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好!内蒙古的高考成绩在今天凌晨公布了,首先祝福打开这篇文章的您见到了一个理想的成绩!如果把高考升学整个流程比作战场,那么由考生主导的第一大战役已经打完,并有了战果,还有一场战役就是高考志愿填报,是时候请出各位家长亲自督战了。

因为长期在一所重点高校从事毕业生就业工作,每年这个时候都有很多考生和家长向我咨询一些有关高考志愿填报的问题,但一直没有很系统地整理过自己的思路和经验。

最近看到了很多高校老师写的关于高考志愿填报的文章,很有感触,也心动了,于是结合自己十多年来从事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体会和后期指导高考志愿填报的经验,写了些东西,也算是一个梳理。

本文共8000余字,相当于一个普通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字数要求,主要包括两个概念性的问题和5个报考原则,针对的是本科学历的学生。个人观点,仅供大家参考。

问题一 兴趣重要吗?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老夫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如果一个人学习和工作的内容能够与自己的兴趣一致,那他一定是非常幸运和幸福的,而且很有可能在他的兴趣领域深耕,进而取得成绩。

不幸的是,现行的教育制度仍是以升学为最终目标,在严峻的考学竞争压力下,我们绝大多数的孩子忙着应付同质化的学习和考试,很少有时间去探索和发展自己的兴趣,这个遗憾从学前教育一直延续到大学,甚至到现在我们成年人也很难说出自己的兴趣究竟是什么。

那么兴趣到底是什么?学者们给出的定义有很多,我个人认为就是:对某件事乐在其中、废寝忘食、不畏困难、持续深入、产生正能量的状态。那我们对某件事有过这样的状态吗?是孩子们的王者荣耀吗?是成年人的麻将桌吗?多数形态是非常符合的,但它们并没有给我们带来正向能量,可以说是我们没找到真的兴趣,以此来消磨时间的“精神鸦片”。

兴趣应该是显性的、相对稳定的,是孩子自己,包括家长能够感知到的。如果在选择志愿时,我们的孩子提出对某个专业感兴趣,家长要和他澄清的是:首先,我们很希望孩子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作为家长也绝对支持。但同时,这个兴趣是不是稳定的,能不能满足我上面提到的那些状态特点,就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甄别了。因为化学考得好兴趣就是化学,因为爱玩儿电竞游戏兴趣就是计算机,因为读了《盗墓笔记》兴趣就是考古学,因为看过《猎场》将来就想当个HR(人力资源),这样的“兴趣”我们还是要认真鉴定一下。

在澄清孩子的兴趣时,首先遵循的肯定是个人感受,当然我们也可以借助一些工具来进行辅助,从系统化的角度给我们一些启示。例如:霍兰德SDS职业兴趣测试,霍兰德在其一系列关于人格与职业关系的假设的基础上,提出了六种基本的职业类型,即:实际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传统型(如下图)。通过《职业兴趣倾向量表》测试,可以让孩子明晰自己的兴趣爱好,给专业的选择和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提供参考。还有美国哈佛大学霍华德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至少具备语言智力、逻辑数学智力、音乐智力、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关系智力和内省智力,后来,加德纳又添加了自然智力。智力突出的部分,也是兴趣和能力集中的部分,二者不断相互强化,结果自然是正向积极的。对于这些测评工具的使用,家长和孩子们如果有专业人员帮助操作自然最好,没有的话可以自学,原理也不复杂,网上资源也很多。对于测评结果,只是给我们提供一个参考,我们自己永远是评价自己的首席专家。

志愿服务经验做法_志愿者工作法_志愿工作的优质经验做法

霍兰德的职业兴趣六边形

总之,有明确的兴趣是好事,要全力支持,不明确也是正常情况,只要有个偏向性的概念即可。但要识别出“伪兴趣”,不要总拿兴趣说事儿,毕竟兴趣只是相对稳定,很多兴趣是会随着我们的经历发生变化的,在学习和工作之外我们也能发展自己的兴趣,让我们的发展兴趣的愿望得到补偿。

问题二 目前国内高校的层次是如何划分的?

