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黄种植技术及效益_韭黄种植技术和利润_韭黄种植新技术视频

普定,意为普天之下,幸福安定!

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一代代普定人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禀赋,为普定的幸福安定,在探寻,在前进。每一阶段,每一个时间节点,普定人冒风雨,顶压力,与时俱进,为生命、生存、生活的家园,翻开了一页又一页的新篇章,日月更迭,普定在脱贫攻坚的中脱颖而出,在“来一场深刻的产业革命”中如火如荼。

走进普定这片曾经沉寂的土地,特色产业取代传统作物正在“一片金黄”,一场革命正在转变亘古不变的传统观念;最不适宜人居住的岩窝窝已变成金窝窝,既是青山绿水,又是“富民银行”;在普定,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看不到的,很多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和全能,为普定这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点石成金,锦绣全程!

谁持彩练舞普定?脱贫攻坚!产业革命!

韭黄种植技术及效益_韭黄种植技术和利润_韭黄种植新技术视频

走进今天的白旗村,家家户户小洋楼,房前瓜果香、屋后树成行。村民们7:30分就集中来到韭黄基地里,按之前的分组和分工,走进绿油油的韭菜基地,或锄草,或培土,或收割韭黄,他们分工井然有序,各司其职。锄草或培土的村民们,做着手里活儿的同时,也聊着张家长李家短的闲话,一边劳作,一边打哈哈,欢声笑语穿过夏天的早晨。

其实,白旗村现在不叫这个名字了,叫韭黄村,因为白旗人世世代代以栽种韭黄为生,2014年9月,"白旗韭黄"获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在2015年的拆并建中,白旗村周围的13个自然村寨合并为一个大村,便把白旗村改叫韭黄村,终归名副其实了!

说起地标产品“白旗韭黄”,白旗村种韭黄的人都有自己的一本“韭黄经”。在韭黄村,无论是耄耋老者或是而立之年的妇女,他们都有一句不约而同的话——从我懂事,我就看见的我爷爷奶奶们在栽韭黄!

多次的田野调查中,相同的问题“你们是怎么知道韭菜能变成韭黄的?之前壕沟式的栽培方式是怎样演变成今天的这种简便的栽种方法的?”问了几十个人,得到的答复莫衷一是。但不管怎样,“白旗韭黄”已然成为普定脱贫攻坚的“致富草”!成为普定产业革命的一张名片!

2014年9月2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白旗韭黄"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白旗韭黄,贵州省普定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白旗韭黄由于生长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特殊,具有粗纤维低、鲜香脆嫩等与众不同的特殊品质,且种植历史比较久远,产品文化底蕴比较深厚。以白旗为中心的韭黄生产基地所生产的韭黄占领了贵阳、安顺90%以上的市场份额,远销广州、深圳等地。

白旗韭黄株丛直立,叶宽肥厚,味鲜脆嫩,纤维素极少,柔嫩质优,生长快,产量高,具有耐寒、耐肥,耐高温,高湿,喜暗无光环境,抗病等优点。比一般的韭黄品种分蘖力强,假茎粗不易伏倒,不易浮蔸上长,在黑暗情况下生长速度快。

普定县气候宜人,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季风交替明显,全年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干秋凉,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日照少,辐射能量低。年平均气温15.1℃,年平均日照时数1164.9小时,无霜期301天,年平均降水1378.2毫米,属贵州省三大降雨地区之一。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非常适合于韭黄产业的发展......

事实和现状的陈述,无不让人对这种从山野里移植的“草”肃然起敬,生出联想!

