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是“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也是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毕节的任务尤为艰巨。毕节不仅有庞大的贫困人口基数,而且还承担着“为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闯出一条新路子,在多党合作服务改革发展实践中探索新经验”的殷切嘱托。
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经过全市上下干群同心、不懈努力,全市经济呈良好发展态势,脱贫攻坚工作全面进入收官阶段。
七星关区晨景/郑林华 摄
一
2017年3月,白(腊坎)黔(西)高速路开通,设立了中建收费站,打通了外界进入黔西县中建乡的瓶颈。原本黔西县城到中建乡需要3个小时,现在40分钟就可到达。
中建乡抢抓机遇,先后修建了总长超过45公里的35条通村路,加上超过5.5万平方米的“两硬化”,全乡基础设施得到实质性改善。
百里杜鹃普底乡永兴村苦李冲组的“村村通“柏油路/王纯亮 摄
外相连,内畅通。中建乡境内独特的峡谷、山水、民居等旅游资源被串联了起来。
四通八达的交通、舒适的天气、独具特色的农产品、别具一格的青山绿水、势头正劲的自驾游,中建乡迎来了旅游发展的好时机。
像中建乡一样,得天独厚的山水人文资源让不少乡镇、村发展起了乡村旅游,以此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如大方县核桃乡马白寨、纳雍县玉龙坝镇九龙潭社区、金沙县安底镇桂花温泉等等。
毕节飞雄机场/韩贤普 摄
同时,毕节各大旅游景点景区也不甘落后,加快发展。旅游业继续保持“井喷式”增长。
不光是旅游经济,“十三五”期间,毕节市经济社会大踏步跨越前进,地区生产总值从2016年的1625.8亿元提升到2019年的1901.3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5041元提升到32638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7668元提升到10364元。
二
提到“海雀”,人们一度想到的是“光秃秃的山坡”和“贫穷”。毕节试验区建立后,不服输的海雀人逆流而上,植树造林。2016年,海雀村整体脱贫,告别了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
海雀人持续努力,从2017年开始,海雀村以林间伐下来的松木为原料,建起了有30个大棚的食用菌种植基地,年销售额300万元左右,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还解决了30多名村民的就业问题。
远眺绿色海雀村/王纯亮 摄
而今,海雀村森林覆盖率常年保持在80%左右,仅13700亩林木的价值就达到8000多万元。海雀人真正实现了“逆袭”,仅仅在2020年上半年,人均纯收入就增加到了1.62万元。
10月12日,2020贵州特色林业(北京)招商引资暨“黔货出山·风行天下”林特产品产销对接会在北京举行。会上,由中民国控养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与织金县林投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达成中国织金洞森林康养小镇项目签约,金额达85.2亿元,创下了毕节市林业项目近年来最高签约项目记录。
自试验区建立以来,毕节一刻未停下“生态建设”的步伐,森林覆盖率逐步提高,林业经济磅礴发展。
“十三五”期间,毕节森林面积从2016年的2025.44万亩提升到2019年的2336万亩,森林覆盖率从50.28%提升到57%。随着生态的恢复,林下经济、森林康养旅游等生态产业发展风生水起。
七星关区拱拢坪林场金凤湖/韩贤普 摄
到2019年,全市林业产值达219.6亿元,其中以经果林种植为主的一产产值98亿元,以木材加工和林产品加工为主的二产产值9.6亿元,以森林生态旅游为主的三产产值112亿元。
过去五年,毕节市继续深化“三大主题”实践,全市综合实力迅速提升,发展后劲显著增强,城乡面貌深刻变化,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十三五”时期,毕节继续贯彻落实《深入推进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规划(2013-2020年)》,全市上下适应新常态、抓住新机遇、实现了新跨越。
三
“技改后,我们公司的产品品质,包括合格率都得到很大提升,我们现在走的是中高端客户群体。”贵州金沃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宏说。
据悉,该公司是金海湖新区2017年引进的一家专门从事锂离子电池的开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的企业。目前该公司已发展为拥有员工200余人,年产值达3200万元的企业。
今年以来,金海湖新区抓住毕节高新区创建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契机,完善工业园区总体规划,挖掘园区发展潜能,结合锂离子电池产业链、先进装备制造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三大主导产业链”,多举措扶持推动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过去五年,毕节市千方百计主攻项目扩大投资。突出既要“赶”又要“转”,千方百计大上项目、上大项目,依托重大项目建设扩大投资,做大经济总量。用好统一战线、各民主党派帮扶资源,顺势而为,借助外力加快发展。
毕节经济开发区一角/韩贤普 摄
“十三五”期间,毕节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部署上来,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充分利用试验区煤、磷、铁等富集资源,以“扩总量、调结构、促转型”为主线,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化战略,以市场为导向,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重点打造“两大基地”(毕节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新型能源化工基地),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着力提升园区品质和内涵,建一个园区,兴一批产业,富一方百姓。通过几年来的不断培育和建设,目前,毕节市的产业园区已成长为毕节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实现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平台、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有效法宝,为“工业强市”战略的有效推进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农业方面,“十三五”期间,毕节市借助农村产业革命的东风,核桃、皂角、刺梨、蔬菜、食用菌等山地特色产业发展迅猛,威宁“三白”、织金皂角精等农特产品走俏国际市场。2019年,农业增加值达468亿元,比2015年增加143.3亿元,增幅44.13%。
五年来,毕节市认真践行“两新”使命,攻克贫困堡垒,衔接乡村振兴,奋力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
五年来,毕节市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奋力推动毕节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