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松湖烟雨到华为
从机器人产业到散裂中子源
……
你是从什么时候知道松山湖?
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了解松山湖?
2021年,是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全面启动建设的开局之年,也是松山湖建园20周年。在此关键节点,《飞跃松山湖20年》通过对松山湖20年的发展历程进行全盘梳理,展现松山湖对新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努力为东莞未来发展乃至中国科技创新自立自强发展提供“松山湖样本”。
第一集《引领时代》
第二集《鸿蒙初开》
据悉,该片摄制组通过广泛地收集历史素材,寻访二十年来奋斗在松山湖的一批开荒者、科学家、企业家和历史的亲历者、见证者,从他们口中梳理了松山湖发展的历史脉络和有效经验。
松山湖由“园”到“城“的进阶之路
《飞跃松山湖20年》将为您解码!
首播的第一集通过地方主政者口述,展现松山湖站在建设科学城的新起点对未来蓝图的谋划与展望。从第二集起,《飞跃松山湖》将把观影者带进时光隧道,回到2001年,寻找建园的最初设想以及亲历者用青春和热血建设松山湖的奋斗故事。
松山湖位于粤港澳大湾区腹地,广深两大城市交界处,是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之一,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资源最密集、自然资源最优越的地区之一。
2021年5月,在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式上,第二批“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园区)名单中,松山湖高新区位列其中,成为广东入围的唯一试点园区。
在东莞市委常委、松山湖党工委书记刘炜看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这是中央对承载着国家科创体系重要一隅的松山湖,提出的最新要求。
事实上,从2001年东莞成立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到2010年升格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到2015年跻身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再到2020年松山湖科学城正式纳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20年的发展历程,松山湖鼎立潮头,成为时代的引领者,成为中国科创体系里的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作为东莞转型升级的新引擎,松山湖在20年的发展历程中,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构建多元发展、多级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当前,园区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占比均超85%,营业收入超亿元的企业133家,“四上企业”425家,高新技术企业高达500家,国内A股上市企业5家,市级上市后备企业31家。2020 年,园区工业总产值近 5000亿元。沧桑巨变,惊艳世界。谁也没想到,松山湖的设立与启航,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建设者们把握每一次机遇,交出令人振奋的答卷。今天的松山湖,处在百年大变局的时代坐标上,迎来了面向未来的新起点。
2020年10月,东莞市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松山湖科学城是新时期东莞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科技竞争与合作的重要战略平台,要举全市之力,聚八方之智落实国家战略部署,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始创新高地。
自主创新育动能,园城蝶变开新局。2021年4月,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建设全面启动,这标志着松山湖的发展迈入2.0阶段,松山湖将在更高起点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为助力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引擎。
松山湖科学城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围绕重大原始创新策源地、中试验证和成果转化基地、粤港澳合作创新共同体、体制机制创新综合试验区四大定位,努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始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发源地、创新人才集聚地、知识产权示范地、科学人文宜居地。同时,聚焦新材料、信息、生命大三领域,勇担战略性标志性基础研究任务,全面参与国际科技合作与竞争。
到2022年,松山湖将全面完成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规划布局,开工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建设项目和标志性核心技术攻关及产业化项目;到2025年,科技实力、营商环境大幅跃升,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科研能力快速提升;到2035年,建成一批全球领先、开放共享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培育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实现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的群体性突破,初步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始创新高地。
对于松山湖来说,2021年,站在新的起点上,一切才刚刚开始……
纳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面向全球代表国家深度参与国际科技竞争与合作,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始创新策源地,站在全新的历史起点上,松山湖的奇迹之路正在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