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者 按
近年来,我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生产规模和产量逐年扩大,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稳步提升,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在保障粮食安全和水产品稳定供给、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愈加凸显。
当前,我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面临由快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为全面准确反映2021年我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情况,总结发展成效和经验,分析存在问题,研判发展趋势,提出发展建议,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指导下,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组织编写本报告,供相关管理、科研、教学、技术推广等单位和广大从业人员参考。
一、生产情况
2021年,我国稻渔综合种养面积3966.12万亩,稻谷产量近2000万吨,水产品产量355.69万吨(未包括港澳台地区,下同)。
● (一)面积
2021年,我国有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统计的省(区、市)26个,北京、海南、甘肃、西藏、青海5个省(区、市)未见统计。全国稻渔综合种养面积3966.12万亩,同比增加122.09万亩,增长3.18%,但增速同比下降7.4个百分点,已连续两年下降。
面积超100万亩的省10个,依次为湖北、安徽、湖南、四川、江苏、贵州、江西、河南、辽宁、黑龙江,10个省面积占全国的87.71%。其中,湖北、安徽、湖南、四川4个省面积占全国的59.04%。显示我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具有较高的集中度。
除云南、江西、贵州、黑龙江、浙江5个省面积有所下降外,其余21个省(区、市)面积不同程度增加。其中,增加超10万亩的省(市)4个,依次为安徽省增加85.58万亩,天津市增加24.32万亩,湖北省增加23.69万亩,辽宁省增加10.39万亩。2021年各省(区、市)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及变动情况见表1。
● (二)水产品产量
2021年,全国稻渔综合种养水产品产量355.69万吨,同比增加30.77万吨,增长9.47%;占全国淡水养殖产量的11.17%,同比提高0.64个百分点;按照我国渔业统计对淡水养殖水域类型的划分,仅次于池塘养殖产量。2021年淡水养殖不同水域类型养殖产量及占比情况见图1。
图1 2021年淡水养殖不同水域类型养殖产量及占比
水产品产量超10万吨的省7个,依次为湖北、安徽、湖南、四川、江苏、江西、浙江,7个省水产品产量占全国的90.32%,其中,湖北、安徽、湖南、四川4个省水产品产量占全国的58.39%。除云南、浙江、辽宁、黑龙江、宁夏、内蒙古、广东、陕西7个省(区)水产品产量下降外,其余19个省(区、市)水产品产量不同程度增加。其中,增加超2万吨的省5个,依次为安徽省增加11.64万吨,湖北省增加6.44万吨,湖南省增加3.96万吨,江苏省增加3.76万吨,四川省增加3.42万吨,江西省增加2.04万吨。2021年各省(区、市)稻渔综合种养水产品产量及变动情况见表2。
● (三)主要模式推广应用情况
2021年,我国稻渔综合种养按照水产养殖对象分,有稻虾、稻鱼、稻蟹、稻鳖、稻鳅、稻蛙、稻螺、稻鱼鸭等8大模式。各种模式面积占比情况不一,其中稻虾、稻鱼、稻蟹3大模式占比合计96.87%,其他模式均不足1%。2021年稻渔综合种养主要模式面积占比情况见图2。
图2 2021年稻渔综合种养主要模式面积占比
◆ 1. 稻虾种养
稻虾种养是我国稻渔综合种养第一大模式,主要是繁养一体的稻虾连作和共作模式,近年来繁养分离模式和“稻虾+N”轮作/共作模式发展较快。2021年,全国稻虾种养面积2100万亩,占全国稻渔综合种养面积的52.95%,占全国小龙虾养殖面积的80.77%;水产品产量220万吨,占全国稻渔综合种养水产品产量的61.85%,占全国小龙虾养殖产量的83.54%。稻虾种养主要集中于湖北、安徽、湖南、江苏、江西、四川、河南7个省,面积约2040万亩,占全国稻虾种养面积的97.14%,其余主要分布于浙江、重庆、山东、广西、陕西5个省(区、市)。
◆ 2. 稻鱼种养
稻鱼种养是我国稻渔综合种养第二大模式,主要是稻鱼共作模式,养殖对象主要是鲤鲫鱼及其地方品系。2021年,全国稻鱼种养面积超过1500万亩,占全国稻渔综合种养面积的37.84%。稻鱼种养主要集中于南方丘陵山区,四川、贵州、湖南3个省面积约占全国稻鱼种养面积的70%,广西、云南2个省(区)面积约占12%,福建、浙江、江西、重庆4个省(市)面积约占5%。此外,东北和华北地区亦有一定规模,黑龙江、吉林、天津、内蒙古4个省(区、市)面积约占10%。
◆ 3. 稻蟹种养
稻蟹种养是我国稻渔综合种养第三大模式,主要是稻蟹共作模式,养殖对象主要是辽河水系和长江水系河蟹种群。2021年,全国稻蟹种养面积240万亩,占全国稻渔综合种养面积的6.05%。稻蟹种养主要集中于辽宁、天津、黑龙江、吉林4个省(市),面积206万亩,占全国稻蟹种养面积的85.83%,其余主要分布于江苏、湖南、湖北、江西等省。