查阅史籍,关于韭黄的栽培历史,很是鲜少。宋人黄庭坚有诗云“韭黄照春盘,菰白媚秋菜。”王千秋有词云:“韭黄犹短,玉指呵寒剪.....”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二六.菜部.韭》:韭之莖名韭白,根名韭黃,花名韭菁。韭之美在黄,黄乃未出土者。

韭黄,古已有之!在历史的演变传承中,白旗人把韭黄视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他们以韭黄为业,以韭黄为生。

与韭黄村人聊起白旗韭黄历史,他们侃侃而谈,每个人都有说不完的故事。

韭黄种植技术和利润_韭黄种植技术及效益_韭黄种植新技术视频

虽然白旗处于普定与安顺之间,但却被甩在了一边,与两城之间确形成了一个倒三角形,白旗距离普定8公里,安顺15公里,在上世纪90年代末之前,通往白旗的路只够马车三轮车通行。

山高水长,但白旗人种植蔬菜往外卖的传统没有受约。

杨守取已经63岁了,但他还在种韭黄。他是地地道道的白旗村人,老实巴交的,没有读过书,1.74米的大个头,身板结实,皮肤黝黑。20岁起,他从父亲手中接过种韭黄的衣钵“挖战壕”。

他说,那些年种韭黄苦得很,传统的种植,不管天晴下雨,成天都要泡在地里,韭黄长一节,培一次土,再长一节,再培一次土,三次培土,泥土被拢成1米多高的小土堆,小孩站在地沟里,几乎见不着人。白旗人把这种耗时费力的栽种方式称为“挖战壕”。

韭黄采收时节,凌晨2点,杨守取夫妇脑门上戴着电筒,走进地里,小心地把那1米多高的土堆刨开,回填“战壕”后,他们开始一窝一窝地挖韭黄,然后挑韭黄在村口的鱼塘里清洗。凌晨4点,杨守取挑着100多斤韭黄步行3个多小时,赶安顺的早市去了,妻子董凤萍又回到地理,开始新一轮的翻种。这样的日子,夫妇俩持续了15年,那时,白旗村流行一句话———一斤韭黄一斤米,韭黄价额随大米跌涨,从3角到5角到2角再到8角,潮涨潮落,杨守取夫妇种的韭黄,也时好时坏。

15年积沙成塔,他们有了自己积蓄。有了钱的杨守取夫妇开展建新房,两层300多平米的新房,凭他们种韭黄赚的钱修建,起起落落花了20年时间,用杨守取的话讲,边攒钱边建房,一建就是20年。

90年代初,白旗村种韭黄的杨守华从与别人的闲聊中得到启示,用一张废弃的油毛毡,改变了韭黄种植的老传统,费时费力的“挖战壕”式种植退出了舞台。

当年,33岁的杨守华一家5口,3个孩子年幼,缺劳力,一家人的生计都在韭黄上,如何改变韭黄繁重的种植模式,一直是杨守华思考的问题,他曾经用树叶子、枯草、秸秆如被一般,盖住拔节的韭菜,但韭菜还是韭菜,不会变韭黄。

后来,他听说油毛毡可以让韭菜变成韭黄,他把捡来的油毛毡卷成筒,请补鞋匠用补鞋机把筒的一端“封口”。杨守华把油毛毡筒子罩住了正在拔节的韭菜,半个月后,杨守华揭开油毛毡筒子,奇迹出现了——韭黄可以这样栽!白旗人互相效仿。油毛毡筒罩韭菜,韭菜变韭黄,省事省力,改写了白旗韭黄种植的传统。2008年,普定县科技局协同有关部门和专家,再次对油毛毡筒进行研究升级和改进,用聚乙烯材质生产出来的套筒替代了油毛毡筒一直沿用到现在。

那时,白旗韭黄在蔬菜家族中,已是声誉四邻了,它与肉价一样贵,而且不易买到,很多老普定人清晰地记得,韭黄是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家里才舍得买来吃的上等菜。但在80年代,白旗村已经出现了韭黄经纪人的雏形。今年53岁的杨守顺回忆道,从八几年到九几年,他就伙同村里的几个人,把白旗村的韭黄统一收购,运往贵阳头桥、五里冲、三桥一带的蔬菜市场批发。

