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蚌是软体动物门蚌科的一类动物统称,在一些地方称为蚌壳、歪儿。多生活在淡水河流、湖泊、沼泽、池塘等水底的泥沙中。河蚌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既可供人类食用,也可作为动物养殖中的饲料。喜欢野采的朋友们,对河蚌肯定不陌生,在各类水体中都不少见。而喜欢养鳑鲏鱼的朋友们,对河蚌就更为熟悉,这是繁殖鳑鲏鱼的必备工具,没有之一。

鸫龟先生之前野采小鱼虾时,也会经常带一些河蚌回来,放在鱼缸里养着。一是作为天然水质过滤器使用,二是为鳑鲏鱼繁殖做准备。最近有朋友留言,询问为何鱼缸里养的河蚌总是死。鸫龟先生根据自己养河蚌的经历,简单谈谈个人看法,供感兴趣的朋友们参考。

养殖田螺技术大全视频_大的田螺怎么养殖技术_养殖田螺技术大全图片

河蚌是淡水中常见的软体动物

一、鱼缸里的天然过滤器——河蚌

鸫龟先生有一个塑料箱,里面养了野采的鳑鲏鱼、麦穗鱼、青鳉鱼(或为食蚊鱼)等原生小鱼。因为无过滤设备,为了解决水质过滤和满足鳑鲏鱼繁殖的需要,于是放了几只河蚌在鱼缸里面养着。

养殖田螺技术大全视频_大的田螺怎么养殖技术_养殖田螺技术大全图片

鸫龟先生为净化水质和繁殖鳑鲏鱼而养的河蚌

说起过滤水质,河蚌真的是把好手,堪称鱼缸里天然的过滤器。有关研究指出,河蚌对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磷酸盐、总氮(TN)、总磷(TP)和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率均非常显著,这些污染物的平均去除率基本都在25-42%。而对于固体悬浮物,去除效果更好,多的超过90%,低的也接近50%的去除率。一只河蚌,根据品种及大小不同,每天(24小时)可以过滤40-100升水,这是名副其实的天然净水器。也正是由于河蚌优越的净化水质能力,近些年来,全国各地通过投放河蚌改善湖泊、河流等水体水质的报道,屡见不鲜。

各地通过投放河蚌净化湖泊水库的报道屡见报端

河蚌之所以有这么好的净水效果,与它的滤食生活习性及身体结构有关。河蚌是典型软体动物,既不能像鱼那样游动觅食,也不能像田螺那样在水里移动。河蚌无法主动摄食,它采用滤食的方式进食。通常以过滤水中的细菌、浮游植物、原生动物、轮虫、小型枝角类、小型桡足类和有机碎屑等为食。为了适应这种进食方式,河蚌身体后端进化出了两根水管,一根进水、一根排水。通过进水管吸水,输送到身体前端的口中,过滤掉水中的食物,然后将水从排水管排出体外。这样,吸水→过滤食物→排水,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水流循环系统。在水一进一出的过程中,水中的各种杂质和微生物,就被河蚌过滤出来吃掉了。这个过程是持续不断的,几乎24小时无休,对水质的过滤效果自然非常好。但尽管有如此优越的净水能力,鱼缸里养河蚌,仍然是不推荐的,至少不能贸然去养。

养殖田螺技术大全视频_大的田螺怎么养殖技术_养殖田螺技术大全图片

河蚌通过身体后端的两根水管滤食

二、鱼缸里不能随便养河蚌

河蚌的净水效果是真好,然而却不能随便养,考虑不周,后悔莫及。这主要是因为,河蚌简直就是个寄生虫的“宝库”,不仅河蚌里天然带有大量寄生虫,同时自身就是个源源不断的寄生虫超级生产工厂。

河蚌生活在各类水体的水底淤泥中,体内通常带有大量寄生虫和致病菌,特别是蚂蝗非常多。野采回来的河蚌,贸然放入鱼缸,这些寄生虫和致病菌也就顺势进入鱼缸,危害缸里的其他鱼类。

河蚌体内带有大量寄生虫和致病菌

实在想养的话,野采时尽量选择水质好的水域,这样寄生虫可能会少些。一般建议,采回家后先清水静养几天,待河蚌吐尽体内污物之后,利用淡食盐水浸泡,尽可能杀死或逼出寄生虫。之后清洗干净,就可以放入鱼缸里了。