◆ 4. 其他模式
除稻虾、稻鱼和稻蟹种养外,稻鳅、稻鳖、稻蛙、稻螺、稻鱼鸭等模式也有一定规模。2021年,全国稻鳅种养面积约25万亩,在我国南方和东北地区均有分布;稻鳖种养面积约25万亩,主要分布于安徽、湖北、江西、浙江、广西等省(区);稻蛙种养面积约20万亩,主要分布于江西、湖北、湖南等省;稻螺种养约12万亩,主要分布于广西、江西等省(区);稻鱼鸭种养面积约12万亩,主要分布于贵州、云南等省。此外,稻田养殖其他虾类(如青虾、红螯螯虾)、土著鱼类等其他模式约30万亩。
二、产业融合发展情况
● (一)产业集群
我国已基本形成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稻虾种养优势区、南方丘陵山区稻鱼种养优势区、三北地区稻蟹种养优势区,在此基础上,各地立足本地区产业特色和资源条件,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汇集资源要素,推动集聚发展,形成了点线面联动的空间布局。湖北省全域推动稻虾产业集群建设;安徽省初步形成沿江、沿淮和环巢湖三大特色产业带;湖南省初步形成环洞庭湖稻虾优势区和湘西、湘南高山禾花鱼特色产业带;江西省初步形成环鄱阳湖稻虾优势区、赣中稻鳖优势区、吉泰盆地稻虾优势区、赣南稻虾和稻鱼优势区、赣东北稻蛙优势区;四川省初步形成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川北四大特色产业带。有的地区,将稻渔综合种养作为县域富民产业,通过支持规模生产基地建设、培育壮大经营和服务主体、发挥各类产业园区平台带动作用,推动形成“一县一业”发展格局。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依托螺蛳粉产业,推广稻螺种养,打造稳定优质原料生产基地,全市发展稻螺种养近6万亩;河南省信阳市集中打造稻虾产业集聚区,潢川县依托生态小龙虾产业园,带动全县发展稻虾种养近30万亩,全市发展稻虾种养近百万亩;陕西省因地制宜,积极打造陕北无定河流域滩涂型、汉中盆地型、安康山区型三大稻渔综合种养特色产业带。
● (二)全产业链发展
在集聚度高的产业集群内,一些地区将稻渔综合种养作为本地发展县域经济和促进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通过建设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基地,发展稻米和水产品加工,搭建体系化物流网络,开展品牌化市场营销,推进社会化全程服务,构建完整完备的稻渔综合种养全产业链。湖北省将小龙虾产业链纳入十大农业重点产业链建设,做强龙头企业、坚持联农带农、打造知名品牌、强化科技支撑,2021年小龙虾养殖产量突破百万吨大关(稻虾种养小龙虾贡献最大,产量近90万吨),小龙虾产业综合产值达1325亿元,其中,一产产值349亿元,二产产值334亿元,三产产值643亿元。湖南省南县作为稻虾全产业链典型县、江西省彭泽县作为小龙虾全产业链典型县入选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全产业链重点链和典型县建设名单。其中,湖南省南县稻虾种养面积60万亩(全国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30万亩),稻虾种养新型经营主体2360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稻虾种养户3.5万户,小龙虾产业从业人员13.5万人,年产稻虾米30万吨、小龙虾10万吨,稻虾产业综合产值达140亿元。
● (三)品牌建设
根据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组织开展的全国稻渔综合种养综合效益调查,稻渔综合种养稻谷价格普遍高于周边地区水稻单作稻谷价格,通过打造品牌,稻米价格再次有较大幅度提升,品牌稻虾米、稻鱼米、稻蟹米平均价格在10元/公斤左右,受到消费者广泛认可和欢迎。各地在推动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中,将品牌建设作为提高产品附加值,倒推产业聚集和标准化生产,促进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抓手,培育了一批竞争力强、影响力大、带动作用明显的区域公共品牌和一批产品优、信誉好、美誉度高的企业与产品品牌。潜江龙虾、盱眙龙虾、南县小龙虾、鄱阳湖小龙虾等耳熟能详的区域公共品牌有力带动了稻虾产业发展。辽宁省以盘锦河蟹、盘锦大米为引领,创建稻渔综合种养稻米品牌139个、水产品品牌55个,有力提升了稻蟹种养产业化发展水平。一些地区一方面积极创建区域公共品牌,奠定产品品类认知基础,一方面通过公共品牌背书,培育企业和产品品牌,成效显著。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依托“长兴鲜”区域公共品牌,培育稻渔品牌11个;嘉兴市秀洲区依托“绿秀洲”区域公共品牌,培育稻渔品牌17个。针对渔米品牌建设,中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协同创新平台连续5年举办全国优质渔米评比推介活动,累计推介150多个渔米产品,品牌溢价效应明显。2021年,评出籼米组金奖3个、银奖6个、生态优质奖12个,粳米组金奖3个、银奖5个、生态优质奖10个。