韭黄种植新技术视频_韭黄种植技术和利润_韭黄种植技术及效益

久困于穷,希冀小康。

时间走进2016,这一年,是普定不同凡响之年。普定要为巩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寻求一个有力的撬动点。一时间,“乡乡有园区,村村有公司、户户有产业、人人能增收”的宏伟蓝图正在绘就。2017年,茶叶、香菇、韭黄、肉兔“三种一养”如捷报一般传遍普定。2018年2月,“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从贵州省委响亮而来,一场深刻的产业革命大剧正在黔贵大地上演。“八要素”与“三个革命”“五步工作法”,形成了指导全省推进农业产业革命的一个完整体系。

在产业革命中,群众有一个疑问和一个担心,疑问是种什么能赚钱,担心是种出来卖不出去怎么办。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有了“三种一养”的规划,普定更加信心满满,顺势而为!把韭黄作为“一县一业”的主打产品,是普定县委政府几经研判论证后定下的主打产业,为了让这种山野里的“草”成为致富草,普定决策者的足迹踏遍了山东寿光、河南平顶山、广东佛山、云南、广西等省外的韭黄基地。

2018年之前,普定栽种韭黄的地方只有白岩镇的韭黄村、化处镇的化新村,种植面积不过几千亩,全县各村寨栽种的韭黄加起来,有且仅有8000亩,且长期停留在家庭式、零散式种植模式和经营状态。

产业革命,既是农业结构的重塑,也是乡村振兴的举措。8000亩不能成为“一县一业”,8000亩不能重塑脱贫致富梦。开弓没有回头箭,普定顶着不理解和部分人的怨言,“大胆妄为”,掀起轰轰烈烈的10万亩韭黄产业革命。

生产方式需要顺应产业革命的需要而调整创新。普定2016底成立的县、镇、村三级公司联动起来,奋勇当先,成为普定10万亩韭黄产业革命的弄潮儿和领军人!

韭黄村的村级公司率先流转土地5600亩,扩大韭黄种植,并建起规范的管理制度,每天,韭黄地里的劳动场面热火朝天,有回到大集体时代的感觉。前来务工的群众说,比自己栽种省力省心,只管跟着大家做,到时候有工资领就行。

“韭黄具有特殊的香味,是很受大众喜欢的美味菜,白旗韭黄是从家庭式、零散式到规模化发展,从多年的发展经验来看,韭黄种植的市场前景大、价格稳定、风险小。”韭黄村村支书杨守亮曾是村里韭黄种植大户,一直以来都参与韭黄种植、销售等相关产业发展工作,对韭黄产业比较了解。

杨守取一家是建档立卡户,他家的地块零零碎碎,距离村寨远,村级公司考虑管理问题,没有流转他家的土地。夫妇俩决定自己继续种韭黄。这几年,左邻右舍偏远零散的土地都不愿意去耕作了,杨守取给他们打了招呼后,把那些闲散的土地陆续“收编”,如今,他家的韭黄种植达6亩多。

“现在栽韭黄比以前省事轻松多了,每天只需要给韭黄薅薅草,该罩筒子时就罩筒子,时节到了只管取掉筒子。比起以前简单多了!”杨守取说:“我越做越起劲。”

董凤萍说:“山歌无本,全靠嘴巧,韭黄草多,全靠打理。”韭黄带给杨守取夫妇的,不仅是物质上的富足、生活上的富裕,更多的是一种情怀--那就是对“韭黄能改变穷困生活过上幸福日子”的信任。也因此,他们坚持一生和韭黄打交道,成为韭黄种植的行家能手,他们希冀于韭黄,钟情于韭黄!

