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上占地80余亩的黄桃已经压弯了树枝,每一个黄桃都是饱满多汁、香脆清甜;远处高标准农田里种植的花生和马铃薯,每一块地都是农户打开致富大门的“钥匙”;再往下走,150亩稻虾种养示范基地里,金色的稻浪随风摇曳在希望的田野,鲜肥的大龙虾“张牙舞爪”,在田间觅食。这里就是自贡荣县古文镇曹家园村。

近年来,围绕打造打造川南地区具有影响力的优质农产品特色镇工作思路,自贡荣县古文镇党委聚焦特色农业产业,真抓实干,以点带面,助力乡村振兴。曹家园村就是古文镇聚焦特色农业走富民强村之路的一个缩影。

一棵黄桃助力农家生活甜蜜升级

慕名而来买黄桃的客人们循着山路往上走,正看到果农们穿梭在龙二专合社黄桃园里,采摘、筛选、装箱,一派丰收景象。

龙二专合社黄桃园是以“村集体+专合社+农户”的模式发展起来的,共占地80余亩,共有4000多棵桃树。果园负责人龙承燕说,农村的产业要做好,宣传必须得跟上。所以,每到黄桃采摘季节,她都会给黄桃“拍特写”,请亲戚朋友转发朋友圈,还通过抖音短视频等进行宣传,制作精美的包装盒,让顾客能够记住;同时将果园开放,允许顾客进园林自行采摘,久而久之“名声”也就传开了。

“我们的黄桃全是施用农家肥,没打过药,黄桃个头大、味道清甜,每年都供不应求,今年还没开始上市,熟客都预订了近5000斤,预计今年可实现产值50余吨,销售额能达70余万元,除了线下销售,我们也通过电商推广,将黄桃销往上海、广东、浙江等地,现在的日子是过得就像黄桃一样甜蜜了”!龙队长说。

两大产业做强农村集体经济

站在黄桃园林往远处看,对面集中连片的土地,是镇党委利用项目资金1800万元,从土地整改、灌溉设施建设、农技培训等多方面着手,改造出来的6000余亩高标农田,用于花生和马铃薯轮种,盘活农村闲置土地的同时,大幅提升了土地利用率,吸引了承包商来流转土地发展产业。

曹家园村沙质土壤和充足的日照正适合种植花生和马铃薯,今年这片土地刚“孕育”了花生,正在为接下来的马铃薯种植“养精蓄锐”。花生口感香脆、出油率和营养价值高,是农户增收致富的“好帮手”。据村支书介绍,土地流转后村民不仅可以获得流转费,园区内还提供了近500个工作岗位,村民们通过种植花生和马铃薯获得劳动报酬,每年人均增收4500元以上,2022年种植了花生2800亩,产值70万元,助力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

接下来要大面积种植的冬马铃薯不仅是曹家园村的特色,也是古文镇“一主两优”产业格局的一大优势。每到冬季,随着机器突突的轰鸣声,圆滚滚的马铃薯从自动起收机滚出来,一眼望去地上像撒满了“金豆豆”。为做强马铃薯产业,曹家园村建立党建指导员联系特色产业基地制度,邀请“农技专家”“田秀才”帮助农户解决种植难题,确保马铃薯稳产增收,着力打造了20里马铃薯种植示范长廊,规模种植马铃薯2000亩,亩产值达4000-6000斤,亩均纯收入可达2000元左右,使得“一村一品”优质特色产业初见成效,逐渐做强村集体经济。

三方协作保驾护航“稻虾共生”

再往下走,平坦一点的地方,就可以看到“稻虾”产业示范基地,这也是依托高标准农田的改造,改变传统水稻种植模式,田里种植水稻加养殖龙虾,实现一田两用、一水两养。

高标准农田全国都在改造,要怎样才能改造的有特色呢?镇党委通过创新“镇党委+合作社+种养大户”的三方协作经营模式,发挥党支部的核心引导作用,创新稻田里面养殖小龙虾的思路,为群众把牢增收致富方向标;发挥专合社在虾苗培养、技术指导、风险抵御方面的“领头羊”作用,解决群众后顾之忧;发挥种养大户带头示范、经验分享作用,将散户集中起来进行集约化发展。

目前古文镇建成稻虾综合种养基地500亩,曹家园村种养大户李小君是“稻虾”产业示范带头人,共发展了150亩,在她的引领下,带动着其它村民走同样的种养之路,目前全村有50户农户发展了“稻虾”产业。与传统的小户种养模式相比,该模式下水稻亩产900斤、再生稻亩产400斤,小龙虾亩产量100斤,产值可达140万元。

“稻田里养龙虾,不仅是出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考虑,更重要的是以此为契机,将绿色生态农业在全镇推广开来,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加强良田和良种的配套,打造更多高标准试验田,鼓励农户规模化种养,走好特色产业富民强村之路。”古文镇党委书记范无双说。(明正梅)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