“985”,“211”,“双一流”这样的字眼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关于它们的历史渊源,包括的院校、一流学科我们很容易就能找到,这里不再赘述。

“双一流”建设是2017年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继“985工程”、“211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在我看来,事实上“双一流”高校的认定还是在原来“985工程”、“211工程”基础上做的加法,只是略有调整。规律上简而言之就是:39所“985工程”高校都是“一流大学”,116所“211工程”高校至少是“一流学科”高校,还有25所非“985、211工程”高校现在是“一流学科”高校。经过本轮的调整,我把重点高校的层次分为5个梯队:

第一梯队:双一流大学A类(36所原“985工程”高校)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川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东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兰州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第二梯队:双一流大学B类(3所原“985工程”高校)

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第三梯队:双一流大学B类(3所原“211工程”高校)

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

第四梯队:一流学科大学(74所原“211工程”高校)

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中国传媒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东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天津医科大学、福州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广西大学、贵州大学、海南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徐州)、中国药科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南昌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大连海事大学、辽宁大学、内蒙古大学、宁夏大学、青海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太原理工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大学、长安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藏大学、石河子大学、西南大学

第五梯队:一流学科大学(原非“985、211工程”高校)

北京协和医学、首都师范大学、外交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河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宁波大学、中国美术学院

要注意的一点是,“双一流”高校每5年调整一次名单,可能你入校的时候和你毕业的时候,学校的名头是不一样的。但相信调整不会很剧烈,特别是原来的“985、211工程”高校,而且会加法多、减法少。

明确了这两个概念性的问题后,我们来谈谈高考志愿填报的原则,我重点和大家分享5点,实际上还有很多细节上的原则,因为篇幅所限就不讲了。

原则一 重点大学能高一个层次,则高一个层次,同一个层次不要过分关注排名

前面我们已经介绍了高校的层次,除非在专业、城市等方面有明确要求,且理由极为充分,如可选的专业是自己强烈排斥的,且将来调整专业的可能很小;身体完全不适应当地气候等,否则一定要选高一层次的。地理位置不佳的重点高校,如“985工程”+“一流大学“的兰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11工程”+“一流大学“的新疆大学、云南大学等等,也要比一二线城市低一层次的高校更值得拥有。

大城市纵使有宽广的视野、诸多的资源与机会,但不加以好好利用,也只是个花花绿绿的城市;身处“偏僻小城”虽然机会少些,但也不是与世隔绝,增长见识的方法和学习实践的机会也有很多。机会和资源是不确定的,可学校层次带来的平台和永久的身份可是实打实的。

将来如果想考研,高层次的学校学习氛围更浓、推免名额更多、申请到国外名校offer的机会更大;就业,学校名头是敲门砖。很多好的就业机会直接就卡在“985”、“211”、“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学科”大学的某个位置上,甚至有些单位招聘的是硕士学历,也还要看前置学历(本科),必须本硕都出自“名门”才可以,没有相应的身份你连报名的资格都没有。最后,“偏僻小城”企业就业的好机会可能不如大城市多,但现在知名的大企业招聘都是网申,集中笔试面试,只要自己积极主动,跨城市多跑跑路,也没什么问题。所以,前面叙述重点大学的五个梯队,能上高一台阶的,尽量还是要上。

那么什么时候考虑专业和城市呢?当我们报考的院校在同一层次的时候,这两个因素就应该放在前列考虑了。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和兰州大学,有区别吗?有,排名上确实有区别,但是我们不必纠结于此,因为“985工程”+“一流大学“,已经足够牛了,再细扣排位就是你的虚荣心在作怪,况且同层次的大学,“一流学科”上各有所长,在某个专业还真不一定谁高谁低。我二中的亲同学,当时全区第四,上北大肯定没问题,但最后选择了人大的金融,这才是理智的选择。

