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环境要成发展硬支撑
春节过后,很多省区市以优化营商环境为主题召开新春首会,强调更好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加快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的背景下,各地重视从优化营商环境入手强信心、拼经济,可谓抓到了点子上。
市场主体是经济运行的基本单元。对于广大市场主体而言,良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一般重要。近几年,受疫情冲击和国际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不少市场主体面临发展考验。此时,各地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有利于改善社会预期、提振发展信心,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久久为功。统观新春首会研究优化营商环境的地方,既有经济欠发达地区,也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优化营商环境,可尽快补齐有关短板,力争迎头赶上;发达地区优化营商环境,争取“更上一层楼”,有助于保持领先优势。也就是说,无论发展水平如何,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应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放松自我要求,需要向先进地区学习,向国际先进经验学习。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各地需要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和清醒投入其中。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提到营商环境,很多人会想到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近年来很多地方在建设高效便利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利企惠企的市场环境方面出台了很多政策举措,“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最多跑一次”“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减税降费‘放水养鱼’”等已为人们耳熟能详。相关政策举措对于市场主体便利办事、享受公平公正法治环境、减轻负担“轻装上阵”等发挥了很大作用,各地应按照中央要求部署,进一步抓好落实。还应看到,水、电、气、运等生产要素是否齐全,生产配套是否方便,对优秀人才和优秀企业家的优待政策如何,也是一个地方营商环境的重要方面。生产要素越方便配套,人才和创造越被尊重,就越有利于企业前来投资、安心发展。此类细节同样值得有关地方深入考虑,拿出可行措施。
总之,优化营商环境绝不能只是嘴上说说、会上念念,必须深刻认识此举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社会就业、展现政府形象的重要意义,必须带着问题意识、效果意识拿出真招实招,抓细抓久,切实为市场主体解难题、增动能,助力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让营商“软环境”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马洪超)
细处着手化解企业难题
在尚未建设地铁的黑龙江省绥化市,却有着一张张各不相同的“地铁运行图”,见证着绥化市营商环境的向好变化。
“通过‘地铁运行图’,我可以清楚地看到每站所需要的文件目录、办理时限、责任人和联系方式,审批时间大幅降低。”黑龙江冰泉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陆科告诉记者。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的感受最真切。自2019年以来,绥化市探索构建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服务保障监督管理系统,创新设置“地铁运行图”,从最初的34站精简为14站。“企业打开这张图,就能看到项目进展程度;审批部门打开这张图,就知道什么时候办理什么事项;首席服务员打开这张图,就知道下一步应该为企业提供什么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主管部门打开这张图,就能看到‘地铁’是否正点运行,是否存在断点、堵点,并跟踪督办。”绥化市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相关负责人说。
优化营商环境,要在细微之处用力,解企业难题,用服务暖心。在黑龙江双鸭山市四方台区,税务部门开通了对企服务绿色通道。双鸭山杨木岗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是当地招商引资企业,主营业务符合风力发电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的适用条件。以前,公司财务人员每月要从哈尔滨到双鸭山办理退税,费时费力,还增加了企业纳税成本。
“得知这一情况后,我们主动提供一对一辅导和帮办代办服务,指派专人每月定期为该企业代办申报和退税业务,所需资料和审批印信均以特快专递方式来往交互。目前,已为该企业提供代办退税业务13笔,落实退税近200万元,保证了政策优惠的直达快享。”双鸭山市四方台区税务局办税服务厅主任李鹏超说。
推进东北振兴,优化营商环境是重要着力点。黑龙江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省级行政权力事项由2889项压减至992项,初步实现全省112个重点镇“一枚印章管审批”全覆盖。全省开办企业、社会投资低风险项目办理建筑许可、不动产一般登记、纳税和办理破产5项重点事项的办理环节、办理时限平均压减39.1%和41.2%。
黑龙江还专门制定出台2023年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提出要以企业和群众的需求为导向,聚焦企业群众办事环节最简、办事材料最少、办事时限最短、办事费用最小、便利度最优、满意度最高的“六最”服务品牌建设。(经济日报记者吴 浩)
系统推进激发主体活力