● (四)“稻渔+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一些地区在做优做强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基础上,积极拓展多种功能,挖掘多元价值,稻渔综合种养与休闲、旅游、生态、文化、教育、康养等深度融合,创意农业、休闲农业等农文旅融合的新业态大量涌现,在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就业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浙江省青田县依托稻鱼共生系统,积极探索农业文化遗产品牌价值转化为产业经济价值有效途径,建设稻鱼共生特色观光基地,做美农业旅游景观,深挖农耕、民俗和饮食等文化元素,举办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等文化节庆,农旅文融合发展,实现了稻田养鱼“既种丰收也种风景”。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稻渔空间”一二三产融合模式入选自然资源部第三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并在全区推广复制,建成15个“稻渔空间”类型休闲农业园区,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江苏省积极打造集稻渔综合种养生产、垂钓、休闲娱乐和特色餐饮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徐州市睢宁县魏集镇田园综合体通过打造万亩稻蟹共作示范基地,举办稻蟹丰收节,发展乡村旅游,有力带动了当地整体产业升级。
三、政策措施
● (一)政策扶持和规划引导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提出“稳步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农业农村部印发《“十四五”全国渔业发展规划》,提出“科学合理利用稻田资源,稳步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各地纷纷将规范和促进稻渔综合种养发展纳入本地区各类发展规划、意见等文件中,科学谋划,统筹推进。2021年各省(区、市)出台的相关规划文件情况见表3。
● (二)项目和资金支持
2021年,安徽江淮小龙虾产业集群入选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名单,连续3年每年中央财政补助资金5000万元支持集群建设。各地通过加大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为稻渔综合种养蓬勃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安徽省从中央财政农技推广补助项目资金统筹2720万元,用于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建设,将稻渔综合种养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完善水利电力道路基础设施,有力推动了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连续多年快速增长。2020年,辽宁省投入156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稻渔综合种养发展,2021年,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和辽宁省财政厅联合出台《辽宁省水稻种植结构调整资金项目实施意见》,继续对稻渔综合种养给予支持。辽宁省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在多年保持稳定后实现10%以上增长。四川省设立省级财政专项,2021年起每年安排1亿元支持“鱼米之乡”建设,第1批10个“鱼米之乡”建设县累计投入5.56亿元,建成稻渔综合种养基地20万亩。天津市结合小站稻产业振兴规划,安排资金支持稻渔综合种养基地建设,小站稻种植面积增至100万亩,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增至50余万亩,同比增长80%。除财政资金投入外,各地积极探索金融保险支持方式。湖北省通过数字金融支持稻虾综合种养,符合条件的经营主体由网上银行提供全年免息贷款,解决周期性资金短缺问题。江西省将稻虾综合种养纳入淡水养殖保险范围。安徽人保财险芜湖市分公司创新推出小龙虾价格指数保险,承保面积10万亩,为农户提供风险保障金额1.5亿元。
● (三)示范创建
2021年,农业农村部继续组织开展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创建,将稻渔综合种养作为其中重要类型之一,7家稻渔综合种养经营主体入选。各地结合国家级示范区创建,组织开展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示范区、示范县等创建活动,高标准打造了一批示范样板,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模式,培育壮大经营主体,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形成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的发展格局。