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主要由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构成。其中,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占农民收入的77%。

杜志雄认为,促进农民增收,主要还是要在促进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上下功夫。一是通过稳市场主体、稳就业,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二是促进农民在农业经营方面的收入。此外,还可以通过价格、补贴和保险“三位一体”的方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韩杨分析,针对农民收入的主要构成,要多举措提升农民的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

一是通过分类施策来促进农民稳就业,提高工资性收入水平。要通过稳定现有农民工岗位来稳就业,在此基础上提升农民工技能,进而提升农民工工资收入水平;通过对超龄农民工保障权益,来保障农民工收入;通过提供创业平台、完善优惠创业条件,吸引农民创业;通过以工代赈来提高劳务报酬比例,提高收入水平。

二是通过经营增效来提高农业经营性收入水平。针对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户,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行动;针对小规模农户,采取社会化服务促其增收;针对土地碎片化,鼓励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针对经营风险防范,要完善和规范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制度,多措并举,在保障农民利益中实现农业节本、提质、增效。

三是通过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水平。通过确权、赋权、活权,进一步深化农村“三块地”制度改革,让农民更多分享改革红利。针对承包地,研究制定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指导意见;针对宅基地,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针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探索入市试点,探索建立兼顾国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利益的土地增值收益有效调节机制。同时,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探索多样化途径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四是通过稳步增加农民的补助补贴,发挥社会政策作用为农民收入保障兜底,加大特惠保障政策、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逐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筑牢社会安全底网。

“促进农民增收,不得不提数字技术的重要作用。”商务部研究院电商专家、北京农业生态研究会执行会长李建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智慧农业、直播电商、数商兴农等,都离不开数字技术。以电商为例,当前,越来越多的农民通过直播带货等增收致富。当前,促进农民增收要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普惠性”价值和“赋能”作用,提升农业生产、流通、销售全环节数字化水平,同时,要坚持农业生产“数字化”、流通“高效化”、农产品“品牌化”、销售“电商化”等“四化并举”的策略,持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针对想通过就地创业增收的农民,杜志雄在如何选择产业上也给他们指明了方向。他认为,把农产品和当地的文化相结合的相关产业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此外,与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农村服务业以及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相关的产业,同样发展前景较好。

总 监制丨王辉王继承

监制丨李丕光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见习编辑丨张宇萱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