河蚌不仅含有寄生虫,同时自身也会生产寄生虫,而且数量还特别巨大。这种寄生虫叫钩介幼虫,其实是河蚌的小崽子。不过这种小崽子蚌身上有钩子,可以在水中漂浮,遇到鱼就顺势钩住,寄生在鱼鳃或鳍上。被寄生的鱼受到钩介幼虫的刺激,会分泌物质把它包起来,形成一个被囊。钩介幼虫就在这个被囊里生活,汲取鱼的营养。如果寄生在鱼嘴角、口唇或口腔内,则会使鱼丧失摄食能力,活活饿死。对于水中的鱼而言,这种蚌就是活脱脱的寄生虫。

更为恐怖的是,河蚌拥有超级繁殖能力。一只成年蚌,据说每年可以产下300万个钩介幼虫。多的时候,一条鱼身上就可以寄生3000个钩介幼虫。不过,钩介幼虫虽然寄生,但还不算太坏,一般对成年鱼无显著影响,但幼鱼可能会因此而死亡。因此,河蚌真是一个超级恐怖的东西,堪称寄生虫的超级工厂,真是不能随便就养的。

然而,有一种鱼比较特殊,还就好这一口,它就是鳑鲏鱼。这是一种鲤科的小鱼,性情温和,成体会发色,带有彩虹闪光色,成群在一起非常漂亮。喜欢原生鱼的朋友们,基本都会养鳑鲏,鸫龟先生养的鳑鲏鱼也不少。

鳑鲏鱼要靠河蚌进行繁殖

都说孩子还是亲生的好,但鳑鲏鱼与河蚌是个例外,自己亲生的孩子都不养,互相交换着养,就愿意做个养父母。鳑鲏鱼繁殖时,会将鱼卵产在河蚌体内,由河蚌抚养成鱼。而河蚌则趁着鳑鲏鱼产卵的机会,把自己的孩子钩介幼虫释放出来,寄生到鳑鲏鱼身上,由其抚养成蚌。相互把自己的孩子托付给对方,这是怎样的一种亲密的关系?!大自然就是这样神器。想要繁殖鳑鲏鱼,你还不得不养河蚌。但河蚌的幼崽钩介幼虫,除了鳑鲏鱼,其他鱼也是会寄生的,到底要不要养河蚌,你还真要好好考虑下。

三、鱼缸里如何养河蚌

由于河蚌体内存在大量寄生虫与致病菌,同时自身也生产大量的寄生虫(钩介幼虫),因此不建议在鱼缸里养河蚌。但如果你也和鸫龟先生一样,看中了河蚌优秀的净水能力,以及是繁殖鳑鲏鱼的必备工具,打算在鱼缸里饲养河蚌,那么我们就接着聊聊怎么养。

其实鱼缸里养河蚌还是蛮简单的,很多朋友之所以总是养死,是因为不熟悉河蚌的生活习性所致。因此在介绍如何养河蚌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自然界中的河蚌是如何生存的,毕竟大自然才是最好的老师。

河蚌生活在各类水底淤泥沙中

自然界中的河蚌,主要生活在各类淡水环境的水底。由于软足无骨,借着斧头状的斧足,在淤泥沙中掘道前进。冬春寒冷时利用斧足挖掘淤泥沙,将自己大部分埋在泥沙中,前腹缘向下,后背缘向上,仅露出壳后缘部分的进出水管,进行呼吸摄食。因此,淤泥沙对于河蚌,至少能起到如下作用:

一是河蚌运动的交通线。河蚌的无骨软足无法支撑身体,借助斧足在淤泥沙中掘出一条下凹的道路(泥沟),将自己半埋入泥沙中,以此扶正身体,然后靠软足的伸缩犁行,实现在水底的缓慢移动,将自己转移到食物更丰富或环境更适合的水域。没有淤泥沙,河蚌将寸步难行。

二是河蚌生活栖息地。河蚌由于是软足,无法支撑身体,大部分时间都是生活在淤泥沙里面的。只有在夏季气温高时,才有可能完全离开泥底,呆在水中。淤泥沙就是河蚌的栖息之地。

三是躲避天敌和恶劣环境的介质。河蚌生活于水底,除了寄生虫外,天敌倒是不多,并且河蚌壳可以闭合,这是天然的防护盾,一般动物不容易伤害到河蚌。但一些水鸟(涉禽、游禽等)、肉食性鱼、龟鳖等也会取食河蚌,特别是幼蚌更容易被吃。因此,淤泥沙也是河蚌躲避天敌的场所。另外,在秋冬早春气温比较低,河蚌会钻入淤泥沙深处,用以保温。

各类水体的淤泥是河蚌栖息地

因此,从自然界中河蚌的生存环境来说,还是非常容易饲养的。在鱼缸里设计好底泥或底沙,放上水,再放入河蚌就可以养了。水我们各家都有,能否养好河蚌,这里面最关键的就是底泥或底沙。

