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起因
“你好,请问是社工吗?请你过来帮帮忙,我的孩子,他冲上天台不下来!”2022年3月,社会工作者服务中心接到辖区家庭紧急求助,一名孩子与家人因上学问题发生争执,上天台欲做出偏激行为。社会工作者立即联系当地派出所、妇联和村委,及时赶到现场进行危机介入。
(社工在天台楼梯间处安抚服务对象情绪)
案例背景
服务对象小超(化名),男,8岁,就读镇内一所小学二年级,学业成绩保持在班中前列,校内无特殊的行为记录。小超家庭属于三代同住的主干家庭,经济水平尚可,家属较为重视对小超的培育,日常照顾与爱护有加。小超自3月初,持续出现厌学的表现,6月开始拒绝上学,家属管教无效后求助镇妇联及学校转介至中心进行跟进。
服务预估
社会工作者分别与服务对象、老师及家属等进行个别访谈,了解其环境系统的运作,其次对服务对象运用房树人心理绘画分析等综合评估:
1.服务对象抗逆力薄弱,难以应对外界的压力。由于儿童处于特殊的成长阶段,缺乏足够的自我察觉与自我表达的能力,正如小超当时难以理解自己对学校的恐惧和出现的症状。对此,社会工作者运用“房树人”心理分析法,通过绘画分析协助服务对象探索内心的世界。
(运用“房树人”心理分析法探索孩子内心世界)
2.家庭归属不强,服务对象亲密关系疏离。小超成长在一个充满冲突的家庭氛围中,长辈、父母、亲子等关系均存在各种的矛盾,让孩子安全感缺失,而在家庭关系的视角中,孩子更容易会承载着家庭关系的“温度计”和“牵线人”的功能,成为稳固的三角关系。在这种环境下,孩子的情绪也备受牵连,持续处于不安的状态,手机网络便成为孩子唯一能够“休整”的空间。
3.家庭教育功能发挥失常,服务对象“逃避”。家庭中的教育功能发挥失效,持续下来,导致服务对象出现情绪管理能力较差、抗逆力低下,缺乏安全感等心理和行为特点,进而影响孩子社会功能的正向发展,最终以“逃离校园”为爆发点。所以,服务聚焦在增强家庭的正向沟通,改善家庭关系,重建正向支持的家庭结构;协助服务对象克服恐惧学校的心理障碍,恢复服务对象的社会功能。
服务计划
(一)服务目标
推动“五社”介入家庭调适工作,重构家庭运作系统,正向发挥家庭成员角色功能,增强服务对象抗逆力,协助服务对象回归校园,改善家庭沟通模式。
(二)服务策略
1.贴近原则。前期社会工作者以观察者与资源链接者的角色在参与“家校社”三方的沟通中了解校方和家属等各方的看法,为后续的个案跟进收集资料。其次,为家庭当下的迫切需求整合社会资源,联动妇联、村委、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职能部门给予支持和协助,缓解家庭的紧张的压力。
2.中立原则。主要以“家庭会议”及布置“家庭作业”的方式进行。社会工作者会与家庭成员一起营造一个聚焦共同目标、安全有效和真诚开放的对话场景,对家庭生活中的“非常”的现象发起挑战,推动家庭结构的改变。
3.巩固原则。引导新的家庭发挥正向功能,并与孩子开展心理辅导工作,运用脱敏治疗等技术,支持服务对象克服学校恐惧的心理,并联合学校共同支持服务对象回校。
介入过程
第一阶段:推动“五社”合力介入,缓解家庭压力。
服务前期,家属对小超的行为无法理解,多次尝试沟通和安抚后均无效果,家属的焦虑感持续升级。社会工作者把情况迅速收集和整理后,联动学校、妇联及关工委等部门成立专案小组,关工委负责与家属进行洽谈,缓解家属对孩子问题的焦虑,建议给与处理的空间;镇妇联结合本土活动资源,增加孩子朋辈接触的机会,让孩子减少持续在家的时间;社会工作者主要向小超建立信任关系,通过面谈、个别游戏等方式注重发掘小超的兴趣和潜能。经过与小超多次的接触,小超逐步与社会工作者建立了信任感。一次的面谈中,小超开始愿意分享自己内心最大的愿望就是“回到从前”,而这个“从前”指的是幼儿园时,父母与自己一起的时候,反映出小超对一个和谐的家庭的心理需求。
