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信息赋能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十大案例

编者按

4月26日是第21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今年的主题为“知识产权和中小企业:把创意推向市场”。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它们创造出鼓舞人心的创新成果,提供大量就业机会,为社会发展增添活力。通过用好知识产权,一批批更强大、更具竞争力的中小企业正蓄势待发。呼应世界知识产权日主题,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共服务司和各地知识产权局推荐,本报特推出专版,展示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重要网点——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积极利用知识产权信息助力中国企业创新发展的代表案例,以飨读者。

01 多源信息融合 助力技术突破

案例单位:重庆大学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

【案例详情】

重庆大学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全程嵌入重庆三磨海达磨床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成果管理等环节,提供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分析、管理全链条“多源信息融合服务”,助推企业创新发展。

在上述企业申报2020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的过程中,该中心将“多源信息融合服务”模式引入砂带磨削领域专利分析过程,完成对砂带磨削领域世界范围内竞争者的专利分析与评定,并从技术研发、专利布局等维度给予建议。此外,该中心搭建定制化的砂带磨削专题数据库,及时推送领域内知识产权公告信息,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近几年,重庆大学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帮助企业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辅助企业制定行业标准带动行业发展。上述企业目前获得发明专利13件,以曲面精密砂带磨削、机器人自适应加工等技术为核心的新增发明专利申请12件。

【点评】

“多源信息融合服务”开创了一站式深度信息服务的全新模式。该模式运用国内外专利、论文等全量数据信息,围绕企业技术研发、成果管理与产品运营全过程提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全链条的信息服务,服务系统高效,为其他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TISC提供了有益借鉴。

02 支持农业技术 服务乡村振兴

案例单位:南京农业大学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

【案例详情】

南京农业大学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为南京金色庄园农产品有限公司提供草莓种植等相关技术专利分析服务,为农业技术赋能。

该中心指导上述公司引进种植技术,为其提供知识产权专业培训、引荐有机肥专家,根据各环节出现的技术问题,提供专家支持和精准对接服务;完成草莓种植等相关技术的全球专利检索分析报告。经过实地调研,该中心初步梳理出公司在草莓生产、包装、品控、销售等环节可能存在的创新点,搭建起专家团队与公司的沟通桥梁,构建双向沟通的长效机制,与专家团队达成合作协议,解决了“卡脖子”问题。

在该中心的助力下,上述企业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免费为基地与果农提供培训,引导果农科学种植。目前,公司基地内农户300余户,每户年收入均在20万元左右,带动周边2000余户果农增收致富。

【点评】

南京农业大学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学校的人才优势和学科优势,为企业提供相关专家资源和技术资源,全过程服务企业的科技创新,解决了企业专家资源短缺、生产成本高、生产周期长等问题。该案例是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支持农副产品高端技术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

03 打通信息“堵点” 赋能创新转化

案例单位:上海交通大学TISC

【案例详情】

上海交通大学TISC依托跨学科交叉平台、产学研平台和环交大科技园区,服务师生创新创业,把创新推向市场。

上海交通大学TISC积极对接学校医疗机器人研究院和产业园内企业信息需求,为其提供服务。自北京术锐技术有限公司和上海精劢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两家企业成立起,上海交通大学TISC每年为其提供科技查新、专利评估查新等服务。2020年,上海交通大学TISC调研手术机器人技术和产品演化路径、市场现状、全球专利布局等情况并编制报告,为各方提供参考。

2021年初,术锐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完成中国首例纯单孔下执行的前列腺癌根治术。该机器人项目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掌握全链条关键技术。2020年,上海交通大学TISC调研了学校23个学院和研究中心的科技成果,上线“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融入学校成果审核体系,提供知识产权前置审核,为成果整体许可和转化提供了信息支撑保障。

【点评】

上海交通大学TISC疏通了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高校、产业园区、企业等资源不联通、沟通不顺畅的“堵点”,将服务校内创新主体、管理部门与服务高校辐射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有机结合,探索出成熟有效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和模式,对服务高校产学研融合发展有示范意义。

04 打造民心工程 助力企业维权

案例单位:江苏省专利信息服务中心TISC

【案例详情】

2020年9月起,江苏省专利信息服务中心TISC帮助常州丽华快餐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丽华快餐)发现并解决面临的知识产权难题,用心打造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民心工程。

