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

按照全市“一廊一带一片一道”基层党建安排部署,凤庆县通过“一区一带三线”规划布局,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切入点,开展 “大调研大起底大提升”专项行动,各乡(镇)党委统筹党政班子成员,坚持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深入沿江村开展村级集体经济现场“解剖麻雀”各级党组织书记带头深入一线,盘资源、盘资产、盘资金、盘关系,现场“解剖麻雀”,让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过程,成为发挥“两个作用”、增强“两个功能”、提升“三个能力”的过程,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今天推出诗礼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朱建华到武伟村现场“解剖麻雀”案例,供各乡(镇)交流借鉴。

诗礼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朱建华到

武伟村现场“解剖麻雀”

一、基本村情

诗礼乡武伟村,距乡政府所在地33公里,全村国土面积22.22平方公里,辖2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有农户246户986人;设村党总支部1个,下设党支部2个,党小组6个,有党员51名。2022年全村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45元,村集体经济总收入46.43万元,其中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9.14万元。

二、现场“解剖麻雀”

7月5日,诗礼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朱建华到武伟村,同村挂钩班子成员、村“两委”成员、驻村工作队员、“一揽子”工作队员和部分党员群众代表面对面,现场“解剖麻雀”,全面盘清资源、资产、资金和关系情况,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路径。

养殖麻雀致富_养殖麻雀致富_养殖麻雀致富

直面问题:

经全面调研和分析,制约武伟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是:一是受交通、气候等要素制约,收入来源单一,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渠道狭窄,村集体造血能力较弱。二是受传统产业影响,新型产业发展缓慢。目前,武伟村群众仍以发展传统种养业为主,要发展休闲、观光等现代农业新业态需要长期宣传、教育和引导。三是创新意识不强,发展思路不宽、眼光短浅。受传统思想方式制约,部分村“两委”成员因循守旧,开拓创新意识不强,缺乏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思路不清、办法不多。

对症下药:

针对存在问题,朱建华同志结合武伟村村情实际,提出了“一核两产多元”的发展思路,即:坚持党建引领这一主体,构建传统产业+新型产业融合发展的两产格局,探索多元主体参与的发展模式,打通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推动武伟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档加速。

“一核”——党建引领“开金方”

养殖麻雀致富_养殖麻雀致富_养殖麻雀致富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突出村党总支统领核心,积极探索“支部+合作社+农户”“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富民做法,让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乡村振兴和富民强村工程的“火车头”,带领群众共同发展致富。目前,武伟村通过“支部+企业+农户”和“支部+致富带头人+农户”两个较为成熟的模式,现已种植坚果400亩(移民剩余土地,属村集体所有),通过收取100元/亩的土地租金,2023年可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4万元。此外,武伟村主动谋划,通过项目撬动,计划盘活卡的老学校旧址土地,建设青储饲料加工厂,项目建成后,计划以“村集体+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进行运营,村集体将与合作社签订合同,按照固定分红4.9万+X(利润分成)的方式获得项目分红。2024年起,预计每年可实现村级集体增收6万元以上;利用移民后扶政策和土地资源,计划实施肉牛养殖场建设,建设完成后,将招引养殖企业进行运营并入股20万元,通过租金4万元/年+入股分红的方式取得项目收益。2025年起,预计每年可实现村级集体增收9.6万元以上。

“两产”——产业拉动“谋新路”

立足资源优势,在巩固传统产业的同时,深入挖掘山林、农田、果园、荒地、水库、江域等资源潜在价值,积极探索非农产业模式,通过产业融合提高产品附加值结合,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引注新动力。

