩子懂得分享,必须先让他获得充足的“拥有感”,当他明白这件东西永远属于他,别人是抢不走的时候,分享才会开始。反之,为了照顾好其他小朋友的情绪而强迫孩子去分享,孩子以后会更不愿意分享。分享的前提是,愉快且自愿的!
所以,每次带窈窈下楼玩,我都会让她挑几件玩具,并事先声明:
1.不能去抢其它小朋友的玩具,你可以拿自己的玩具去交换;如果对方不愿意交换,可以等他不玩了再去交换。
2.小朋友想玩你的玩具,如果你愿意分享给他,妈妈非常支持;但如果你不愿意就不给,并告诉他等你不玩的时候再给他。
总体原则是,鼓励她分享,但也支持她的不分享。
这个方法逐渐被楼下的家长接受了,她们也都这样去教孩子。当然也有个别孩子会因为玩不到别人的玩具哭闹,但哭闹没有用,玩具是别人的,要尊重他人的主权。
#03
如何引导孩子分享?
当然,平时引导孩子分享,也是非常重要的。怎样才能让孩子乐于分享呢?我有这么几条很不错的小建议:
与孩子保持一致
永远坚持,分享与否,决定权在孩子,而不是大人。告诉孩子,玩具是你的,你有权分享,也可以不分享。
如果碰到小朋友想玩但自家孩子又不愿意分享的情况,家长可帮忙婉拒:“姐姐现在正在玩这个,等她玩好了,我再帮你问问好不好?”
及时赞美孩子的分享行为
当孩子主动分享的时候,及时献出你的“彩虹屁”:“哇,妈妈今天看到宝贝有主动分享哦,真是很棒呢,你看弟弟因为你给他分享了好玩的玩具,多开心啊!主动分享真的让人开心呢!”
通过积极正向的肯定,加深孩子对“分享”这个行为的好感,让孩子感受到分享不是损失,而是爱。
提前做好准备
家长最容易尴尬的情况是,家里来了小客人,想玩孩子的玩具而孩子不肯,结果闹得两两不悦。这种情况提前做好准备,其实大可避免。
可以先跟孩子沟通好,什么玩具不想分享,可以先收起来;什么玩具可以分享的,那就放在玩具区,把选择权交给孩子。
家长做好榜样
日常中家长的榜样力量也不可小觑哦!比如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家长可以准备些好吃的,分给其他小朋友的时候说:“这是我家宝贝带给你的!”大人做好示范,往往孩子就偷偷跟着学。
总之,关于分享这件事儿,咱们当家长的不着急,给孩子多一点耐心,最后他一定会带给你惊喜的!
给带娃没空的你最好的参考
育儿干货 | 教育理念
亲子关系 | 两性情感
商务合作|uin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