丽华快餐目前已拥有“丽华快餐”等注册商标十余个。近年来,其品牌影响力稳步提升,社会上针对“丽华快餐”等商标的“傍名牌”现象屡见不鲜,商标侵权等情况给丽华快餐带来经济损失。

该中心结合丽华快餐要求涉嫌侵权方立即停止侵权、不作赔偿要求的情况给出了系列侵权案件的处理建议;利用多种渠道,掌握涉嫌侵权的各主体信息、涉案主体涉嫌侵犯丽华快餐商标权的证据线索等,帮助丽华快餐开展商标侵权对比分析,出具侵权判定咨询意见书,为案件处理提供了技术支撑;深入摸排处理侵权情况,联动其他维权中心开展服务,历时两个多月,针对六家涉嫌侵权主体的商标维权案圆满解决。

【点评】

该案例对其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具有借鉴意义。一方面该中心在了解丽华快餐服务需求的基础上,深入开展知识产权服务,为中小企业排查商标市场隐患;另一方面发挥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一张网”的作用,实现知识产权违法案件协作办理,肃清了市场环境。该中心的服务形式新颖,收到良好的效果。

05 服务走进企业 搭建沟通桥梁

案例单位:河北省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协会TISC

【案例详情】

河北省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协会TISC组织开展了2020年知识产权信息进企业促创新活动。活动涵盖河北省14个市区,90余家企业,内容与形式丰富,包括对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座谈交流、实地走访、调研沟通等。

活动以“提高需求匹配度”和提供“精准服务”为导向,筛选了处在不同发展阶段或不同规模的90余家企业作为服务对象,辐射区域由省逐级延伸至市、县、园区,形成“辐射范围广、扎根程度深”的服务网络。

根据企业的不同需求,活动采用下沉式服务的方式主动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实际问题,提供“一对一”咨询指导和“点对点”精准服务。

为保证效果,活动还邀请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家加入项目团队,与企业技术人员及知识产权管理人员面对面交流,并建立了长效联络沟通机制,通过搭建平台,实现服务常态化。

【点评】

知识产权进企业促创新活动服务面广,带动作用强。活动探索实践了省、市、TISC和企业四方联动的模式。该活动“一对一”深度服务中小企业,把知识产权信息送进企业,了解企业实际需求,对于提升企业知识产权信息利用效能、开展专利信息服务助力经济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06 活用数据资源 支撑企业研发

案例单位:浙江省知识产权研究与服务中心TISC

【案例详情】

近年来,浙江省电子商务产业蓬勃发展,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也日益突出。2020年,浙江省知识产权研究与服务中心TISC利用专利信息为浙江阿尔郎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服务,助力企业的产品研发和销售。

中心利用TISC数据资源,助力企业在研发设计、销售等阶段开展专利信息利用工作,在服务过程中开展专利信息利用培训,提升企业知识产权工作人员的专利信息利用水平。

在企业平衡车类产品的研发设计阶段,该中心帮助企业了解产品市场前景、研讨项目可行性、做好专利侵权规避以及应对工作,并出具新型电动平衡车等系列专利稳定性检索报告。

在产品销售阶段,该中心为企业在电商平台投诉和申诉维权方面提供针对性专利分析报告,出具了模块化的两轮动平衡车等系列专利侵权预警分析报告,研判产品与专利技术方案的侵权风险并制定相应规避应对、防御性布局方案。

【点评】

浙江省知识产权研究与服务中心TISC利用TISC数据资源,结合电子商务平台特点为企业提供针对性的服务方案,及时为企业在电商平台生产经营过程的关键节点开展专利信息利用及人员培训工作,提升了企业知识产权工作人员的专利信息利用水平,解决了企业实际问题,服务模式具有可推广性。

07 找准企业定位 加强信息利用

案例单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TISC(筹建机构)

【案例详情】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TISC(筹建机构,下称中汽中心)为天津所托瑞安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所托瑞安)制定了专利培训、专利数据库服务、专利挖掘布局、专利侵权预警分析等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方案,提升其知识产权信息运用水平。

全球汽车专利数据库服务平台AutoPat是中汽中心自主开发的汽车行业专利数据库服务系统。针对所托瑞安知识产权信息利用不足的问题,中汽中心利用这一数据平台为其提供服务。