杨守取已经有15年没有当“挑夫”了,他说:“现在路通了,以前那些小路都不认得走了,以前赶集的市场也找不到了。”韭黄收获的时候,两口子一天挖300多斤韭黄。韭黄挖好了,就有人来地里收走。有车运送,有韭黄清洗车间,他们不再为挑洗卖劳神费力了,剩下的事情就是数钱。

有人说栽韭黄赚不了钱,杨守取夫妇却不这样看。他们说,前些年,他们家的两个孩子,一个在西安读大学,一个在贵阳读大学,每月需给俩孩子2000多元的生活费。“没有做这点(栽韭黄)事,我拿什么给他们。”杨守取一脸的自豪。

杨守取一边挣钱钱一边建了20年的房子位于村子中间,与左邻右舍的住房挨挨挤挤,任何带轴的工具都进不了家门口,为了方便,今年,他们家又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建起了另一栋新房,准备年底搬新家。

杨守顺已不再收购韭黄了,他已经成为村级公司的管理人员,负责韭黄栽种方面的技术指导和市场调度。说起销售问题,他说:“不怕销售不出去,怕的是种不出来。”

韭黄村73岁的杨守禹被村里人称为“老把式”,现在,他仍然壮心不已,每天到韭黄基地里指导栽种韭黄,整饬土地。他说,这种方式好,简单,老百姓不用担心卖不出去,不用操心产量,不用望天落雨做农业。在韭黄村,像杨守取一样,自主种植的人家,凭借韭黄种植和产业发展早已实现了脱贫致富。去年,该村人均收入达到8000多元,而韭黄村,也因为近年来的韭黄产业发展,家家户户建起了三四层小洋房。

韭黄村“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把自然经济状态下的小农生产引入大市场。种植利益联结建档立卡户44户136人,利益联结金额达36.668万元,解决了170余村民务工问题,每年销售韭黄600余吨。

韭黄种植新技术视频_韭黄种植技术及效益_韭黄种植技术和利润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

普定因地制宜,选择发展优势产业,把韭黄产业作为乡村振兴产业革命的重要支柱,选准选好韭黄产业,在全县12个乡(镇、街道)全域打造以特色蔬菜韭黄为主的“一县一业”产业规划,核心区位于水母河流域高效农业示范园区,辐射全县发展10万亩韭黄。

普定县化处镇的焦家村地处水母河流域,已是“白旗韭黄”的核心带动区。

现任水母河流域普定县鑫隆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办公室及销售事宜的石权贵清楚地记得,最初开村民代表大会,流转土地大面积栽种韭黄时,很多村民很不情愿,包括石权贵在内,他们对韭黄还是一个空白。大家都不知道怎么种怎么卖韭黄,有人甚至说:“种粮食吃不完卖不出去放不坏,韭黄不能当饭吃,放不得,臭烂了一包稀汤汤,卖给哪个毬二哥。”

贵州省启动农村“产业革命”,大力调减低效传统作物,就是要打破群众“楼上撮来楼下吃”这种自给自足的传统思想,转换普遍“小、散、弱”的农业现状。

找准产业路,土中生黄金。

水母河流域是普定的14个500亩坝区之一,水丰土好。流转土地之前,部分偏远零碎的土地因缺乏劳动力而被撂荒。2018年3月,水母河流域的春天来了,2万多亩土地乘着产业革命歌声的翅膀,栽满韭黄。

石权贵是一个精瘦的年轻人,32岁,在进入普定县鑫隆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之前,他七七八八的做过很多行当,自从进入韭黄种植这一行当后,他说:“296元的电话包月套餐不够用,每天接几十个预定韭黄的电话是常态,最远的来自黑龙江。”

57岁的陈开江是焦家村的一位农民,他永远也忘不了2019年6月20日那一天。

2019年6月20日,水母河流域焦家村叉沟的800多亩韭黄中,有10亩韭黄成熟,第一刀开割。天麻麻亮,管片的陈开江带领60多名务工群众前往叉沟,他们走进地里,揭开筒子,一片金黄迎着初夏的阳光,金光四射,一望无际,丰收在望,群众一边采收,笑得灿烂,看到此情此景,老陈拿出手机,又是照相又是录影。采访中老陈笑眯眯的对我说:“你没有看到当时的情景,金灿灿的,大棵大棵韭黄的直立在阳光中,看见实在是惹人爱得很。”