湖南省2018-2019年投入8000万建设10个省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县,2020-2021年投入2200万建设16个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全省平原地区500亩以上经营主体880多个,丘陵山区200亩以上经营主体3000多个。江西省累计创建省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县10个、万亩示范区10个、千亩示范基地170多个,带动百亩以上种养大户1500多个。浙江省实施稻渔综合种养百万工程(2019-2022年),创建省级稻渔综合种养重点示范县11个,辐射带动35万亩,形成了稻小龙虾、稻青虾、稻鳖和稻鱼种养4大模式优势区,创建示范基地118家,形成稻米品牌91个、水产品品牌19个。广西壮族自治区按照产业布局,分区域、分层次、分阶段创建各类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210个,三江县国家稻田养鱼标准化示范区入选首批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典型案例。
● (四)科技支撑
2019年、2020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连续两年设置稻渔综合种养相关重点专项,2021年项目研究工作持续推进。2020年,农业农村部启动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将稻渔综合种养作为生态健康养殖模式示范推广的重要内容,2021年继续实施。在专项和“五大行动”实施带动下,各地聚焦种养技术耦合、优良品种选育、病虫草害防控等,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优化生态种养模式,开展产业化应用示范,强化技术推广服务,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湖北省“小龙虾生态养殖技术集成创新与高效模式构建”“大规格小龙虾养殖技术攻关”“稻-虾-憨”模式技术研究攻关”等多个项目入选省级重点研发计划。浙江省2020-2022年省水产产业技术团队项目设置4个稻渔综合种养项目,2021年“稻田生态高效复合种养殖技术研究与应用”获省“领雁”研发攻关计划立项。江西、四川等省将稻渔综合种养纳入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试点重点任务,江西省组织6市、14县(市、区)开展技术示范和推广,四川省在6县(市)建立7个示范基地。安徽、广西等省(区)将典型模式推广和典型案例推介作为技术推广服务的重要抓手。安徽省将霍邱县三流乡原生态稻虾种养模式作为主推模式在全省大面积推广,三流乡稻虾种养入选全省十大“两强一增”典型案例。广西壮族自治区总结稻鱼、稻虾、稻螺、稻鳖等十大模式和20个典型案例在全区进行推广,稻虾种养在贵港、南宁等地迅速发展,成为本地区稻渔综合种养新的增长点。除科研和技术推广外,稻渔产业发展研究成为热点,扬州大学张洪程院士牵头承担的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中国稻田综合种养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启动开展研究;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依托中国稻田综合种养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和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全面梳理、系统回顾了“十三五”以来稻渔产业发展状况,编制发布《“十三五”中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报告》,相关成果为政府部门进行决策、业界进行生产经营等提供了重要参考。
四、存在问题和发展建议
在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稻渔综合种养作为推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重要抓手,得到许多地区政府和广大农渔民的欢迎。根据对各省(区、市)相关规划的初步统计,到2025年,全国还将新增600万亩,达到4500万亩左右,稻渔综合种养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同时,机遇和挑战并存,稻渔综合种养还面临一些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
● (一)主要问题
◆ 一是业内外对稻渔综合种养发展的认识还不统一。主要表现为对稻渔综合种养稳粮作用的认识有偏差,一方面一些地方忽视稻渔综合种养在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水稻种植面积方面的积极作用,限制稻渔综合种养发展;一方面一些经营主体过度追求“养”的效益,忽视水稻生产。比如,一些经营主体盲目提高水产养殖密度和饲料投喂量,造成土壤和水质问题,或是以种植有机稻为名义,减少水稻种植穴数,完全不使用化肥,造成水稻产量下降。