经过项目全周期的沟通,中汽中心帮助企业挖掘出140个技术创新点、75个专利方案,形成以所托瑞安安全驾驶主营业务为核心,全面覆盖安全驾驶、智能网联、智能驾驶三大业务板块的专利布局新格局。通过专利侵权预警分析,中汽中心对所托瑞安待上市产品及预研的技术方案进行专利侵权风险排查,为所托瑞安“走出去”保驾护航。

【点评】

聚焦汽车行业的中小企业,充分考虑中小企业的自身发展特点及所处发展阶段,中汽中心的知识产权服务提升了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信息利用水平,指导其内部形成知识产权自我服务能力,实现了中小企业专利数量由少到多、专利质量由低到高的转变,对其技术研发创新及海外市场开拓具有重要意义。

08 明确创新方向 推动技术升级

案例单位:中新(重庆)知识产权研究院有限公司TISC(筹建机构)

【案例详情】

重庆市开州区三中印务有限公司主营产品为学生使用的作业本,该公司因使用同行业其他公司的技术支付过不菲的专利许可费。中新(重庆)知识产权研究院有限公司TISC(筹建机构,下称中新中心)利用专利信息资源,确定了作业本的防近视功能是行业发展的重点方向,辅助企业优化技术方案,通过专利信息服务,帮助企业明确了“防近视”的技术创新方向,一个以“防近视作业本”为核心的新产品、新技术群由此诞生。

企业研发完成后,中新中心指导企业在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等方面进行了知识产权布局;引导企业基于市场考虑对防近视作业本的封面进行优化,并进行了著作权登记;协助企业主动排查可能存在的侵权风险,积极应对竞争对手提起的专利无效宣告请求。截至目前,该企业陆续提交了30余件专利申请。2019年12月,该企业还将技术许可给同行业的其他企业,获得了约200万元的许可费。

【点评】

“专利信息服务+技术创新研发与风险规避+全方位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管理运营”的四步法服务模式是该中心的特色。中新中心发挥专利信息服务的创新指引作用,帮助企业在传统行业找到创新营销点并规避了知识产权风险,对增强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力、研发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有借鉴意义。

09 挖掘企业优势 攻关疫情防控

案例单位: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TISC(筹建机构)

【案例详情】

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TISC(筹建机构,下称桂林电科院)利用完善的数据库资源,建立支援疫情防治相关专利绿色通道,提供专利大数据中的疫情防控技术信息,推出信息技术咨询、创新技术情报检索、知识产权评估等服务,为中小企业的专利申请、技术改造等提供支持。2020年,桂林电科院共为600多家中小企业和200多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提供科技查新报告、专利查新报告超过1400份。

在为北海市科遥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专利分析和技术咨询服务时,桂林电科院根据疫情蔓延的背景,检索国内各大数据库资料发现医疗防治机器人专利及报道较少,建设性提出研制医疗防治机器人的研究方向。

目前,北海市科遥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在医疗防治机器人方向上取得一定突破,桂林电科院已与该公司完成技术查新的二次技术工作,项目现处于申报阶段。

【点评】

桂林电科院利用完善的数据库资源,帮助企业发掘自身优势,引导企业找到正确的研究方向。在全球疫情蔓延的背景下,桂林电科院以疫情需求为导向,用信息化思维推进企业技术成果转化,为企业利用知识产权在新形势下谋发展指明了道路。

10 依托试点园区 激发区域活力

案例单位:银川市生产力促进中心TISC(筹建机构)

【案例详情】

银川市生产力促进中心TISC(筹建机构)通过帮助园区完善机构设置、强化资源配置、优化服务模式,推动知识产权工作与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专利协同运用等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园区知识产权综合能力。

该中心“立架构+摸底数”,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帮助引进5家科技服务机构,打造园区科技服务资源高地;搭建“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园区专利展示交易、信息应用服务等平台系统,拓宽知识产权供需双向流通渠道,确保专利服务有人“买”。

通过三年的帮扶工作,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起8名专职人员组成的队伍,配套知识产权工作专项经费1211万元。截至2020年底,园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048件,拥有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6家,有效加强了知识产权对园区企业经营发展的贡献。

【点评】

银川市生产力促进中心TISC(筹建机构)以创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为契机,探索形成了西北欠发达地区特色园区的“政府+中介机构+企业”三方联动知识产权服务模式,以知识产权助力宁夏沿黄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为抓手,助力宁夏走出一条欠发达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本版案例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共服务司提供,本报实习记者 苏 悦 整理)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