对于河蚌而言,由于它的斧足柔软无骨,因此底泥以软而细腻的淤泥为最好,便于斧足挖掘。然而,我们是在鱼缸里养河蚌,这种土质细腻的淤泥,无论是鱼的搅动,还是河蚌的翻动,都极易浑水,非常不好打理。半泥半沙的情况,能稍好些,但同样也不好打理。建议选择细河沙作为河蚌活动场所,比淤泥好打理,也干净的多。将细沙淘洗干净,铺在鱼缸底部,厚度以河蚌能将自己埋起来为宜。底沙过浅,河蚌抓不住,仍然无法运动。鸫龟先生使用的是陶粒和小石子混合而成的底沙,虽然颗粒大了点,但实际观察,不影响河蚌生活,进出底沙自如。

养殖田螺技术大全视频_大的田螺怎么养殖技术_养殖田螺技术大全图片

鸫龟先生养河蚌的底沙是陶粒和小石子

整个鱼缸底部全都铺上底沙后,虽然有利于河蚌生活,但底沙是一个容易藏污纳垢的地方,清理起来非常麻烦。一旦不再养河蚌了,那就要彻底翻缸。这里提供一个方法,即套缸养河蚌,简单易行,方便打理。选择一个大小适宜的容器,里面装上底沙,将河蚌放于其中,然后一起放入鱼缸里。河蚌不是田螺,不会攀爬容器,这样就会一直生活在这个容器里面,打理起来也就容易多了。如果以后不想养了,或者想清洗底沙,直接从鱼缸里端出来就可以了,省去了彻底翻、清缸的烦恼。

养殖田螺技术大全视频_大的田螺怎么养殖技术_养殖田螺技术大全图片

套缸养河蚌,简单易行,方便打理

鸫龟先生是直接用一个方形塑料盒装的底沙,在里面养了河蚌。如果家里是比较专业的水族箱,为了增加美感,建议选择一些有美感、有欣赏价值的容器,既能在里面养河蚌,又可以起到装饰、美化鱼缸的作用,一举两得。

挑选一些具有欣赏价值的容器作为内缸,可以装饰鱼缸

四、鱼缸里河蚌死亡的原因与解决对策

有了底沙以后,将河蚌放入鱼缸,也不用特意打理,河蚌就可以持续不断的工作,净化水质了。当然,如果缸里养的是鳑鲏鱼,也会借助河蚌繁殖。相对来说,养河蚌没有太大的难度。

有些朋友反映鱼缸里的河蚌,养着养着就莫名其妙死了。如果鱼缸里其他条件都适合(有底沙、温度适宜),那么最大的可能是饿死了。虽然像酸碱度(pH)变化、水温高低、水中溶解氧等,也可能带来河蚌死亡。但既然是养在鱼缸里,鱼能生活的水,河蚌问题也不大。绝大多数情况下,河蚌是被饿死的。

上文我们说过,河蚌是滤食性动物,靠过滤悬浮于水中的藻类、浮游动物(如轮虫、鞭毛虫、绿眼虫等)以及其他有机质碎屑(水生动植物碎屑)为食。这就要求水中要有充足的食物来源,一旦食物不足,河蚌长期吃不饱,营养不良,就有可能逐渐死亡。

鱼缸养鱼,出于保持水质考虑,多会使用过滤器,水中的碎屑和微生物等,都会被过滤器吸附,而这些恰恰是河蚌喜欢吃的食物。因此,在有过滤的鱼缸中,不适合养河蚌,通常养一段时间就会饿死。过滤和河蚌,二者不可兼得,这是二选一。由于河蚌本身就有出色的过滤能力,建议养了河蚌,就不需要开过滤了。

鱼缸过滤器吸走了河蚌的食物

我们养河蚌,除了净水的原因,更多的是因为鳑鲏鱼。这种小鱼的繁殖,必须依靠河蚌才可以。如果是这个目的,建议再养些水草,搭配底沙与河蚌,做个小型生态系统,这样不论是过滤器还是增氧泵,都不需要了。

河蚌可以起到微型过滤器的作用,不用电持续工作。而水草则起到供氧机的作用,通过光合作用,不断释放氧气。按照相关研究中给出的数据,一只河蚌24小时可过滤40-100升水(视种类及大小而不同),那么一般的鱼缸,放上一两只河蚌,就足以实现自然过滤了。鸫龟先生在60×40cm左右的整理箱内,养有4只河蚌(圆顶珠蚌),水质常清。配合蜈蚣草、金鱼藻两种水草,可以实现不过滤、不换水、不加氧,河蚌对水质的过滤效果是无需怀疑的。

