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 记者 沈爱群
强化政府保障责任,完善政策保障体系,织牢织密服务保障网,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覆盖全民、优质均衡。8月30日,在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这个名词引起了与会记者的重点关注。
什么是“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包含哪些内容?其关键着力点在哪里?又要达到什么样的工作目标?围绕公众关心的这些热点,潮新闻记者梳理发布会内容,为大家划划重点。
发布会现场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要做些什么?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简称《优质均衡意见》),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简称《扩优提质意见》)。30日上午,教育部就此召开新闻发布会予以解读。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这一概念,是《优质均衡意见》的主要内容。
什么是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发布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田祖荫介绍说,按照国家权威部门的有关定义,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是指保障全体人民生存和发展基本需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基础性公共教育服务,由政府承担保障供给的主要责任,引导市场主体和公益性社会机构补充供给。
田祖荫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包含哪些内容?田祖荫表示,《优质均衡意见》明确提出,要坚持优先保障、政府主责、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覆盖全民,优质均衡。具体来说,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保障义务教育,要实现“优质均衡”;二是保障各级各类教育的学生资助,要实现“应助尽助”;三是保障面向青少年学生的卫生健康、文化体育、就业创业等其他基本公共服务,要实现“应保尽保”。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达到什么样的工作目标?田祖荫表示,《优质均衡意见》分别设定了两个目标:一是到2027年,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初步建立,供给总量进一步扩大,供给结构进一步优化,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二是到2035年,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经费投入、治理体系适应教育强国需要,适龄学生享有公平优质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总体水平步入世界前列。
实现“优质均衡”,关键着力点在哪里?
要实现以上目标,构建起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其关键着力点又在哪里呢?
发布会上,田祖荫提到,关键在于全面保障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当前义务教育面临着城乡、区域、校际、群体的四大差距,要着力完善政策措施,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促进教育公平。”他说。
发布会现场
具体来说,将在以下四个方面重点着力:
以推进学校建设标准化为重点,加快缩小区域教育差距。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推动义务教育学校各项办学条件达到规定标准,创造良好的教学、文化、生活环境。加大对中西部困难地区的支持力度,省级政府要聚焦促进省域内不同地市、县区之间缩小办学条件和水平的差距。
以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为重点,加快缩小县域内城乡教育差距。建立与常住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合理规划布局城乡学校,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以城带乡、整体推进,切实解决城镇挤、乡村弱问题。推进教育数字化,有效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服务农村边远地区提高教育质量。
以推进师资配置均衡化为重点,加快缩小校际办学质量差距。实施校长教师有序交流轮岗行动计划,完善交流轮岗保障与激励机制,加快推动县域内校际间师资均衡配置。完善集团化办学和学区制管理办法及运行机制,加快实现集团内、学区内校际优质均衡。
以推进教育关爱制度化为重点,加快缩小群体教育差距。完善随迁子女入学保障政策,加强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教育保障和关爱保护,确保不同群体适龄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发布会现场
优质教育资源“蛋糕”,如何进一步做大?
