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鱼养殖技术_养殖脚鱼技术与管理_养脚鱼致富

养殖脚鱼技术与管理_脚鱼养殖技术_养脚鱼致富

冯铭军 摄

良田阡陌错落,大小鱼塘各自成围。沿着堤坝走,或见龙舟竞渡,或遇刮鱼丰收,或听民谣悠扬。这里是有着“珠三角最后的原生态水乡”美誉的鹤山市古劳水乡,遍布着岭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桑基鱼塘农业生产系统,独特壮美的棋盘式围墩地貌寄托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目前,古劳镇养殖鱼塘面积约2万亩,水产经营主体达1230户,主要养殖鳜鱼、笋壳、鳗鲡、黄颡鱼等经济鱼类,渔业产量约1.9万吨,总产值达5.1亿元,带动村民就业1500人次。

养殖脚鱼技术与管理_脚鱼养殖技术_养脚鱼致富

渔民刮鱼丰收的喜悦

漫长的渔业生产生活创造和沉淀了丰富多彩的渔文化遗产以及鱼皮角、鱼茸粥、捞鱼生、水乡河鲜等水乡美食。

脚鱼养殖技术_养殖脚鱼技术与管理_养脚鱼致富

鱼皮角

养脚鱼致富_养殖脚鱼技术与管理_脚鱼养殖技术

鱼茸粥

养殖脚鱼技术与管理_养脚鱼致富_脚鱼养殖技术

捞鱼生

脚鱼养殖技术_养殖脚鱼技术与管理_养脚鱼致富

水乡河鲜

如何利用鱼文化孕育水产专业镇,助力“百千万工程”

古劳镇有这些招数→

促进渔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渔文旅产业融合协同发展,是渔文化资源保护的必由之路。我镇致力于加强渔业产业创新与涉渔农业文化遗产的连结,打响古劳特色水产品牌。近年来,我镇引入华侨城集团,以“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创新融合发展模式,以“自由流淌的水乡生活”为主题,利用好桑基鱼塘、围墩人家以及保留至今的古老水利设施,打造出童梦村、古劳圩(上)滨水商业街渔市街、乡野时光草坪等,全景式展现千塘渔家少年的日常生活趣味。大埠村建起历史文化馆,通过追踪先民足迹、钩沉史事,展示涉鱼文化的传承。如今,大埠村自主开发渔乐农业项目发展休闲农业,将传统水产养殖场景观化、休闲化改造,打造以生态养殖为依托,集旅游观光、休闲垂钓为一体的生态美丽田园。

脚鱼养殖技术_养脚鱼致富_养殖脚鱼技术与管理

游客带上小孩到童梦村捉鱼戏水,体验渔家少年的日常生活趣味

养殖脚鱼技术与管理_养脚鱼致富_脚鱼养殖技术

大埠村钓鱼场

养殖脚鱼技术与管理_养脚鱼致富_脚鱼养殖技术

大埠村历史文化馆

以渔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赋能“百千万工程”。渔文化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抓手。渔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是古劳水乡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部分。保护渔文化,有利于进一步重塑和巩固新时期渔村转型发展之魂,实现渔村乡风文明。

养脚鱼致富_养殖脚鱼技术与管理_脚鱼养殖技术

冯彦敏 摄

吕源根,古劳镇新星村人,从事渔业近40年,是广东省首个水产专业高级农民技师。他承包的长乐围渔场足足有300亩,是鹤山市水产养殖和鱼苗孵化示范基地,也是广东省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示范点。这一片水产养殖基地全凭根叔多年来的勤劳和智慧开拓出来。作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他所主导的笋壳鱼养殖项目更是获得2021年省“一村一品”称号,并通过“传帮带”机制,带动村里20多名年轻人续写古劳镇的渔业发展篇章。

创新融合,让渔文化绽放新时代华彩。一方面,在继承中不断创新,让古劳渔文化赓续发展。今年3月,鹤山市古劳镇人民政府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就古劳渔业产业高质量发展项目签订合作协议,通过吸纳更加科学、实用、创新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让我镇水产养殖产业抹上新时代的色彩。

脚鱼养殖技术_养脚鱼致富_养殖脚鱼技术与管理

古劳渔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框架协议签约仪式

另一方面,我镇引进名特优鱼种,实现“腾塘换鱼”,重铸古劳镇“一渔兴百业”辉煌。古劳渔业发展以往是以养殖四大家鱼为主,但粗放型、低价值的养殖方式难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近年来,我镇多次组织镇水产专业协会成员走访学习新式养殖方式、吸纳名特优品种,进一步壮大我镇渔业发展,如引入粤生水产鳗鱼养殖公司,激活古劳镇的鳗鱼热;大埠村党支部书记冯华胜将甲鱼带进大埠村,打造“共富”新样板。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