后来,老陈把那些视频制成快手和抖音发了出去,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陈开江的电话越来越多,都在问焦家村在哪里,韭黄是怎么种出来的,怎么卖,老陈成了当下最时髦的“网红”。他的快手和抖音浏览量达13万之多。因为惹人爱,老陈不经意的举动,让焦家村这片寂寞的土地热了起来,火了起来!

打开老陈的微信,一个网名为“幸福平安”的人正在与老陈微信对话。

“陈老师,你好,韭菜在移栽时是整株移栽还是割了移栽,每窝栽多少株合适,柱距行距多少合适。”

“小苗移栽栽整株,每窝20株左右,窝距35公分左右,行距在80公分到1米。”

“谢谢老师,小苗移栽深20公分,这样能行吗?”

“小苗移栽深20公分,那韭菜叶都在泥土里,韭菜能长长吗?这点我不懂,我试过,效果不行,望指点一下。”

“沟深20公分,栽时土把根盖上就行,茎杆叶都要露出来。”

说起韭黄的种植,老陈头头是道,俨然已是韭黄种植专家。

实现从“为吃而生产”转向“为卖而生产”,最关键的要着眼于规模经营,提高生产力水平,降低劳动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老陈说,如今他成了红人也成了忙人。在网上和电话里头和老陈联系的人,总是习惯称呼老陈为“陈老师”。他们跨山越海,不远千里,前来向老陈求取种植韭黄的技术。黑龙江的管朝志夫妇一路问着路探寻到焦家村,白天在焦家村向老陈学习韭黄种植,晚上回普定县城宾馆居住,学习了半个多月。安徽阜阳曾启林也来向老陈讨教,河北邯郸、江西、浙江台州、黔东南台江都有人慕名而来焦家村看韭黄和讨教,台江的学习者从焦家村购了30多万元的韭黄苗回去栽种......说起这些虔诚的韭黄种植追随者及他们的求学故事,老陈如数家珍,越说越起劲。

韭黄种植技术和利润_韭黄种植技术及效益_韭黄种植新技术视频

2019年11月,水母河依然清澈流淌,河两岸的韭菜已经割青套上筒子,韭黄正在蓄满了能量的筒子里悄悄拔节。几天后,一辆福建标识的白色奔驰车流连在焦家村韭黄基地的机耕道上,一位年龄40左右的小个子男人走进韭黄地,或蹲下看看,或走走停停。同年12月,负责销售业务的石权贵接到一个福建来电,询问焦家村的干净韭黄和泥巴韭黄怎么销售。

2020年1月,地里的那位小个子男人走进了焦家村村级公司与石权贵洽谈合作销售韭黄。

小个子男人叫陈加楠,是福建省祥稷农副产品有限公司的采购员,在农特产品销售方面是行家,更有超前意识。

他对石权贵说:“我已经到你们基地考察很长时间了,发现你们基地的韭黄产量高、供给稳定、管护做得好,想与你合作把普定的白旗韭黄销到国外去。”

韭黄卖到国外去?石权贵觉得这是骗人的伎俩,寒暄几句就没有继续深谈。

韭黄口感脆嫩,味道鲜美,但存在很多不足,比如,泥巴韭黄,看不到茎秆美丽的金黄色,没有卖相,干净韭黄,禁不起长途跋涉和搓揉,保管不好,就开始会返绿变质。如何让韭黄保持水灵灵金灿灿的模样走向市场,普定人一直探索行之有效的途径。