◆ 二是稻渔综合种养新技术新模式创新仍有短板。按照稳粮兴渔的有关要求,当前以单季稻生产为主的稻渔综合种养模式需要创新,以适应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恢复发展双季稻的现实需求;少挖沟甚至不挖沟的模式得到农渔民的广泛认可,但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技术创新,同时,针对一些模式淹水时间长、晒田时间短等问题,需要创新技术模式予以解决,如发展稻田分区周期性水旱轮作模式。此外,以繁养一体的稻虾连作和共作为主的稻虾种养模式不能满足市场对分散上市和大规格小龙虾的要求。
◆ 三是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水平对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撑不够。产业链上游,种业发展滞后。稻虾种养中,小龙虾尚无新品种,小龙虾繁育以稻田自繁自育为主,专池繁育、温室大棚繁育等方式占比较低;稻鱼种养中,禾花鱼等一些传统稻田养殖品种,存在种质退化问题;稻蟹种养中,在一些新发展地区,优质蟹苗的本地供应能力不足。生产环节,适宜稻渔综合种养的农机装备及农机农艺融合不足,影响了机械化水平的提升。产业链下游,产地水产品加工和物流体系不配套,稻渔综合种养多功种能挖掘拓展不充分,制约了产业进一步提质增效。
◆ 四是规模化、专业化和组织化水平不高影响了产业做大做强。一方面,我国稻渔综合种养经营主体仍以小农户为主,经营分散,规模小,难以形成产业集群和规模经济。另一方面,虽然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数量快速增长,但普遍面临人才短缺问题,从业者老龄化比较严重,专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偏低,主要靠自身经验和外部技术帮扶进行生产管理,拓展农业多功能性、产业融合发展意识不强。土地流转具体实施时的流转期限短、流转关系不稳定等问题也制约了新型经营主体的规模壮大。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火车头”,但总体数量少,且普遍存在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条短、农产品加工以初级加工为主等问题,其自身质量和联农带农作用发挥还有待提高。
● (二)发展建议
◆ 一是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一方面,加强科学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自然资源禀赋、农渔业产业基础和结构调整需要等,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要素向稻渔综合种养及关联产业汇聚,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积极争取各类扶持政策,统筹利用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利设施建设等涉农资金,加大对稻渔综合种养基础设施建设等关键环节的投入和支持。另一方面,加大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广泛宣传稻渔综合种养在稳粮、促渔、富民等方面的作用,增进社会各界对稻渔综合种养的了解,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 二是强化科技支撑引领。加强基础理论研究,重点包括稻渔综合种养系统生产力和生态效应等基础理论研究,以及水稻品种筛选、水稻种植密度、水产品放养密度、沟坑建设和控制面积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参数研究,为构建技术模式提供理论支撑。加强技术模式创新,按照“稳粮促渔、提质增效、生态环保”的发展目标以及产业化发展要求,研究确立适宜各地发展的主导品种和模式;以稳定水稻产量、促进土壤保护、水资源节约利用、减肥减药等为主要目标,以适应各地水稻种植制度为重要前提,创新优化模式,并加强配套水稻种植、水产养殖、茬口衔接、水肥管理、病虫草害防控、田间管理等关键技术的集成创新。加强品种选育和病害防治研究,加快培育和推广适宜稻渔综合种养的专用水稻和水产新品种,加大对小龙虾“五月瘟”、河蟹“牛奶病”等病害防治的研究。
◆ 三是培育壮大经营主体。以产业化发展为导向,培育一批管理规范、运营良好、联农带农能力强的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扶持壮大一批创新能力强、发展动力足、产业链条长的龙头企业,引导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户建立契约式、股权式等利益联结机制,构建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以农民合作社为纽带、以家庭农场和农户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同时发展一批专业水平高、服务能力强、覆盖产业链条长的生产性服务组织,推动形成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和品牌化营销的区域性优势产业。此外,引导各类经营主体挖掘稻渔综合种养“接二连三”功能,推动稻渔综合种养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的融合,推动融合业态从观光、餐饮向研学教育、康养民俗、农事体验等拓展,丰富产业形态,实现产业提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