原则二 非重点大学以就业为目标,优先考虑专业和城市

原则一讲的主要是针对可以上重点大学的学生,而对于非重点大学的学生,考虑的首选应该是就业问题,因为本科毕业后的两大流向,一个是升学、一个是就业。普通院校的升学率,如果不是像山东曲阜师范那样举校之力狠抓考研,比例是比较低的(考研率可以查看该高校每年发布的《就业质量报告》,比就业率的参考价值大很多),所以绝大多数人毕业时面临的都是就业。如果是面向就业,那么对于非重点高校,选择专业和城市的重要性就非常凸显了,后面我们会分别谈专业和城市这两方面。

有一点要说的是,单纯为了好就业,放弃本科选专科的做法,我认为还是不可取的,将来可能在个人发展上会因为学历低遇到瓶颈。

原则三 专业要以兴趣为首要参考因素,专业方向非常明确的,优先保证专业;方向不明确的,专业就要为高校层次做出牺牲,没有非常强烈排斥的,甚至可以全盘接受

前面的问题里我们谈到了兴趣,如果学生有绝对值得考验的兴趣,那专业一定要跟着兴趣走,即使学习这个专业需要付出很大的辛苦和代价,我们也要相信,兴趣能够带领他到达一个理想的高度,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我就指导过一个女孩子,明确自己要去警校,要学侦查,当时我深入探索了她的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确认她已经对这个专业及将来从事的职业做了充分的了解和准备,即使将来有多困难、多辛苦她都愿意。那么作为一个老师,我选择坚定的支持她,并在将来的职业发展、学历提升等问题上帮助她做好规划。现在的孩子有这么笃定的追求不容易,他们已经成年,可以自己决定未来的路怎么走。

上面说的是有明确而坚定专业方向的孩子,如果不是这样的孩子,专业就要给高校层次让路了。一来,因为孩子们对学科和专业的认知有限,只凭主观印象来判断对某个专业喜欢还是不喜欢,起不到决定性作用;二来,就算有相对熟悉和喜欢的专业,也可能因为高校的层次差异,放弃对专业的坚持。在目前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高校等级差异明显,优质就业机会偏向重点高校的情况下,这是很无奈、也是很现实的取舍。

我在学校里见了太多上着自己不喜欢专业的孩子,他们总是自嘲地说“现在为自己专业流的泪,都是当年高考填志愿时脑子里进的水”。但当我问他们如果有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会不会降低学校层次,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时,他们都会摇头:“大学里学啥不是学啊,工作后学过啥还不是要重学啊。”听起来像个笑话,实际反映出很多问题。

原则四 去除兴趣和学校层次的影响,专业选择因人、因校、因下一步的规划而不同

最好的专业自然是来自高校里被列为“一流学科”的专业,在师资配备、硬件投入、科学研究、前沿领域、社会声誉等方面肯定是没问题的,有些是偏向基础研究、有些是偏向应用与成果转化,都有着非常好的前景,但毕竟是凤毛麟角,那其他绝大多数专业如何选择呢?

1、专业与四年后规划

大学的专业可以大致分为基础型学科和应用型学科两类,基础型学科专业主要培养的是研究型人才,多数专业在本科毕业后不易就业,需要继续读研深造甚至到博士,如数学、物理、历史、哲学、生命科学等;应用型学科专业则主要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应用型人才,本科阶段就有很多就业需求,当然也可以继续深造,如计算机、电子、经济、管理、法学等。

我们在选择专业时,要对自己本科学习结束后的规划做一个大概的预判,是会继续读研,还是会选择就业,如果选择就业那就尽量选应用型的专业;如果是继续读研,理论上什么专业都可以,基础学科的升研概率会更高些(保研率就高,且竞争不太激烈)。

如果不清楚,理科生可以参考一下你目前的数学和英语成绩,文科生看一下英语成绩,将来你们考研还会遇到这些科目,如果有瘸腿项,考研的难度会加大很多。如果你的数学很好,英语也不差,那么恭喜你了,建议你本科学数学专业(这是一般智力的人不敢挑战的王牌专业),然后研究生跨专业考经管类等专业,你将占尽优势。