为实现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目标,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简称《扩优提质意见》)。
发布会上,田祖荫也提到,我国将“致力于深化基础教育供给侧改革,进一步做大优质教育资源‘蛋糕’,加快构建幼有优育、学有优教的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优质教育资源总体不足与人民群众期望‘上好学’的矛盾,增强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为此,《扩优提质意见》明确了我国基础教育到2027年的主要目标是:到2027年,基本形成学前教育优质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通高中优质特色、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发展的格局。
学前教育阶段,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力争达到60%以上(2022年为54%)。实施学前教育普惠保障行动,主要解决学前教育保障机制不健全、优质普惠性资源不足问题。
主要措施是:首次明确公办园公用经费标准,提出“各地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原则上应于2024年达到600元/年·人”。优化普惠性资源结构,稳步增加公办学位供给,积极支持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在城镇新增人口集中地区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园。加强民办园收费监管,强化营利性民办园收费调控,遏制过高收费。
义务教育阶段,扩增一批新优质学校,优质学位供给大幅增加。实施义务教育强校提质行动,主要解决义务教育阶段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城乡校际差距大问题。
主要措施是:推进优质学校挖潜扩容,对有条件的、办学水平和群众认可度较高的学校,“一校一案”合理制定挖潜扩容工作方案,进一步扩大优质学位供给。同时促进新优质学校成长,制定区域优质学校成长规划,倾斜支持帮扶有一定基础的学校,加快成长为优质学校,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每所学校。在此基础上,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布局,以提高质量为前提,因地制宜适当整合小、散、弱的乡村小规模学校,着力加强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
高中教育阶段,培育一批优质特色高中,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扎实推进,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持续提升。实施普通高中内涵建设行动,主要解决普通高中多样发展不充分、部分县中水平不高以及群众焦虑的问题。
主要措施是:加大投入力度“新建一批”,高起点新建和改扩建一批优质普通高中,增加学位供给。创新办学机制“帮扶一批”,通过集团化办学、“组团式”帮扶、部属高校和省属高校托管帮扶县中等方式,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教育资源总量。多样化发展“提升一批”,支持一批基础较好的地区和学校率先开展特色办学试点,积极发展综合高中,推进职普融通。有序增加招生计划“扩容一批”,深入挖掘现有优质普通高中校舍资源潜力,并结合实际优化招生计划安排,有序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招生规模。
特殊教育方面,特教学校在20万人口以上的县基本实现全覆盖,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保持在97%以上(这个指标2022年是96%)。实施特殊教育学生关爱行动,主要解决特殊教育资源不足适宜性不强的问题。
主要措施是:扩大特殊教育资源,鼓励20万人口以上的县办好一所达到标准的特殊教育学校,20万人口以下的县因地制宜设立特教班;推动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及较大城市加快建设孤独症儿童特殊教育学校。推进普惠融合发展,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特殊教育。推动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医疗康复和信息技术等相结合,加强融合教育资源建设。
发布会现场
国家教育财政投入,需提供哪些财力支撑?
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刘景也出席了30日上午的新闻发布会。会上,刘景表示:基础教育关系到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千万家庭的和谐幸福,始终是国家教育财政投入的重中之重。未来,教育部将积极协调财政部等相关部门,不断完善基础教育财政投入政策,明确中央与地方教育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切实加大投入力度,为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如何继续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支持力度?刘景着重从四个方面予以解释。
她表示,学前教育方面,重在支持普惠发展,健全公办园生均拨款制度。义务教育方面,全面落实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深入推进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普通高中方面,继续支持各地改善办学条件和多样化发展,着力提升县中质量。特殊教育方面,进一步完善财政保障机制,给予特殊孩子特殊的关爱。
刘景
以学前教育为例。“从政策举措上看,我们注重从‘拨款、资助、收费’三个方面一体谋划、系统推进。”刘景说。
一是实现从无到有,明确财政拨款标准。这次《意见》明确,“各地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原则上应于2024年达到每人每年600元”。“《意见》在印发之前各地是有标准的,但是标准不一、口径不一。《意见》印发之后,标志着公办园的国家基本标准正式出台,而且统一了口径,统一了标准,明确了完成的时限。”刘景表示,“同时,要求凡是以前高于国家标准的不得降低。这将非常有力地保障公办园的基本运转,确保稳定、可持续的经费来源。”
二是聚焦群众关切,扩大普惠资源。中央财政通过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来支持和引导地方新建改扩建公办园,扶持普惠性民办园,不断扩大普惠性资源供给,着力破解“入园难”的问题。支持地方巩固幼儿资助制度,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幼儿能够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
三是坚持公益属性,加强收费管理。刘景在发布会上谈到:“我们积极指导各地完善民办幼儿园的收费政策,引导营利性民办幼儿园坚持教育的公益属性,根据实际的办园成本、市场的供需等因素,合理确定收费标准,遏制过高收费,切实缓解‘入园贵’的问题。”
“接下来,我们将结合国家经济发展的形势和人口发展的态势,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进一步研究完善学前教育资助制度以及财政拨款制度,在健全学前教育拨款、资助、收费三位一体的经费投入机制上持续下功夫,努力减轻家庭养育教育负担,改善办园条件,促进学前教育的优质普惠发展。”刘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