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二年,农村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开始打破单一粮食种植结构,扩大经济作物种植,在自己的责任田里种植黄烟、棉花、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从一九八四年开始,市外贸公司在我市北部的几个平原乡镇大面积推广种植菜葫芦,加工好的葫芦条,直接销往日本。一九八五年,全市出口日本葫芦条20吨,一九八七年,达到41.8吨,给几个乡镇的广大农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一九八七年到一九九0年间,达到种植高峰期,几乎是家家种葫芦,户户有熏棚,村边地头随处可见白茫茫的葫芦熏棚连成一片。
▲拍摄于1992年
为促进该项产业的发展,市外贸公司在各村都设有葫芦条收购点,仅朱良村就在东西大街两端住户临街的南屋里设有两处收购点。收购点一般有外贸公司工作人员三人,一人验级,一人记账,一人付款,若人手不够时,还雇用村里的会计去帮忙。收购最佳时间一般是在上午11点到下午3点前,最晚延至天黑前便停止收购,因为在天黑后的电灯底下,很难辨别葫芦条的洁白度,影响收条质量。收上来的葫芦条,每100斤,用洁白的塑料纸包裹严实,用细绳扎牢后存放一边。卖葫芦条一方,在卖前也是先用白布裹一层后,再用白色塑料纸包裹严实,轻轻放到竹筐或条篓里,用自行车带着去收购点出售。由于收购时间比较集中,收购点前常常竹筐、条篓排成一条长龙。收购点的工作人员经常忙得中午饭也捞不着吃,热心的村民看到眼里后,往往会争先恐后地跑回家里,拿来饭菜,让工作人员轮班吃。
一级葫芦条长2.2米左右,宽2厘米,厚1—2毫米,表面洁白光滑,无皮、无瓤、无斑点、黑点,标准含水量15—18%,收购价格为每公斤12—14元;二级葫芦条长度稍短,洁白度稍差,每公斤8—12元;三级葫芦条外观明显变黄或发乌,另有其他项不符合标准,每公斤4—6元;级外,各项都不符合标准,每公斤1—3元。
各村收购点当天收购的葫芦条,必须在天黑前集中运送到设在段村影剧院的收购总站,外贸公司有专人在那里重新开包分级,重新装入熏棚熏干熏白,最后按出口标准包裹装箱,出口日本。日本安吉丸公司经常派人到总站监督视察。
麦田或西瓜地套种菜葫芦,一般农户种植菜葫芦1—3亩,按西瓜地套种菜葫芦计算,西瓜当时价格每斤0.10元左右,每亩产西瓜8000—10000斤,西瓜收入每亩800—1000元;菜葫芦按每亩250棵,按每株产干葫芦条0.5—0.8斤,按每株5元计算,菜葫芦每亩收入1250元。种3亩以上户约占种葫芦总户的30%,年收入大都在7000元上下,种5亩以上户约占种葫芦总户的5%,年收入大都在万元以上,许多农民靠种植、加工葫芦条成为当时名符其实的万元户。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普通工人每月工资仅有几十元,能够成为屈指可数的种植万元户,也是值得光荣和骄傲的。
王金光是高柳镇西朱良村人,1945年出生,是村里的赤脚医生。当年是外贸公司的几位同志不辞劳苦到朱良村宣传种植菜葫芦技术。头脑灵活且上进心极强的王光金,立刻成为了第一批忠实的听众,并且率先实践,带领全家六口人,大胆在自己的6亩责任田里,实验西瓜地里套种菜葫芦。最终依靠这6亩多地,年纯收入达到15000多元,成为了周围十里八村远近闻名的种植万元户。
现已七十多岁的王金光依然精神矍铄,说起当年种植菜葫芦的发财经,忍不住笑出声来。他说,西瓜套种菜葫芦的收入与纯种粮食相比,收入要高出四五倍,但当时只是听外贸公司的同志来宣传,自己并没有这方面的种植经验,心里也免不了要打鼓,一旦种植失败,自己赔个底朝天不说,还要惹老婆孩子和村里人笑话。但王金光有一股从不认输的执拗劲头儿,自己看准的事儿就是十头大牛也拉不回来。他当即下定决心引种菜葫芦,并且一种就达6亩以上。
为掌握西瓜与菜葫芦共生期间的管理技术,王金光起早贪黑趴到葫芦地里。很快,他摸准了菜葫芦的最佳授粉时间是在下午17点后到次日早晨8点多;夏末秋初,菜葫芦进入生长季节,巅峰期的病虫害防治要及时;要注意阴雨天或下午不宜浇水,浇水时不使茎叶淋水,从而减少病菌和发病几率;菜葫芦的最佳采摘期从开花到采收大约是16—18天;加工成成品的菜葫芦条需要进行硫磺熏蒸。王金光又经过无数个不眠之夜的煎熬,终于总结出了硫磺熏蒸的三部曲。第一步,挂满葫芦条的熏棚,罩上塑料棚罩,点燃硫磺放入一铁盒内,用铁锨铲起铁盒放入棚中,迅速盖严实棚罩,待熏烟满棚后再将棚罩揭开,这一遍叫呛条。第二步,重新将棚罩放下,一般4米长的棚放硫磺一市斤,点燃后放入棚内5—8小时,这一遍叫熏条。第三步,第三遍熏蒸,要求棚内温度高于30度以上,持续3—4小时,这一遍叫蒸条。经过这三步,熏干后的葫芦条,水分大约在15%—18%之间,手感很柔软,攥起来既不沾手又不粘条,撒手后迅速恢复原状。待用剪刀修整一下,葫芦条边沿的不规则部分后,即可分级扎把装入早已备好的塑料袋内,最后放到阴凉无光照的地方准备出售。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整个一秋天起早贪黑的辛勤努力,王金光虽然人瘦了一圈儿,但他却收获了年近半百以来仅靠西瓜套种菜葫芦得来的第一桶金,当年纯收入达到15000多元,成了我村乡亲们谈论和羡慕的万元户。就在那一年,他家里新添了电视机、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还新盖了四间大瓦房。
当年像王金光一样靠种植、加工葫芦条而发家致富的农民不在少数。葫芦条不仅成为我市独具特色的农业产业项目,也是我市外贸出口的拳头产品,昔日的辉煌至今历历在目。
到一九九一年,我市出口日本葫芦条任务锐减,外贸公司不再到村里设收购点,卖葫芦条的户直接骑自行车进城到外贸公司去卖,国内又无其他销售市场,外贸公司收购数量又十分有限,造成葫芦严重积压,种植菜葫芦的村民直接把葫芦摘下来倒进了路沟里,一时间,路沟、湾塘里到处都是腐烂的葫芦,臭气熏天,蚊蝇孳生,村民苦不堪言。到一九九二年,无论是麦田还是西瓜地里,套种菜葫芦的模式,在北部几个乡镇基本绝迹,只有东夏镇的西夏村等少数村庄还在种植和加工,规模已大不如往昔。
(文/徐晓昀 摄影/一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