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云是重庆市丰都县仙女湖镇野桃坝村村民。他告诉记者,村里之前没有路灯,晚上出门伸手不见五指,生产生活都很不方便。“这次多亏了高书记等驻村干部为村里安装了450盏路灯,到了晚上,路灯全都亮起来了,整个村庄亮堂堂、明晃晃的,感觉和城里差不多。现在晚上出门,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彭德云说。

今年5月11日,重庆市市场监管局选派13名年轻干部到丰都县有关乡镇、村庄,助力推进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以及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彭德云口中的高书记,便是渝北区市场监管局派驻村里的第一书记高洋。“接受任务时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与高洋一起驻村工作的,还有来自丰都县长江大桥事务中心的陈卫东、丰都县交通局的文小剑。

驻村第一天,高洋便发现村里没有路灯,晚上漆黑一片,寂静无声,这令他颇感意外。高洋和村支“两委”商议,在征求村民意见后,决定由驻村干部筹措资金,购置太阳能路灯设备,在每户村民的外墙上安装路灯,共400盏。另外在村委会、便民服务中心、文化广场等公共区域安装50盏,用于夜间照明。

随后,高洋向渝北区市场监管局领导汇报了为村里安装路灯、改善村里人居环境的整体规划和思路,局领导十分重视。8月6日,渝北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刘涛率高洋等驻村干部,与重庆江苏商会、渝北区民营经济创新企业协会达成捐赠32万元太阳能路灯的意向。8月24日,渝北区市场监管局和重庆江苏商会有关领导到野桃坝村实地调研路灯捐赠事宜,确定路灯的运输流程及安装方式。

通过多方努力,终于在国庆节前夕为村里安装了450盏路灯,解决了村民夜间出行难题,让村民度过了记忆中最亮堂、最难忘的一个国庆假期。 高洋告诉记者,野桃坝村距县城56公里,下辖7个组,海拔1200多米,有400户人口1322位村民,曾是丰都县95个贫困村之一,建卡贫困户共64户216人。2018年5月至2021年4月,通过结对帮扶以及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全村于2020年12月如期实现脱贫目标,86户危房得到改造,30多公里入户道路实现了硬化,新建了两个自来水厂,全村有了烤烟和高山蔬菜等产业,为实现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路灯亮了,人居环境改善了,村里的乡村旅游开始有了起色。野桃坝村位于仙女山、武陵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黄金旅游线路中心,年平均气温23℃,原始植被丰富,康养资源优越。高洋和驻村干部通过调研,认为这些都是发展乡村旅游的有利条件,通过筹措资金,为村里修建了第一个鱼塘,投放鱼苗8000尾,预计每年为村民增收18万元,还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钓鱼休闲、游玩消费。同时,引进重庆市恒登农业开发公司流转300亩土地,高标准规划打造集观光旅游、避暑休闲、康养民宿为一体的车厘子采摘园,逐步形成“景观田园化、田园景观化”的乡村旅游产业结构。

接下来,高洋将和驻村干部一起争取政策支持,将尚未硬化的10公里道路实施硬化,拓宽村口至武隆区木根村的村道,打通轿子山旅游环线“断头路”,实现与武隆区仙女山景区共享客源的无缝衔接。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发展。高洋和驻村干部在调查时还发现,野桃坝村的4900亩耕地主要种植烤烟、高山蔬菜等初级农产品,产业链偏短、附加值不高,受天气影响也大,种植户收入并不稳定,产业结构急需调整。

高洋再次向“娘家”求援,争取支持。8月初,渝北区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永安到野桃坝村实地调研产业发展,并协调重庆太极集团考察村里中药材种植前景,为全村产业调整按下了启动键。

8月11日,渝北区市场监管局有关领导与重庆太极集团负责人到野桃坝村考察,并与仙女湖镇镇长王东交流了发展中药材种植的前景,达成了技术指导、药材回收、产业发展的合作意向。

9月16日,高洋和两位驻村干部组织村支“两委”和村民代表一行,到重庆太极集团涪陵区大顺乡种植基地进行考察,详细了解中药材种植条件及预期收益,确定了“前胡”“金荞麦”两种中药材的合作收购模式。此次考察,是野桃坝村第一次有计划地组织村民走出大山找出路、开眼界,也是一次实现产业振兴的有效尝试。与此同时,渝北区市场监管局拨付1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全村的中药材种植产业推广和产业示范园的打造。目前,正在统计村民种植人数及面积,明年3月春播时节开始种植,初步预计每亩增收7000元,仅此一项,将为全村带来数十万元收入。

此外,经高洋等驻村干部招商引资,村里注册成立了重庆轿子山商贸有限公司,这是野桃坝村建村以来落地的第一家集商贸、加工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现已开发“轿子山麻辣鸡”等乡村振兴产品。下一步,驻村工作队将协助公司在村里建设腊肉香肠加工车间,进一步增加农副产品附加值,预计营收达到80万元。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