(结合妇联主办的恒常活动,拓展小超的生活)
第二阶段:开展家庭会议,提升家庭沟通。
与小超建立信任后,社会工作者结合对家庭关系脉络、互动模式进行服务梳理,社会工作者以家庭会议的形式,促进家庭成员之间正视问题、解决问题。其中,社会工作者分别引导家属以“认识孩子的心理状态、梳理和调整婚姻关系、提升亲子关系”等主题分别进行探讨。在前期中,社会工作者结合“房树人”心理分析以及孩子所表现的情况,让父母逐步了解到孩子行为的背后是内心深处的需求;其次,父母双方在安全的和规范的咨商氛围中逐步坦然,正视彼此间婚姻中存在矛盾和问题,推动婚姻关系的进一步探索。但本阶段中,父母双方也表示,已对当下的婚姻生活失去信心,当时家属面临着婚姻可能出现瓦解的危机,但同时也担忧小超的成长问题。对此,社会工作者始终表示对双方充分的尊重和理解,鼓励家属独立、理性地探讨问题,充分兼顾对小超的成长,作出妥善的安排。
(社会工作者主持召开家庭会议)
第三阶段:给予陪伴与支持,重整家庭关系。
随着婚姻关系的瓦解,此刻,家庭面临诸多事务,同时家属也充满不安、挫败、焦虑等复杂的情绪状态。尤其对于小超来说更是巨大的心理冲击。对此,当地妇联与社会工作者协同父母双方共同制定了缓解措施,鼓励父母双方做好后续生活计划和安排,营造父母共同参与养育的空间和氛围,积极进行亲子沟通,引导小超正向理解父母的决定。在家人的理解和悉心陪伴下,小超逐步恢复了生活的信心。一次的会谈中,小超对着手机向母亲留言说:“妈妈,你在外生活,不用担心我,你开心就好,有空回来带我玩。”小超当时眼中含着泪向母亲表示祝福的情景也让工作者为之动容。
第四阶段:多方协力,重回校园。
随着家庭关系的调整,生活也有序恢复,历经一年的辍学后,小超终于有了想回校的想法,但此时的小超对学校依然存在恐惧心理。对此,社会工作者联动学校共同创造支持性的环境,邀请小超回校参加班级活动。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运用脱敏疗法的技巧协助小超识别与克服紧张感,最终成功克服内心的障碍回到校园。
(小超在爸爸的陪同下,顺利回归校园)
服务结案
本个案历时一年时间,目前个案家庭已作出结构上的调整,婚姻关系结束后,小超由父亲照顾,母亲也有了自己新的生活,父母之间也协商好其履行职责的角色和责任,同时达成相互探护的共识。小超对父母的决定表示接纳,理解家人的选择,并建立起清晰的心理界线,目前服务对象已克服内心的障碍能够自主上学。个案目标达成,经家属的同意,个案结束。
由于家庭结构的转变,家庭面临新的角色转变和分工调整,同时对个案的后续建议:
1、父亲在全权兼顾孩子的生活照顾及教育时可能需要进一步了解相应的亲职教育知识;
2、孩子需要父母时刻的关注和关爱,以满足其对爱的需求,因此,父母之间仍需维持一定的沟通及协作的关系;
3、孩子辍学多时,学业进度落后,孩子需要一定的支持缓冲期,因此应积极联动校方进行协助介入。
督导评语
社会工作者在介入个案的过程中,充分分析了服务对象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并进行归因剖析,运用“房树人”分析法、结构家庭治疗、抗逆力理论,佐证了问题的存在,也找到介入的重点,形成较为系统化的介入手法。孩子作为服务的突破口和家庭失衡的导火索,但服务对象其实是整个家庭,社会工作者联动“五社”资源,发挥多部门合作功能,推动家庭关系的改善,促进儿童成长的正向支持,并未偏离服务目标。建议社会工作者从社会工作以及社会学的角度,对儿童成长个案服务进行服务手法的归纳和总结,提高儿童青少年的心理状态与行为表现的分析专业度,拓展资源投入,以典型个案为契机和研究范本,真正建立家校社合作平台或者服务模式,形成服务经验和拓宽成效输出渠道,扩大对领域服务的探讨,提高家庭、学校、社会对儿童成长的关注。
撰稿:陈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