时隔不久,陈加楠再次来到焦家村,还是谈合作事宜,这一次,在才有合作意向、还未谈妥签订合同的情况下,陈加楠的福建祥稷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向焦家村的鑫隆苑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工作打进50万元资金,其中20万作为押金,30万作为采购韭黄的定金。经过多次考察和商谈,陈加楠和石权贵相互取得了信任,签订了销售合同。但他的合同与别人不一样,鑫隆苑公司只负责从地里把泥巴韭黄运输到鑫隆苑的韭黄加工车间;鑫隆苑免费为祥稷公司提供场地,祥稷公司自建韭黄清洗、加工、分拣、冷藏等系列设备,祥稷公司所需工人由鑫隆苑公司派出,薪金由祥稷公司支付。

2020年4月,祥稷公司所有的设备安装到位,等待韭黄采收。受疫情影响,今年开春采收的韭黄也迟延了。5月中旬,祥稷公司第一次把焦家村韭黄出口到新加坡、马来西亚,对方发来了普定白旗韭黄在东南亚市场货柜上的图片。

石权贵心中窃喜,焦家村的韭黄销路更上一个台阶。在去晴隆参加蔬菜交流会的路上,石权贵把焦家韭黄销售到东南亚的这个好消息告诉给分管农业的副县长时,副县长说:“小伙子,不要虚张声势,不能乱吹牛。”后来,当副县长知道事情真相后,他说“真有点不可思议。”

韭黄种植技术和利润_韭黄种植技术及效益_韭黄种植新技术视频

是的,普定白旗韭黄真有点不可思议!

几片黄金芽,已然成为海内外群众餐桌上的美味佳肴!祥稷公司走进焦家村,祥稷公司的新玩意——真空预冷机为普定韭黄“鲜”行天下、走俏市场带来契机。

真空预冷机能在30分钟内完成韭黄除杀菌、降低表面温度到0℃至0.5℃,这样,让韭黄处于休眠状态,把韭黄的保鲜时间延长到15天。15天,为韭黄的出省出国旅行提供了充足的时间。

走进焦家村的韭黄清洗车间,6个各占地100多平米的清洗池边,围满了人,多数都是奶奶外婆年岁的家庭主妇。清洗是按计件核算工资,她们干得娴熟迅速。只见她们把一捆韭黄放在水中滚动几下,手指如梳,在茎秆中捋几下就清洗干净了。清洗韭黄,她们每月每人可领3000到3500元的工资,王老太说,没有这韭黄,我在家门口当不了工人。和锅瓢碗盏、黄土黑地打了半辈子交道,从来就没有想过有工资领。陈大妈说,人老了,出不了门,能在自家门前赚点闲钱,既能照顾好孙子,还能让日子过得宽裕不无聊。

韭黄种植技术及效益_韭黄种植新技术视频_韭黄种植技术和利润

2019年春天,经过一年的冲刺,普定韭黄完成10万亩种植。

如何让普定白旗韭黄种得活,卖得脱,划得着。

走进位于普定玉兔山易地扶贫搬迁点的普润实业有限公司办公室,一群年轻人正在埋头苦干,贵州普润实业有限公司韭黄调度图、韭黄销售布局图、韭黄销售价格走势图明显映入眼帘。调度图清晰地显示了普定10万亩韭黄种植种植分布,核心区、示范区分别在哪天采收,标识一目了然,销售布局图上,北京、成都、南昌、深圳等9个大中城市日需量也一目了然。

普定以“要素联结”激活产业“新能源”,于2017年12月成立了普润实业有限公司,当时公司宗旨是做好韭黄种植技术的培训人、销售的踩点人和帮扶人。随着普定韭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普润公司抓住时机,在易地搬迁点建起了占地28亩的普定韭黄加工园,这里距离中新、小窑坝区的韭黄基地近,又是易地搬迁点,为搬迁群众务工有提供了机遇。