2、专业与个人基本情况

选择专业要考虑个人的基本情况,如性别、性格、综合素质。有些孩子性格外向,综合素质高,心理调节和适应能力强。这样的孩子即使在专业学习上没取得很好的成绩,通过其它方面(如担任学生干部、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兴趣特长等)也能让自己的能力和信心得到提高。依靠自己的综合能力,将来就业选择不一定局限在专业内。很多名企的“管理培训生”(培养未来的管理者)就是只看名校身份和综合素质,不看具体专业。所以对于这样的孩子,学校平台比专业重要,对专业没兴趣可以接受,只要不挂科即可。相反,如果孩子一直都是专注于学习成绩,性格内向,那么专业上失去兴趣或能力欠缺导致的成绩下滑,会给他带来巨大的挫败感。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就应该多考虑根据他的特点为他选择专业。性别就不用多说了,一些工科专业是不适合女生的,将来就业是很头疼的事。

3、专业与就业

麦可思数据公司每年6月初都会面向社会发布《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并提示大学生就业绿牌专业与红牌专业,这些数据确实能从一个角度反映出某个专业在全国的整体就业状况,但同一专业在不同院校的就业情况可能有天壤之别,高就业率也并不一定意味着高就业满意度,这些光看大数据是分析不出来的。

例如被亮了多年红牌的法学,即使在我们这样一所重点大学,学生刚毕业的时候就业率也不高,为什么?因为他们本科毕业还不够,还需要通过司法考试,通过司法考试后再参加公检法的考录,当律师的也要从很基础的事务做起,所以毕业前两年起步很慢,但慢慢的法学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而且越老越吃香。在去年我对校友进行的职业发展跟踪调研中,毕业5年以上法学专业的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满意度最高。但如果是一所普通院校很普通的法学专业,那就不建议报了,牌子不硬、平台小不说,司法考试通过的比例也不会很高,没有法律职业资格,那就算学了法学又有何用。还比如土木工程专业,就业率是非常高的,市场需求也非常旺盛,这和国家大规模投资基建项目有关,哪天项目不能保持这个增速,或是缩减了,学生们就有失业的风险。就算不失业,常年四处奔波做工程项目,家无定所,就业满意度能高吗?

家长肯定会问,那哪个专业好就业,又就业好呢?这是一个我被问到最多次数的问题,甚至招办主任也这么问我。目前来看,理科计算机、电子、自动化,文科汉语言和新闻,文理兼修的经管类、师范类都是常见的传统热点,数学、法学后劲儿也很足(但专业学习门槛较高),还有非常多院校的应用型强项专业,典型的如河海大学的水利工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大气科学等,有待大家结合自身情况,参照各高校的“一流学科”或优势学科(有博士点的)定向挖掘。

还有一些专业报考时要谨慎。例如一些理论性很强、应用型较弱的文科专业,但也有特例,如近几年全国各级党建工作的加强,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史等相关专业变得炙手可热,人才需求激增;生物技术相关专业,从上个世纪末就开始预测要火了,结果到现在还是没火起来,只能暂时当基础学科学习了,本科生很难就业,需要一直往上深造;还有现在概念很火的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专业,如果所在学校学科实力不是很雄厚,不建议报考,可能只是个名头,被当成小白鼠的可能性较大,不如计算机或数学专业学得踏实;另外,就是医学类,随着大数据、机器人、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等高科技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未来医学发展的速度和趋势很难判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周期非常长,部分医学方向被新技术改造,甚至替代的可能还是存在的。这样看,专业的选择还要预判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间,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方面的发展趋势,这对我们绝大多数人实在是太为难了。

其实要我这个老就业来说,某个专业就业好坏只能是个概率论上的答案,对于个体而言,再好的专业也有就不了业的,再不好的专业也有发展得很好的,关键看个人的努力程度、职业视野和那么一点点运气。

