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额信贷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中如何发力?金融帮扶怎样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贡献力量?临县,曾经的深度贫困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任务尤为繁重。近年来,作为金融支农主力军的临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不断创新突破,主动上门服务,大大激发了脱贫地区经济发展活力和脱贫群众内生动力,有效促进了当地特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走出了一条金融帮扶“贷”动乡村振兴的路子。近三年他们累计投放5.33万户、金额56.98亿元;其中农户累放4.3万户、资金26.81亿元;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累放1.03万户、金额30.17亿元,有力促进了当地“三农”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帮扶政策不断档

巩固拓展有保障

7月的吕梁山百草丰茂,山花烂漫。车子沿着弯曲的山路兜兜转转,来到了临县安业乡李家圪台村,还没见到脱贫户李文平,就已经听见“咩—咩—”的羊叫声。“从原来的8头牛,发展到现在的12头牛、90多只羊,多亏了信用社发放的5万元小额贴息贷款,我的日子才越过越红火。”记者在半山腰的羊圈前见到了老李,老李笑着说。

李文平原来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这几年一直享受着国家的小额信贷贴息政策,脱贫这两年也没间断。一旁的村干部悄悄地告诉记者,老李前年花费近8万元翻修了5孔窑洞,还买了小汽车,过上了小康日子。

“像李文平一样,靠种植、养殖稳定脱贫的农户在临县还有许许多多,他们在国家小额信贷政策的支持下,靠双手拼出了一片天。”临县乡村振兴局局长李有喜说,“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服务网点遍及全县所有乡镇,他们周到的服务让脱贫户能够贷得到、用得好、还能还得上,是我们当地金融帮扶的主力军。”

截至目前,临县联社的脱贫小额贷款余额5409户、金额2.65亿元;累放脱贫小额贷款2.69万户、金额13亿元;累放户数、金额均居全省各金融机构第一。

随着全县脱贫,乡村工作重心转移到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上,临县联社金融帮扶的任务更重了,服务范围更广了。

2020年6月份以来,他们成立领导小组,制定《临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乡村振兴实施考核方案》,坚持将服务乡村振兴、提升营销拓户作为全社经营工作重中之重,不断健全保障体制,优化支农支小路径,以金融高质量服务全方位推动乡村振兴。

三交镇义圪垛村张辇顺的养殖场,兼具猪仔繁殖和生猪育肥,是远近闻名的养殖大户,年消化玉米100万公斤,附近7个乡镇20多个村的农户因此受益。2020年底,受市场波动等因素导致流动资金缺乏,张辇顺连购买玉米等原料的钱都掏不出。包片信贷人员立即将这一情况汇报给临县联社三交信用社,调查岗、报备岗、审批岗、签约岗等人员齐头并进,第一时间给张辇顺启动生产“备用金”,随着200万元的资金及时到账,解了养殖场的燃眉之急。

今年上半年,临县信用联社累计投放发展小微信贷资金超3.7亿元,间接带动农户就业3812人。

精准服务网格化

做强产业助增收

临县玉坪乡李家坡底村原来是一个传统农业村,村民祖祖辈辈靠种植玉米和杂粮过活。2018年3月,在外从事建筑行业多年的李海顺返乡成立了临县富之源种养专业合作社,2020年发起成立山西富之源菌业有限公司,筹建香菇产业园区。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就在他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却遇到了资金难题。临县联社公司业务部主管秦悦程在涉农企业网格化走访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上门服务,按规定为企业完成了贷款流程,490万元贷款在最短时间内到了公司的账上。目前,香菇产业园区建设有62个标准出菇棚,28个养菌棚,1000多平方米的冷库及培养间,年可生产香菇菌棒150万棒,日产菌种1万袋,年产食用菌菌种300万袋,可为7000万菌棒提供所需的菌种。

眼下,香菇产业已成为李家坡底村群众致富的支柱产业,村民们就地就业,挣着薪金和租金。李海顺的公司也不断发展壮大,每年给村集体带来28万元的保底收益。

无独有偶。山西宝珠山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是临县最大的电商企业,年发货量可达430万单,年转化红枣2500吨、原核桃1800吨。企业采取“电商+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产业链上的每个环节都有当地群众受益增收。

2021年秋季,企业准备大量收购食品原料时,流动资金一时紧张。当信贷营销岗人员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给企业申请了200万元贷款。今年又把贷款额度提升到485万元,目前,企业已走上了良性发展轨道。

近年来,临县联社积极推进网格管理,打通便民“最后一米”,网格覆盖472个行政村,并健全定期走访、服务承诺、民情需求、意见反馈等八项工作制度,实现了网格全覆盖、服务零距离、需求速响应。

为了助力当地产业稳定发展,临县联社对县域香菇产业链276户香菇企业以及合作社、102家电商运营主体企业、碛口古镇232家旅游产业链商户都设立专职网格员,重点对2400余户的纳税评级小微企业、对县政府“进企入村”130户重点企业进行分配,及时掌握客户需求,实现了应扶尽扶、应贷尽贷。

今年临县联社针对县乡村振兴局、农业农村局、金融办等部门梳理的2587家县域小微企业,上门送政策、送服务,提供“融资+融智”一对一服务,帮助企业快速“画像”,实现精准融资对接,促进信贷增长“众人抬”。

秦悦程介绍,上半年临县联社为产业链发放企业贷款127户、金额1.26亿元。

创新驱动激活力

扎根乡村促振兴

“有了信用社的贷款支持,各种生产资料充足,加上管理到位,我种的14亩彩稻长势不错,今年一定有个好收成!”临县安业乡前青塘村农民王建军说到县信用联社对农民的帮扶竖起了大拇指。他告诉记者,今年他第一次尝试种植彩稻,得到了县信用联社的支持,申请到11万元惠农贷款,解决了资金难题。

“临县联社长期扎根乡村服务‘三农’,在农村服务网点最多,为了解决基层群众贷款遇到的难题。我们积极优化营销模式、简化放贷程序、升级信贷引擎,多措并举全面助力乡村振兴。”临县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吴效波介绍,单位的112名客户经理常年奔波在山庄窝铺,及时为群众提供精准的信贷服务。

改革营销模式,实现网格到人、责任到人、考核到人,形成党建引领、城乡互动、集群产业共鸣的网格新模式,做到客户有诉求、网格有回应。他们还把服务链条向外延伸,及时对接临县籍异地商户和外出务工人员,今年以来为临县籍太原客户投放贷款905户,金额7085万元。

创新放贷方式,简化贷款手续,形成专职营销、专职调查、专职审批、专职贷后管理的集中放贷新模式,实现风险防控更精准、更有效,办贷效率更方便、更便捷。

建立薪酬管理机制,上线绩效系统,将原来固有的绩效制向计件制转变,实行全员各岗位计价标准,按件计酬,多劳多得,按劳分配,激活了信贷引擎。

与此同时,临县联社紧紧围绕“一村一品”开展“整村授信”工作,持续加大对蔬菜、水果、养羊等种养涉农板块信贷支持力度,积极对接走访农户、种养大户,掌握农业春耕信息,了解农户当前的生产计划和资金需求,抓早抓实涉农贷款扩面提额,给符合条件的村民开启生产“备用金”,提升惠民政策的覆盖率和可得性,让农户切实感受到普惠金融带来的实惠。

现在的临县,碛口旅游、青塘粽子、阳府井实业、李家坡底香菇、义圪垛养殖等一批特色产业迅速崛起,正在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

本报记者李全宏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