养殖田螺技术大全视频_大的田螺怎么养殖技术_养殖田螺技术大全图片

水草与河蚌相结合,可以构建免过滤免加氧生态系统

与自然界广阔的水域不同,鱼缸水体小,本身能容纳的食物有限。同时我们过滤器的使用,更加剧了食物短缺。因此,鱼缸中河蚌的死亡,大多都是没有食物吃饿死的。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建议采取以下做法:

1)将鱼缸置于窗边等有阳光直射处,以利于水中藻类和水草生长。藻类是浮游植物,需要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水草同样也是如此。将鱼缸置于每天有几个小时阳光直射的地方,有助于藻类生长,这是河蚌的主要食物。不必担心因此出现绿水问题,河蚌是除藻高手,你应该担心那些水藻够不够河蚌吃。但也不要置于中午阳光能直射处,特别是夏季。河蚌不耐高温,夏季暴晒很容易晒死。

养殖田螺技术大全视频_大的田螺怎么养殖技术_养殖田螺技术大全图片

有阳光直射处,水草和藻类容易生长

2)撤除鱼缸的过滤设备。如上所述,过滤器与河蚌是二选一的关系,过滤器滤掉的正是河蚌的食物,这二者很难兼顾。如果仅仅出于过滤水质要求,没必要养河蚌,普通过滤器即可,河蚌处理不好,还会带来大量的寄生虫与病菌等危害。如果是因为繁殖鳑鲏鱼,必须养河蚌,那么过滤器也没必要开。因为河蚌的自然过滤能力很强大,完全可以取代过滤器,且是自然过滤,效果更好。没有了过滤器,既能养活河蚌,又能实现水质自然过滤,何乐而不为?

3)河蚌和水草相结合,更有助于水质净化,但水草数量不可过多。河蚌与水草,都是自然水质净化器,二者搭配起来,效果更好。河蚌通过滤食作用,过滤水中的藻类、浮游动物和鱼食残渣等作为食物,排出干净的水。而植物是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对鱼而言就是有害物质,如氨氮、亚硝酸盐等),满足自身生长的需要。鱼缸里那些对鱼有害的物质,对于河蚌和水草而言,却是十足的营养丰富的食物。同时,河蚌作为动物,虽然通过滤食可以净化水质,但是自身也有排泄出去的废弃物,这可以通过水草给除掉。因此,河蚌与水草二者相结合,可以非常好的完成鱼缸水质过滤。但有河蚌的情况下,水草不可过多。水草的繁盛,会抑制水中藻类生长繁殖,而藻类是河蚌的主食。因此,河蚌与水草,存在争食行为。水草过多,容易造成水过于洁净,藻类无法生长,进而河蚌因为没有食物,逐渐饿死。

4)底沙一定要有,作用重大。虽然现在规模化养殖场里,多是采用网箱吊养河蚌,并不是在传统的淤泥里养,不需要底沙。但养殖场是专门喂食,水质肥厚,河蚌固定不动即可有充足的食物。但鱼缸里的水不同,通常为静水,河蚌一直呆在一个地方,很快附近的水就被过滤完了,找不到食物就只能等死。有了底沙以后,河蚌就可以换个地方,继续过滤。而底沙,同时也是河蚌的食物来源地之一。鱼缸中的底沙,很容易隐藏有鱼食残渣和鱼的粪便,清理起来极为麻烦。但这些污物,却是河蚌的食物。有了底沙以后,在河蚌翻动底沙的过程中,借助微小的水流扰动,这些食物会悬浮于河蚌附近的水中,河蚌可以借机滤食。在这个意义上,底沙就是河蚌的食物储藏室,有了底沙以后,更不容易饿死。

养殖田螺技术大全视频_大的田螺怎么养殖技术_养殖田螺技术大全图片

有底沙河蚌不容易饿死

五、结语

河蚌是典型的滤食性软体动物,通过身体后端独特的进排水管,将水中的藻类、浮游动物和有机质碎屑,过滤出来作为食物,排出干净的水质,以此实现自然净水作用。相关研究指出,河蚌的净水效果相当好,每日可过滤40-100升左右的水,堪称天然净水器。河蚌养在鱼缸里,与水草相配合,能够取代过滤器。但河蚌身体里通常寄生虫众多,其繁殖也会产生大量寄生虫(钩介幼虫),因此河蚌不可贸然养在鱼缸中,一定要做好消毒和除寄生虫后再入缸。

鱼缸中饲养河蚌相对简单,建议采用套缸法饲养,简单方便。鱼缸中所养河蚌经常死亡,基本都是食物缺乏而饿死的。水质太干净,水中没有食物可过滤,慢慢就饿死了。解决方法是停掉过滤器、将鱼缸放在有阳光直射的地方、配置合适比例的水草,以及一定要有足够厚的底沙。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