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土墒里面置入茯苓菌种,在土墒上面套种红豆,在土墒沟里栽种油茶树,今年以来,宿松县朝红家庭农场通过在创办的茯苓种植基地实行“一地三用”种植模式,让昔日的一片片荒山,变成了一座座“金山”,走出了一条“一地三收”的致富路径。

茯苓种植基地一角.jpg

茯苓种植基地一角

7月25日,在凉亭镇夏家村上东组茯苓种植基地,一株株长满嫩绿色叶子的红豆苗,齐刷刷地从垒起的土墒里破土而出,六七名村民散布山间,顶着烈日,小心翼翼地将埋藏在土墒里的茯苓采挖出来。

士茯苓种植_致富种植茯苓土壤要求_种植土茯苓致富

采摘茯苓

“它们的外皮都是棕褐色,刚从土里刨出来,活像土疙瘩,但里面都是白色。”宿松县朝红家庭农场负责人余朝红随手将挖出来的一颗椭圆形茯苓掰开,洁白如玉的嫩肉立刻显露出来。余朝红说,茯苓又称玉灵、万灵桂,是一种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具有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等功效,被誉为“中药八珍”之一;他种植的100亩茯苓逐渐成熟,采挖的茯苓,最大的一颗长到了40斤,从7月20日以来,他每天都要组织工人进行批量采挖,采挖期将持续到10月份。

致富种植茯苓土壤要求_士茯苓种植_种植土茯苓致富

掰开的茯苓

据了解,夏家村坐落在宿松县古十景之一的严恭山脚下,有着丰富的山地资源。为了盘活被闲置的荒山资源,夏家村致富能手余朝红在凉亭镇党委政府和夏家村“支村”两委的大力引导下,于2021年3月将位于夏家村上东组的一处占地10亩的荒山流转下来,从外地引进茯苓菌种进行试种,没想到当年就获得成功,亩产值达到4万元。尝到甜头后,余朝红于2021年年底将上东组的另100亩荒山流转下来进行改造,创办茯苓种植示范基地。今年3月,他组织当地30余名村民,利用为期一个月时间,将茯苓菌种全布置入到垒起的土墒里面,之后又将1万株油茶苗栽种在土墒沟里。到5月底,又将红豆种子栽种到土墒上面的土壤里,形成“一地三用”的特色种植结构。时下,走进夏家村茯苓种植基地,一条条光秃秃的土墒上面,都长满了一排排嫩绿的红豆苗,使这里更加充满勃勃生机。

士茯苓种植_致富种植茯苓土壤要求_种植土茯苓致富

采挖的新鲜茯苓

荒山变产业,“土疙瘩”变“金元宝”。余朝红为“一地三用”种植模式的发展前景算了一笔账:茯苓、红豆,当年栽种当年就产生效益;油茶要等到三年过后,才挂果并产生效益。今年种植的100亩茯苓,预计平均亩产量可达4000斤,按当前市场价每斤7元计算,亩产值为28000元,总产值为280万元;套种的100亩红豆,预计平均亩产量可达300斤,按当前市场价每斤4.5元计算,亩产值为1350元,总产值为13.5万元。

余朝红说,实行“一地三用”种植模式,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土地生产效益,而且给当地群众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从垒筑土墒到管理维护土墒,从栽培茯苓菌种到栽种油茶苗、红豆种子,从采挖茯苓到收割红豆,预计全年需要用工8000余人次,能够使当地一大批农户通过在基地就业增加家庭经济收入。

士茯苓种植_种植土茯苓致富_致富种植茯苓土壤要求

土墒上生长的红豆苗

从“一地三用”到“一地三收”,随着种植经验的不断积累,宿松县朝红家庭农场在发展茯苓种植产业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成为带动一方群众发家致富的“领头雁”。(通讯员 孙春旺 张锐)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