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观夏邑县,该县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西瓜之乡”,离不开当地政府倾心打造和政策支持。一是产品结构上,2006年夏邑县从新疆农科院引进了‘8424’西瓜品种,经过多年示范推广,‘8424’成为“夏邑西瓜”的当家品种;近年来夏邑又引进了‘美都’‘中蜜1号’等优质品种,生产早熟高品质西瓜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之一。二是在建设规划上,县政府成立了西瓜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规划制定、组织、管理,并落实乡行政领导包乡、技术人员包村的责任机制;同时,将西瓜产业纳入产业扶贫规划,整合涉农项目资金,统筹用于推进西瓜产业发展的技术推广、产销对接、市场建设等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北岭镇西瓜产地交易市场就是整合扶贫资金390万元进行建设的[5]。三是在土地流转上,县政府在依法并科学制定相关原则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参与农村土地流转,目前,夏邑县流转后种植瓜果蔬菜面积达1.34万hm2,涉及农户9万余户,从事土地承包经营3.4 hm2以上的业主达到1 100人[8],这为推动当地现代高效西瓜生产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四是在生产标准化上,制定《夏邑县大棚‘8424’西瓜生产技术规程》,重点推广拱棚结构、自根栽培、质量监控等7项技术和技术有规程、用药有台账、生产有记录、售前有检测等“八有”质量控制措施。五是在西瓜农技推广上,积极与中国园艺学会西甜瓜专业委员会、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合作,建立综合试验站,邀请专家亲临指导,以多层覆盖种植为主,集中连片、规模化发展;同时下设有7个农技推广区域站,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蹲点到规模种植户指导生产、把控质量;利用短信、微信、电视专栏等形式和举办专家讲座、技术培训等活动,进行技术宣传和服务。近些年,在夏邑县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全县高品质西瓜大棚种植面积、产量、产值连年提升(图3),且保护地栽培面积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若按667 m2大棚纯收入1.2万~1.5万元来估算,高品质西瓜生产收入极其可观,已经发展成为该县农业供给侧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典范[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