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的食用菌产业园,中煜生物科技公司凉爽的智能温控菇房内,一排排钢架有序排列,放置的数条菌包上,白色的双孢菇探出“小脑袋”,层层叠叠、鲜嫩诱人。数十名采菇女工正在自动升降机上忙着采收成熟的菌菇,并按照等级进行分类。一篮篮刚采下的双孢菇,被打上可追溯二维码,分等级入库存储。

在这个占地360亩的“蘑菇工厂”内,像这样的出菇房,共有68间。“我们目前的双孢菇每年可循环种植8.5次,每次每平方米出菇量30公斤左右。”中煜生物科技公司生产经理花屯生表示,“全面达产的情况下,全天候错峰生产,可日产双孢菇60吨左右。”

近年来,灵璧县把食用菌产业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全力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区,构建以动物、植物、菌物“三物”循环的产业发展格局,进一步促进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走出了一条生态环境改善和绿色乡村振兴的双赢之路。2022年,全县食用菌栽培面积130万平方米,年产800万袋,总产量2.6万吨,年产值1.9亿元。

“灵璧作为小麦的主产区,每年产生的农作物秸秆、粪污处置问题曾经给我们带来很大压力。”杨疃镇人大主席晏红云告诉记者,正是为了解决秸秆禁烧问题,一步步摸索过程中,杨疃镇决定发展食用菌种植,以消化巨量的农作物秸秆。

蘑菇种植孢子_双孢菇种植技术学习_菇种菌包

然而,传统种植方式费时费力,受限于天气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无法全年种植。为了转型升级,杨疃镇又将目光瞄准了拥有现代化种植技术的双孢菇种植企业。2021年,灵璧县利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5000万元和相关项目资金3000万元,在杨疃镇七井村建设了“蘑菇工厂”一期工程。

“我们采用了荷兰的种植技术,实时精确控制菇房内的温度、湿度、风速和二氧化碳的含量,通过封闭式设施化、机械化、标准化的栽培方式,有效解决了双孢菇种植生产受季节因素影响的问题,达成了一年四季均可生产的目标。”花屯生介绍,这里种植的食用菌不仅可以“吃”掉当地6万吨秸秆,每天出菇量还达到了10吨左右,效益比传统种植技术翻了好几番。

今年52岁的采摘女工郭艳梅现在是“蘑菇工厂”里有名的采摘能手,日均采菇一百筐以上。“我以前为了照顾老人孩子,一直在家务农,没什么收入。来这里上班后,既能兼顾家庭,又能有一份营生,每月能拿6000多呢。”郭艳梅告诉记者,“出菇房内冬暖夏凉,不怕刮风下雨也不怕大太阳。我们的福利待遇也很好,一天三餐全包,大家都很满意。”

目前,杨疃镇16个村实现了食用菌种植全覆盖,现有食用菌种植面积50万平方米,年产菌菇约2万吨,带动全镇数千人就业,人均年增收2.4万元。该镇秸秆综合利用率由2020年的78%提高到目前的100%,养殖产生的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由2020年的93.2%提高到目前的98%以上。

菇种菌包_双孢菇种植技术学习_蘑菇种植孢子

去年,杨疃镇聘请上海农科院食用菌所资深专家黄建春研究员当顾问,为全镇产业发展出谋划策。中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聘请两位荷兰技术专家,定期来镇里“把脉问诊”。杨疃镇还先后与安农大、上海农科院、安徽省农科院等高校机构合作建立“产学研”基地,订单式开展人才培训和孵化。同时,在食用菌种植户中摸排有技术特长的青年,纳入镇食用菌“土专家”人才库,选派到江苏等地考察学习,提升技术水平。灵璧县高级职业技术学校与合肥工业大学联合设立“食用菌产业学院”,也为“土专家”提供了进修学习的机会。

通过杨疃乡村振兴示范区发展食用菌产业的有益探索,该县还制定出台《灵璧县加快发展食用菌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灵璧县食用菌产业发展奖补办法》,支持科技创新和全产业链发展。借助中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资源,灵璧县明确了食用菌生产销售、研发加工等重点招商方向,谋划包装招商引资项目,着力补齐产业链上下游,实现食用菌产业招大引强,目前总投资达2600万元的安徽蕈苑生物科技公司菌种场项目已基本建成,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签订菌种研发战略合作协议。

“灵璧双孢菇”入选了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成功选育的“皖羊肚菌1号、皖羊肚菌2号”新品种,还获批安徽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登记证书,填补食用菌专利空白。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晓然)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