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记者驱车行驶在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沿国道339行驶至滨州港的路上,沿途满目可见成方连片的盐池和生态虾塘。养殖区30多万亩的总面积,让这里成为全国最大的盐田虾养殖基地。
这片壮观的虾塘属于渤海水产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渤海水产”)。在渤海水产脊岭岛盐田虾养殖基地,技术中心主任陈锚正在各虾池间巡视。“现在虾池里还没有虾,正在育苗阶段。每年4月底5月初开始投放虾苗,6月份就能捕捞,捕捞时间可以持续至11月份。”陈锚告诉记者。
据悉,北海经开区滩涂面积广阔,有2000多年的海盐史、20多年的海洋渔业史。渤海水产是汇泰集团的子公司,该集团最初以生产海盐为主。在养殖对虾以前,这里还只是大片的晒盐滩涂。这里的海水盐度早已经超过了教科书上关于对虾养殖所规定的“理论值”。为了实现海水的高效利用,公司1996年就引进了抗高盐的南美白对虾,但受制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在盐田养殖的对虾产量并不稳定。
好政策带来新转机,近年来,随着“海洋强国”“经略海洋”战略的推进实施,渤海水产在北海经开区管委会的帮助下,攻克养殖技术难题,在盐碱水域创造出高产值,年养殖、 捕捞对虾、海参、藻类等各种海产品 13000 吨,形成了育苗、养殖、加工、营销四位一体的全产业链。2017年,盐田虾出口日本,截至目前,亩产值三万元的虾塘,已实现年均4000万元的出口额。
“对虾养殖产业是集团海水综合利用产业链上的一部分,从一级卤水的对虾养殖,到二级卤水的溴素提取,再到三级卤水的海盐结晶,最后尾水进入蓝色海 洋化工园区进行苦卤综合利用,实现了污染物的零排放。盐田养殖和海盐晒制产业的有机融合,是对盐碱荒滩的多重开发和再次利用,实现了‘一水多用’的循环模式,把每一滴海水吃干榨净。”公司生产技术部部长武心华介绍。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原生态的养殖方式,让从这片土地上出产的虾拥有高质量。说起这些,渤海水产质量检测部部长刘云飞信心十足地打开了话匣子:“我们采用生态放养模式,低密度、少投料、捕捞靠网兜,不施用药物、激素。这样生产出来的虾因为盐度高、生产周期长,肉质鲜嫩,口味鲜甜。我们会把这种优势推广到类似的盐田区域,全国有超过400万亩类似条件的水面,目前能利用起来的才仅仅是一小部分,潜能很大。”
渤海水产是北海经开区渔业发展和现代海洋建设的一个缩影。北海经开区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刘希刚告诉记者,为了推动传统海洋产业提档升级,他们不断引进和推广渔业新品种、新技术,渔业产业设施化、生态化、现代化、科学化水平大大提升。目前,如渤海水产一样的企业陆续建成投产,“脊岭岛”盐田虾品牌逐渐打响擦亮。
此外,记者从滨州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了解到,经过多年的积累壮大,全市逐步形成对虾、贝类、丰年虫三大优势主导品种。总投资2.1亿元的4个现代渔业项目全部建成,新增标准化池塘4万亩、工厂化养殖5.6万平方米。海洋牧场自升平台建成启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显著。全市实现海洋经济总产值770亿元,渔业经济总产值171亿元。2020年,将突出经略海洋、振兴渔业两大主责主业,推动海洋和渔业高质量发展,为“富强滨州”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程芃芃 通讯员 张鹏德 马士玉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