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泉镇:“四步走”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省、市、县“强科技”部署要求,实施好“山丹县科技创新服务能力提升建设”项目,持续提升全镇科技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综合服务能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科技干部队伍,全面实施“科技兴镇”战略,进一步培育壮大创新主体,为普及科学技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推进科技事业发展做出新贡献。

推进阵地建设,科技助力高效种植。清泉镇以露地蔬菜、燕麦制种等种植基地扩能为重点,在龙头企业培育、产业基地建设等方面持续用力,不断夯实产业基础、增强承载能力,持续壮大特色产业规模。引进甘肃普瑞拓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种子生产加工仓储基地建设项目,该公司负责人于2022年被张掖市评为“张掖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计划在该企业建设科技小院,配套产品陈列室一间,实验室一间,科级成果转化应用展厅一座,建成后可满足科技成果展示、科技特派员驻点服务指导、科普宣传教育等工作需要。起到科技人才培养、科学育种选种、现场科技教学的目的,零距离助推乡村振兴、产业振兴、科技人才振兴。

凝聚协作合力,科技带动规模养殖。依托全镇规模养殖体系建设,全镇养殖业由小规模、家庭式散养的模式,开始向小区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畜牧业已成为带动全镇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通过“村集体+公司”“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模式,实现“一个能人一盏灯,点燃一盏照亮一片”的效应,把创建山丹县畜牧业发展示范区作为科技创新工作着力点,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网络平台、专业合作社、金融机构、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合力,及时为养殖户提供实用科学技术、有力的政策支持、可靠的市场信息、及时的金融扶持,实现科技助力畜牧业蓬勃发展。

持续深化宣传,营造浓厚科技氛围。围绕“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技日”“科技之冬”等宣传活动,通过科技下乡、科技赶集、制作标语、发放宣传材料等行之有效的方式宣传科技,普及种植、养殖和加工方面的实用知识,营造学科技、用科技、科技致富的良好氛围。组织畜牧专业技术人员重点推广牲畜标准化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帮扶全镇规模养殖场(小区),技术人员直接到场,良种良法直接到圈,技术要领直接到人,面对面、手把手地传授、指导,培育一批观念新、生产技术好、带动能力强的科技示范场和技术能人,并带动广大农户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构建科技人员、示范场、饲养小区和农户多层互动的畜牧技术推广服务新机制。

做实技能培训,助力群众增收致富。开展农业实用性技术培训,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结合产业实际,通过面对面、手把手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春耕春播春管等粮食安全和产业发展实用技术培训,确保每户至少有一人掌握一项生产实用技能。开展畜牧专项培训与现场观摩服务。聚焦动物疫病防控、人畜共患病防控、饲料管理、养殖安全等工作,结合新型农民培训工程,组织养殖户学习畜牧业生产实用技术,掌握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知识。邀请专家举办生猪和奶牛养殖技术培训,重点围绕奶牛快速繁育和猪人工授精技术等。在开展培训的同时,安排现场观摩,实现以点带面,力争受训率达到98%。突出抓好示范点引导带动。组织各级专家,充分依托各类科技示范园、试验示范点、标准化示范牧场及畜牧产业技术体系,大力开展实用技术的试验与示范,采取组织现场观摩与培训的形式,做给农民看,引导农民干。今年,共举办培训班4场(次),集中培训养殖户350人(次),现场指导养殖户500多人(次),解决技术疑难问题20多个,真正把科技论文写在圈舍中,把科技成果用到实践中,把实用技术送到农户中。

下一步,按照镇党委确定的“一园三带五体系”工作思路,在双桥村、北滩村、清泉村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景”的原则,科技特派员将持续充分发挥作用,组织养殖户开展“一村一训”“一社一训”和“一技一训”专业技术培训、举办农民培训、“春耕备耕”等科技活动,以科学技术与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意识亲密融合,科技成果在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实践中有效转化。

(来源:山丹县人民政府网站) 【投稿、区域合作请邮件 信息新报 3469887933#qq.com24小时内回复。】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