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福州4月26日消息(记者 罗晓英) 三福之地,福果传福。4月25日,第五届福州(福清)枇杷文化节在福清市一都镇万亩枇杷园正式“云”上开场,围绕着福农优品、宝贝出山、福果进城,通过云探秘、云直播、云品鉴、云采购等系列活动,让“一都枇杷”出山进城。

致富好项目种植_生态种植致富案例_农村种植致富案例

第五届福州(福清)枇杷文化节启动仪式现场,嘉宾为“一都枇杷”点赞(央广网记者 罗晓英摄)

一都镇位于福清市西北部山区,与福州市永泰、闽侯、莆田等地接壤,山地面积15万亩,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云雾多,温差大,独特的气候优势,造就了一方丰饶的物产——“一都枇杷”。

从五毛到十几块

枇杷成为村民的“致富果”

一都镇被誉为“枇杷之乡”,枇杷产业的发展与乡村振兴紧密相连,已成为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重要支撑。近年来,一都镇立足特色资源,围绕一粒枇杷,做大全国农业产业强镇文章。

生态种植致富案例_致富好项目种植_农村种植致富案例

枇杷果实藏在白色套袋中,一片丰收景象(央广网记者 罗晓英摄)

眼下,正是“一都枇杷”丰收的季节,走进福清市一都镇,映入眼帘的便是漫山遍野的枇杷树,一棵棵枇杷树分布在山丘上、田地边、道路旁,用于保护果实的白色套袋挂满枝头。摘下套袋,黄灿灿的果实让人垂涎欲滴。

“我年轻时种枇杷,到老了也还在种枇杷。”在一都镇枇杷种植户王朝清家中,王朝清一边和家人打包微商平台的订单,一边跟记者说道。

作为一名外来媳妇,王朝清自1997年从重庆嫁到福建省就开始种植枇杷,至今已有20多年的种植经验。

致富好项目种植_生态种植致富案例_农村种植致富案例

一都镇枇杷种植户王朝清接受央广网采访(央广网记者 罗晓英摄)

“我们家大概种了50亩的枇杷,每年能有20到30万的收入。我嫁过来的时候,枇杷一斤才卖1到2元,甚至有些只能卖到5毛钱。但现在通过修枝、选花、选果等科学的种植方法,不仅果实品质有所提高,产量也上去了,一斤能卖10元以上,精良品种价格甚至有30元以上,给我们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相比以前传统的种植方法,如今科学的种植方法让枇杷种植户实实在在尝到了甜头,王朝清就是其中一位。

扎实作好“枇杷”文章

打造“一都枇杷”金名片

近年来,在专家的帮助下,一都镇引进了“三月白”“早白香”“白雪早”“香妃”等十几个枇杷新品种。“这些品种具有早熟、果大、可食率高、采摘时间一致等优点。”农技员陈远灿介绍说,经过多年培育,“三月白”等白肉枇杷陆续挂果,并成为水果市场的“新宠”。

农村种植致富案例_生态种植致富案例_致富好项目种植

黄灿灿的枇杷果实令人垂涎欲滴(央广网记者 罗晓英摄)

一都镇是福建省枇杷三大主产区的核心区之一,种植面积达5万余亩,年产量3万多吨,产量占全省的1/5,占全国的1/30。自2018年至今,一都镇把一粒小枇杷做成了大产业,年产值达6.35亿元。

“五年里,一都镇完成了从枇杷之乡到全国农业强镇的迭代升级。”福清市副市长王言霖表示。一都镇先后获评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枇杷)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等称号,一都枇杷入选中国特色农业品牌目录、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福建省十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枇杷真正成为了乡村振兴的“黄金果”。

农村种植致富案例_致富好项目种植_生态种植致富案例

“一都枇杷”入选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央广网记者 罗晓英摄)

自首届枇杷文化节举办以来,一都镇以枇杷文化节为媒,统筹做好枇杷产业、枇杷科技、枇杷文化等文章,借助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东风,做好品种改良、气象保险、枇杷文创、产业加工等10件事,打造出“一都枇杷”金名片,奏响了枇杷从“脱贫果”到“致富果”再到“振兴果”的三部曲。

一都镇党委书记俞强表示,从2018年开始,依托枇杷文化节,“一都枇杷”的品牌得到了很好的培育和巩固。每年的枇杷文化节更是一张文化名片,“一都枇杷”不仅仅是一种农业产品,还成为强镇富民的特色产业、别具一格的文化符号。

做好“智力引进”

促进一都人才振兴

从2018年开始,一都镇在“智力引进”上下足功夫,积极做好“本土+外来”的人才培育文章。

为助力乡村振兴,一都镇积极引入外来人才,并评选出18位“乡村大使”。在培育本土农业型人才方面,一都镇通过挖掘党员致富能手、种植大户,培育了涵盖农技、电商、物流、文创等领域的10位“枇杷产业领军人物”。

生态种植致富案例_农村种植致富案例_致富好项目种植

一都镇“枇杷产业领军人物”何芽珍正在挑选枇杷(央广网记者 罗晓英摄)

“80后”何芽珍,是一都镇“枇杷产业领军人物”之一。2015年,何芽珍回乡开店,学做微商帮家里卖枇杷。随着生意越做越好,何芽珍开始帮助村里人卖土特产,渐渐成了村民口中的山妹子。2018年,在政府的政策支持下,何芽珍参加了系列电商培训,正式成为了一名电商人。

“以前交通不方便,只能白天采摘,晚上装果,然后送到枇杷市场或者等采购商上门收购,非常辛苦,但现在客人通过淘宝、微信、抖音等平台就能购买,方便了很多。”说起枇杷销售模式的转变,何芽珍颇有感触。

谈及今后的发展规划,何芽珍说,她会继续做好产品质量的“把关人”,生产更多枇杷露、枇杷膏、枇杷汁等枇杷加工品,提升枇杷的附加值,制作枇杷相关的文创产品,让游客既可以吃又可以玩。

生态种植致富案例_致富好项目种植_农村种植致富案例

“一都枇杷”迎来丰收季,一都镇村民正跟游客介绍枇杷品种、价格(央广网记者 罗晓英摄)

据悉,为培养农村电商人才,一都镇通过邀请知名抖音电商培训老师,围绕抖音电商铺运营、直播引流、带货攻略等内容,有针对性地对枇杷果农开展一系列技能培训。

乡村智慧物流

打通农产品流通“最后一公里”

农产品的销路畅通离不开乡村智慧物流的“保驾护航”。2019年以来,一都镇引入京东物流、福建省果之道供应链有限公司,合力构建新型物流平台;打造“三中心一车间”,集产销服务、电商孵化、物流交易、仓储包装于一体,在善山、东山、普礼、王坑等4个村设立村级揽收点,打通农产品流通的“最后一公里”。

致富好项目种植_农村种植致富案例_生态种植致富案例

村民正在一都镇枇杷物流(交易)中心挑选枇杷(央广网记者 罗晓英摄)

近年来,一都镇依托互联网,打破传统销售模式,通过资源整合,联动朴朴、盒马鲜生等新零售商超和供应链,与果农一同从线上平台、直播带货、家庭电商培训等方面发力,拓展线上销售渠道。

推动枇杷产业深加工、挖掘“枇杷文化”助力三产融合、打造枇杷嘟嘟文创产品……“一都枇杷”逐步向综合的规模产业集群转变,成为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