4、专业与职业及家庭背景

学什么不一定将来必然做什么,也不必然不能做什么(感觉有点儿绕,意思你懂的)。但绝大多数专业还是有培养方向,对应有相对集中的行业和职业的,特别是一些针对性很强的专业。所以我们也要考虑这方面的因素,所选专业对应的典型行业和职业是不是孩子憧憬和适合从事的,像教育、电力、金融、财会、计算机、人力资源及一些针对性非常强的专业等都有很明显的行业和职业特点。例如将来的就业环境,人力资源专业对表达和形象的要求肯定比计算机高,电力专业将来通宵值夜班的概率肯定比哲学大,化工专业工作单位肯定比法学离市区远。

另外,家庭背景也是影响专业选择的一个因素,一方面是对孩子从小耳濡目染的影响,像公务员、中小学老师、金融财会人员等;另一方面是家庭提供的资源,是否有利于孩子在某个领域的职业发展。

总之,专业因为其信息不对称的特点,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没有相对明确的目标,很难确定。实在没有好的办法就做减法,避开肯定不想学的专业,以免孩子在大学学习期间产生厌学情绪,荒废了学业,剩下的全当是和某个专业的缘分。专业不对口做出成绩的大有人在,例如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就是人大社会学本科,就当是这个专业训练了他的某种思维,或是至少给他创业提供了平台和充裕的自由时间吧。

关于专业最后想说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在大类招生、试验班、转专业方面的政策都很好,甚至出台了零门槛转专业的政策,例如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兰州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也算是帮学生降低了一些报考志愿时选专业的焦虑和迷茫,大家也可以多关注目标高校这方面的相关政策。

原则五 城市的选择皆在融入与去留

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后会选择留在就读院校所在地工作生活,所以我们在选择城市时首先要想的是,毕业后孩子会不会在这座城市安家立业?然后再想想这座一二线城市的房价……也许就不想想下去了。这里开个玩笑,但可能确是将来摆在面前,很现实的事情。

“人往高处走”是人才流动的必然,但想扎根在大城市,享受大城市带来的优质资源,自己的拼搏和家庭的支持,可能缺一不可。选择一座城市,就是选择了未来的一种生活。

如果大概率事件将来可能会回来的话,那选择城市大可不必那么纠结,你大学时在这个城市所积累的各种资源,除了脑子里的东西,很多是带不回来的。特别是那些没有能力冲击重点大学的孩子,也许守家在地更符合将来的生活规划(怕是子女的婚房父母都给准备好了吧),本地高校毕业生在本地就业还是有一定优势的,就业机会多,用人单位对学校也比较了解;在省外的非名校就读回来就业,本地用人单位不熟悉学校的情况和人才培养质量,可能出现“有眼不识金镶玉”的问题。在南方很有名气的立信会计学院、江西财经大学,北方的你熟悉多少呢?

还有那些只是觉得环境好,想去厦门、大连、青岛等地上学的同学,去哪里旅游不是旅游,中国那么大,非要死守着一个城市而不考虑其它因素吗?

关于城市选择,这么保守的选择策略,可能和我个人经历有关。想去大城市闯闯的孩子,想让孩子出去增长见识的家长,已经出去的老毕业生们,我们可以单独交流,我虚心接收大家的意见,勿喷。

可见,高考志愿选择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这里没有标准的操作手册,同一个分数,不同人的观点不一样,也会有着完全不同的结果。人生的路很长,高考只是其中一个关键转折点,至少还有就业和婚姻在后面等待着我们,影响着我们的人生轨迹。无论你现在是满意,还是有些失意,放手积极行动吧,请相信你的选择!一切未知的,都可能是最好的。

再次强调本文仅是老狼有限的认知下,有些传统的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留言分享心得,纠错拍砖,扫码单聊。

志愿者工作法_志愿工作的优质经验做法_志愿服务经验做法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