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村水利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领域。水利部近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各地共完成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投资466亿元,是去年同期的2倍多;大中型灌区建设改造完成投资178亿元;已开工农村供水工程10905处,提升了2531万农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
“农村供水安全事关亿万民生福祉,大中型灌区是端牢中国人饭碗的基础设施保障。”水利部副部长刘伟平表示,今年以来,农村供水工程及大中型灌区建设和改造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35.9万人,在保障粮食安全、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促进农民工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
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工程开工建设、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按期启动、黄河下游“十四五”防洪治理……7月份,我国全面进入主汛期,各地水利部门在全面做好防汛工作的同时,持续加快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水利投资持续扩大。
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新开工重大水利工程25项,在建水利项目达到3.18万个,投资规模1.7万亿元;完成水利建设投资567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71.4%;水利工程施工吸纳就业人数161万人,其中农民工123.3万人,充分发挥了水利有效投资的作用,为稳投资、促就业作出积极贡献。
大中型灌区建设改造项目点多面广、产业链条长,对经济拉动作用也不容小觑。据刘伟平介绍,我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54%,生产了全国总量75%以上的粮食和90%以上的经济作物,特别是大中型灌区,旱能灌、涝能排,最大程度保证了粮食稳产。同时,灌区项目大多数分布在田间地头,可以让农村居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大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改造力度,在水土资源条件适宜地区规划新建一批现代化灌区,优先将大中型灌区建成高标准农田。为推动灌区高质量发展,水利部实行清单管理,细化分解建设任务,积极落实建设资金,保障工程建设需求。
各地也纷纷采取有力有效措施,比如江苏省在大型灌区中央投资还没有下达的情况下,先期下达省级建设资金,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江苏省水利厅厅长陈杰透露,今年国家安排江苏省35个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任务,计划投资18.9亿元,目前已完成15.3亿元,占计划任务的81%,超序时进度。
水利部农村水利水电司司长陈明忠表示,今年大中型灌区新建和改造项目投资规模已达到388亿元,安排投资的529处灌区项目已开工455处,完成投资178亿元。国务院明确今年重点推进的6处新建大型灌区已开工3处,另外有2处已基本完成前期工作,预计9月份开工。“这些项目的建设,将持续发挥稳增长、保就业的重要作用。”
工程建设资金多方筹集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喝上干净的自来水,是亿万村民的期盼。这些年,在推进农村供水工程建设过程中,如何多渠道筹集资金始终是不可避免的课题。
“‘两手发力’始终是我们筹集资金,推进农村供水规模化发展的重要保障机制。”湖北省水利厅厅长廖志伟表示,在做好用地、审批等要素保障的同时,今年湖北省共筹资48亿元,其中省级财政4亿元,市县财政10亿元,申请债券、贷款及融资34亿元,联合召开“两手发力”工作推进会,与国开行等签订政银战略合作协议,各市县预期贷款需求46.2亿元,已签约13.09亿元。其中,蕲春、汉川协议社会融资23.8亿元即将落地。
“今年以来,水利部指导督促地方强化政府和市场作用,持续扩大水利有效投资。”陈明忠介绍,一方面,强化目标指标约束,系统谋划供水工程建设。依据去年印发的《全国“十四五”农村供水保障规划》,逐级把目标指标分解到各个省,通过省再分解到市、县,分解到年度。其中,有两项硬指标最为突出,一是到今年年底,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要达85%,二是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的比例要达54%。有条件的地区大力推进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对偏远山区积极开展小型工程标准化改造提升。
另一方面,强化政银企对接,广开资金渠道,创新投融资机制。指导部署各地充分发挥好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各地财政投入等政府投资作用,主动对接政策性银行、水利投资企业及社会资本等渠道,推荐重点项目。此外,全面推进水价改革,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全面收缴水费,对特殊地区、特殊人群建立政府补助机制。
充足的资金保障了农村供水工程建设需求,工程建设也取得成效。数据显示,现已累计排查解决160.7万农村人口饮水不稳定问题,农村供水脱贫攻坚成果得以进一步巩固;已开工农村供水工程10905处,完成投资466亿元,提升了2531万农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持续强化,累计维修养护农村供水工程6.7万处,服务1.3亿人。
积极应对洪旱灾害影响
洪涝和干旱都会对农村供水工程和大中型灌区造成影响。洪涝会导致水利工程出现水毁损失,如果灌区排水不畅,还会造成农田受淹;干旱则会直接威胁供水安全。
进入7月份,我国总体呈现南北涝、中部旱的旱涝并存状况。截至目前,全国耕地受旱面积1319万亩,有36万人和85万头大牲畜因干旱供水受到影响。其中,长江流域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四成,流域大部高温日超过15天,中下游部分地区超过25天。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6省份耕地受旱面积达967万亩,有83万人因干旱供水受到影响。
刘伟平介绍,目前,长江流域大中型灌区水源可得到有效保障,部分灌区末端区域和望天田受旱较重,部分以小型水库或山泉水、溪流水作为水源的分散供水工程出现缺水,民众供水受到一定影响,一些民众需要拉水送水以保障生活用水。
据气象预测,未来一周长江流域大部将维持高温少雨天气,四川、重庆、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地旱情可能持续发展。目前,水利部已向相关地区发出通知,要求深入分析旱情对农业生产和民众饮水的影响,提早采取抗旱措施,减轻干旱造成的影响和损失。
刘伟平表示,下一步,水利部门将指导有关省份在保障防洪安全的前提下,统筹防汛抗旱,科学调度水工程。针对重点旱区逐流域提出调度措施,并提前谋划三峡、丹江口等51座主要水库调度,为抗旱储备水源。组织灌区对苗情、墒情、用水需求等开展专项调研,及时调整供水用水计划,加强工程维修养护和灌溉巡查,全力保障农村供水和农业灌溉用水。
此外,继续指导受水旱灾害影响的地区全面摸排农村供水和灌溉工程受损状况,摸排了解群众饮水安全情况,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受旱情影响的地区因地制宜采取延伸管网、开辟新水源、分时供水、拉水送水等措施,确保农村居民饮水安全,保障规模化养殖牲畜基本饮水需求。对水毁工程全力组织抢修,尽快恢复农村居民和农业灌溉供水。(记者 吉蕾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