从项目落地到登陆资本市场,位于浙江省安吉县的能链智电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仅用了半年。“安吉这个朋友能处!”企业副总裁李秀明表示,浙江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成本优势并不明显,但良好的营商环境比要素成本更重要。“营商环境越好,越受资本和优质企业青睐。”李秀明表示,能链智电落地上市后,一大批新能源领域企业选择安吉。不久前,能链智电与另一落户企业成立合资公司,为民宿行业提供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
优化营商环境是系统工程,也是基础性工程。新年伊始,浙江开展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把持续改善营商环境放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谋划部署,推动今年高质量发展开好局起好步。浙江提出,力争全年为市场主体减负2500亿元以上;深化“减证便民”行动,努力实现市场监管、税务、经信、商务等企业年报“多报合一”;消除市场准入壁垒,规范市场准入行政许可和行政备案;推行“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机制。
在浙江新昌,当地通过“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进一步筑牢法治化、公平化营商环境。新昌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地进一步整合精简执法队伍,下沉执法权限和力量,强化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协同,全面推进执法监管数字化改革。目前,新昌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后综合执法案件同比增长47%,投诉举报同比下降36%。
作为国家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杭州推出153项改革事项、509项改革举措,创新试点成效明显。“通过数据知识产权质押,企业拿到200万元银行授信,缓解了生产采购的压力。”得益于改革创新,杭州紫来测控技术有限公司合伙人闫树军顺利让数据变现,拓展了融资渠道。
据了解,浙江正建立营商环境创新改革事项动态更新机制,定期对创新试点工作进行评估,对于实践证明行之有效、市场主体欢迎的措施,及时推广复制。目前,杭州试点的50项改革措施,正向全省逐步推广。
“我们推出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举措,并不是零敲碎打,而是具有系统集成性和叠加效应,旨在促进经济稳进提质、企业创新活力迸发。”浙江省委改革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围绕“一号改革工程”,浙江将开展一流营商环境对标、改革清单牵引、数字营商领跑、营商“微改革”攻坚、长三角营商共建、政企亲清共筑等行动,确保各项改革任务落实落细。(经济日报记者柳 文)
创新举措破除机制障碍
春节后上班第一天,河北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家座谈会,进一步释放优化营商环境不止步、服务各类企业再加力的鲜明信号。
靠改革破解难题,靠市场集聚要素,靠机制增强动力。2022年以来,河北省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当地推进“放管服”改革,投资项目审批提速,省级612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流程网办;探索开展全域营商环境评价,城市信用监测排名显著提升;建立专门招商机构、专业招商队伍,开展央企入冀等招商行动,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户河北,全省实际使用外资增长5%。
同时,河北各地区各部门出台针对性举措,为企业“量身定制”服务,促进营商环境不断改善。保定市发布16条惠企措施,聚焦企业迎查多、负担重问题,实行“无事不扰”诚信监管,对诚信守法类企业大幅降低检查次数;持续开展“我帮企业找市场”“我帮企业找资金”专项行动;同时,对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采取包容审慎的监管办法。
近日,河北任丘市的柏雪取得了食品经营许可证,成为任丘市“一网通办”政策下的受益者。“一网通办十分便利,食品经营企业仅用一天时间便能拿到电子食品经营许可证。”柏雪说。沙河市河北冀中新材料有限公司20万吨玻璃纤维生产线项目签约后,就享受沙河的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红利,政府指定专门部门、专职代办人员,不仅全程帮办各类手续,还定期登门协调处理项目建设、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良好的营商环境让公司对未来发展信心更足。我们将在原定两期20万吨玻璃纤维生产线的基础上继续扩大投资,追加建设三期12万吨玻纤生产线。”公司副总经理曹宏伟说。
2022年,河北省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3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803家、“小巨人”企业135家,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1000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7119家。“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要从营商环境抓起。去年以来,河北推动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增强了企业家到河北投资发展的信心。当前,河北正处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要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坚决破除一切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各类企业投资发展积极性。”河北省委书记倪岳峰说。(经济日报记者王胜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