2019年6月,普定县韭黄加工园试运行。“随着普定韭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抓好种植的同时,不断推进冷链物流体系建设,为韭黄储存、运输、销售提供良好保障,对韭黄进行分拣、包装、保存等,才能确保韭黄“卖得出”、“卖得好。”公司销售经理李玉刚说。

普定韭黄加工园,配齐冲洗、预冷、制冰、储存车间,全力提升韭黄产品价值。生产出的韭黄可通过分级后直接出售到大型超市,价格将再翻一番。“产业要发展,就必须配齐相关配套设施,才能提高产品价值,在市场上也才有更多的话语权。”公司另一经理杨军说。

为白旗韭黄的前程考虑,韭黄加工园招募了一群有精力、有魄力、有活力年轻人,他们平均年龄30岁,早出晚归,没有假期。公司把韭黄的销售做到极致,在带子、箱子等包装物件上,印有“白旗韭黄”、“产地:贵州普定”及地理标识图,专属包装,让这张名片随处可见,再次对普定韭黄“易种活”“卖得脱”“致富菜”的定位做了全面的诠释。

现在,公司职能换了角色,已成为统筹全县韭黄种植调配、收购、销售中心。据说,今年,因为疫情和天气影响,怕白旗韭黄被抢走,有十几个外地的老客商在玉兔山搬迁点租房住下,排队等候“白旗韭黄”。

韭黄加工园日平均销售韭黄20吨,2019年到2020年8月止,加工园销售的韭黄累计达1252.3吨,销售额1290.4万元。

两年多来,普定“时不待我只争朝夕”,韭黄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农经济到村级公司经营,成为我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场上的“源头活水”,曾经深闺无人识的普定韭黄,一下子获得“普定韭黄天下闻,色如鹅黄三尺余”的赞叹。

“青蒿黄韭试春盘”,朝闻天下知普定!

2020年春节,普定白旗韭黄以年味、菜品的形象,代表“家乡的味道、思念的味道”被央视频国际频道播出。

韭黄种植技术和利润_韭黄种植技术及效益_韭黄种植新技术视频

普定县马场镇湾寨村,虽寨前马场大河,后靠山丘,土壤肥沃,但却是守着金饭碗过着穷日子的村寨之一。几年前,湾寨村满山坡种的都是水稻、玉米等传统农作物,提及种植韭黄,村民想都不敢想。

2017年,面对农村产业革命的机遇和挑战,仅靠过去种植的玉米和水稻肯定行不通了。但能种什么?种什么能赚钱?一下成为湾寨人讨论的焦点。

湾寨村全村553户2036人,耕地面积1417亩,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亩,如何实现单位土地效益最大化?

结合当地的土壤、气候条件实际,马场镇将湾寨村等周边村寨与隔河相望的云盘田坝纳入500亩以上坝区,集中连片发展韭黄种植,并积极指导各村韭黄种植,帮助解决发展中的各类难题。

然而,对于多年来习惯传统农作物种植的村民,从没接触过韭黄种植,心中还有太多顾虑:“种那么多韭黄,万一卖不出去怎么办?我们的土地流转金不给我们怎么办?”

“一亩玉米一年到头,累死累活500多元,一亩韭黄,一年割两茬,能卖10000元。”经济账算了,群众豁然开朗了。短短两年间,湾寨的群众从不理解不愿意种到乐意种,主动种。

韭菜到韭黄,新思路带来高身价,韭黄产业链带动两万当地群众就业。

韭黄种植技术及效益_韭黄种植技术和利润_韭黄种植新技术视频

从“挑担子”到到“现代商贸物流”,从“传统”到“网红”传播带货,白旗韭黄的“网络化”、农民专业化、种植集约化、规模化把农村产业革命推向高潮,点亮了乡村新未来。

韭菜青,韭黄黄,韭黄割了一茬又一茬;韭黄金,韭菜青,韭菜变黄就多金.......。

夜郎无野草,举目皆是金!

撰稿 |袁春灵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