养殖麻雀致富_养殖麻雀致富_养殖麻雀致富

巩固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充分发挥资源禀赋,深入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积极推进烤烟产业提质增效。村企合作,推动烤烟产业发展。武伟村将继续与烟草公司合作,协助做好抢抓时令移栽、中耕管理、烟叶催烤、催交等工作,通过烤烟产业服务费的形式,每年可为村集体创收4万元。同时,将移民剩余土地中的300多亩土地及38间村集体产权的烤房群,分别以100元/亩和1000元/间的租金出租给烟农,在促进烤烟产业长足发展的同时,积极发展烟后产业,每年可产生村集体收益6.8万元。项目带动,拓宽坚果销售渠道。武伟村计划在犀牛坚果加工厂武伟村中转站移民后扶项目建成后,依托合作社进行运营,合作社租用场地进行收购,村集体负责质量监督和组织农户统一售卖,按照场地租金3000元/年+服务管理费100元/吨的方式获得项目收益。2025年起,预计每年可实现村级集体增收1万元以上。

挖掘培育新型产业。为进一步激活发展活力,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武伟村围绕全县打造澜沧江沿江经济示范带建设的有力契机,积极推动沿江土地资源集约化流转,用于种植西瓜、石榴等特色水果。同时,通过村级集体经济大调研,发现武伟村有4个集体库塘处于闲置状态,为唤醒“沉睡的资源”,计划将库塘进行出租,用于发展泥鳅、黄鳝等水产养殖业,预计在2025年,通过租金形式,实现集体经济增收2万元以上。

“多元”——联建共建“促发展”

广拓思路、勇敢尝试,积极推广“支部+企业”、 “支部+支部” “支部+村民”等发展模式,拓宽集体经济发展路径,进一步发挥集体经济“联农、带农、富农”功能。

养殖麻雀致富_养殖麻雀致富_养殖麻雀致富

“支部+企业”汇聚合力。坚持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加强村企联合,采取入股、租赁的形式开展联合经营,确保村集体有稳定的收入。武伟村在通过土地租赁的形式与宏达实业有限公司进行合作,在坚果种植产业上取得成功后,又在江域网箱养殖上做文章。依托网箱养殖移民后扶项目,安义村、武伟村与澜沧江渔业有限公司签订合同,已投资45万余元用于发展水产养殖,根据合同约定,每年以定额分红形式产生收益,每年可产生村集体经济收益1万余元。同时,2022年武伟村与全县39个村一起抱团开发建设滇红第一村茶旅民宿建设项目,自2023年起,预计每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3.5万元以上。

“支部+支部”抱团发展。坚持“以强带弱、抱团取暖、优势互补”的发展模式,采取村村联合的形式,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新途径。武伟村有全乡唯一一个小I型水库——小箐沟水库,主要用于提供武伟村及安义村5个小组生产、生活用水。为进一步加强运营管理,武伟村党总支部联合安义村党总支部,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共同确定水费定价,并严格按2元/方标准征收水费,用于供水网络日常维修和管理。通过逐步理顺权属关系,预计2023年起,每年可产生村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以上。

“支部+村民”强村富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致富带头人作用,构建“党组织—合作社—群众”三级联带创业带富机制,推动农村共富发展。武伟村党总支部依托联众种植合作社与3户村民合作,注册“武伟石榴”商标,通过“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发展石榴种植50亩,随着投产面积逐年增大,产量逐年增加,2023年预计由村集体代销约30吨,2025预计代销90吨。农户负责田间种植管理、分级分类和提供货源,村集体负责提供土地资源、质量监督,合作社负责统一包装、宣传销售,合作社以土地租金5000元/年+代销量每斤0.5元的标准向村集体支付相关费用。预计从2023年起,每年可为村集体创收3.5万元以上。2025年起,每年可为村集体创收9.5万元以上。

三、主要成效

经过深入现场“解剖麻雀”,进一步盘活了武伟村现有的资源、资产、资金和关系,定位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依托“一核”“两产”“多元”的发展模式和党建引领“开金方”、产业拉动“谋新路”、联建共建“促发展”3个具体举措,武伟村预计2023年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可达到25.8万元以上,到2025年预计可达到50万元以上。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