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是内陆水产大省,全省水域养殖总面积一直维持在800万亩,位列全国内陆省份第二位,境内名山名水众多,水域类型多样,水生生物丰富,生态条件良好,发展现代渔业和水产养殖业条件优越。近年来,安徽省积极相应国家关于现代渔业的发展方向,推动水产业转型升级,对于多年来从事水产技术研究、推广的安徽农业大学万全动物科技学院万全教授,他对此深有体会,水产养殖网这次想想听听他对安徽省水产养殖业发展的看法。
采访内容:安徽省水产养殖业发展历程、现状和未来趋势;被访者: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水产系主任万全;采访时间:2019年9月17日。
万全教授在河蟹选亲本育苗时接受采访
水产养殖网:万老师,您好,多年来,您在安徽省水产养殖和渔业领域开展了大量的教学、研究和推广等方面的工作,对本地区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同时,目前安徽也处于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间节点,我们想借此机会就有关问题采访一下您,您能不能向我们大致介绍一下安徽省近年来水产养殖业的整体水平和产业特点呢?
万全:客气了。说说个人看法,不一定对。首先从养殖水面来看,安徽省的养殖水面总面积过去一直维持在800万亩左右,淡水养殖面积的在国内仅次于素有“千湖之省”的湖北。从2016年的水产品总产量来看,总产量达到236万吨。总产量在全国应该排在第5位左右。分品种来看,其中黄颡鱼产量达3.5万多吨;泥鳅产量4万吨,大概在全国排第四位。鳜鱼产量4.3万吨,应该在全国排第三位。黄鳝产量4.5多万吨,在全国排第三位。黑鱼产量是3.7万吨,河蟹产量11万吨,也是排第三位。这是2016年的数据,在2017和2018年,湖泊等水面进行了拆除围网、网箱,整个产量虽然有所增长,但是没有大幅度增长。
以上这些品种都是在全国占有很大一部分比重的。就龟鳖产业来看,2014年,全国龟类36226吨,鳖产量341288吨,合计产量377514吨。2014年,安徽省龟产量5186吨,鳖产量26015吨,合计31201吨,占全国产量的8.26%,安徽龟产量占全国14.32%,鳖产量占7.62%。2018年安徽省龟产量是5165吨,鳖产量是33218吨。另外,加工龟甲产量42吨,鳖甲产量43吨,其中最高的是芜湖市。芜湖市龟产量是3986吨,鳖产量最高的是蚌埠市9394吨,在安徽,龟鳖养殖主要是集中在蚌埠、芜湖、宣城、六安、合肥、安庆、池州等。值得一提的是,怀远县是安徽的甲鱼第一大县。总的来说,安徽是一个水产大省,但还不能称得上水产强省,与相邻湖北、江苏、浙江以及广东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万教授观察金头闭壳龟生长状况
过去安徽的湖泊主要是围网养殖,现在被拆了以后,水面养殖都受到限制,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得到一定程度发展,2017年统计稻田养虾面积是90万亩。之后,安徽省的水产部门和农业系统的积极推广,2018年张曙光副省长对稻田综合种养发展亲自作了规划批示,也就是现在实施的百千万工程,“百”就是一年增加100万亩,“千”是亩产千斤稻,“万”就是一亩万元产值。今年目前的统计面积超过300万亩。从九十万亩到三百万亩,去年讲一年增加100万亩,现在看增加100万还不止。
水产养殖网:近两年小龙虾产业发展非常迅猛,但今年市场行情存在较为明显的波动,在安徽和其它小龙虾主产区,都给养殖户的效益造成了一些影响,您能详细介绍一下当前安徽省小龙虾产业的发展现状吗?
万全:今年小龙虾养殖面积增加得很快,给市场价格确实带来了一些影响。尤其是今年的5-6月份龙虾价格,相对于往年而言,今年季节性下跌现象更加明显,老养殖户基本上都不错。新搞的稻田综合种养户,面临小龙虾苗种价格上升,5-6月龙虾价格暴涨暴跌,到目前为止,今年新入行的养殖户只有少数有一部分人把本收回来,还有一部分还没有收回成本,具体来分析,如新养殖户如4月份底5月初就早早放虾苗的,哪怕价格每斤30元,只要质量好,技术不出问题,投喂、捕捞得当,本都能回来;等放便宜虾苗搞迟了,显然还不行,等到明年一周年再看;如果是第一年搞,对龙虾的习性不了解,虾种质量关没控制好,加之长距离运输回来的高死亡率,那就可就会亏了。龙虾有个特殊的生物学习性,就是脱水应激反应,多次倒手虾苗、长距离运输都会有较高的死亡率,要从可靠的专门培育做苗种的基地购买,半夜到早晨气温低时运输会提高成活率,长距离运输、高温死亡率高,技术培训服务还是很重要。所以现在老百姓还是包括领导都很担忧,这么来推广稻田综合种养这个路子是不是错了?其实我们认为这个路子肯定不错。稻田综合种养,首先是符合农业部原来的政策的,稻田种稻养龙虾,收获水稻;第二个是节肥减药,这种模式能够有效节约化肥、农药大约60%,有的养殖户为了卖“稻虾米”甚至完全不打农药。第三是质量安全,既然少打不打农药不施化肥,质量肯定更加安全,这个肯定没有错。个人认为在稻田里,水稻-龙虾习性是完美结合。就一亩地的龙虾来看,今年如果搞的早的话,利润2000块是肯定没问题的,局部的典型可能四五千的都有。而且还没有算水稻的利润,这个方向的选择是肯定不错的,稻渔综合种养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应该非常显著,是农民致富奔小康,脱贫致富的好途径,另外还可以以此为契机发展渔业休闲垂钓,通过旅游与渔业相结合来建设美丽乡村,这些在最新的小龙虾产业报告都有提到,稻虾综合种养符合现代农业的要求,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万教授在西卅店镇新建村628亩稻虾综合种养基地调研
水产养殖网:那么现在小龙虾产业的问题出在哪里呢?
万全:要说问题,首先还是价格季节性波动方面的,今年小龙虾季节性下跌确实更加明显了。这个市场现在让大家担心也非常大,老百姓也有抱怨发牢骚的。但是小龙虾的消费潜力其实还是非常大的,目前要解决的就是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第一就是解决集中上市的问题,均衡上市,不能全都集中在5月份上市啊。比如在山区,它水温低的,这些地区可以上市迟一些。实际上有一些山区,今年的5月份的虾病并不严重,因为水温低,小龙虾发病不重,这些地方就可以比较迟上市。另一方面就是提早上市,安徽提出了抓“秋苗”的措施,可以把秋天的秋繁苗把握好,秋天现在割稻了,早苗到第二年3、4月份可能就卖虾了。
万教授带领学生团队在皖南山区进行水产资源调查
第二,改进技术模式,要发展能产精品大虾的模式,能产一两以上的虾的这个模式仍然需要推进。目前,小的虾卖得便宜,而大的精品虾还是很贵的,就是安徽的养殖精品虾的技术模式要继续往前走,要推进。所以现在龙虾这块,要重点解决的问题,首先是模式的技术更新,其次是生产早苗,最后不太需要过分追求高产,尤其是不能为养小龙虾把田搞坏了。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调研总结的霍邱生态模式也很有说服力,稻田不挖沟,收完水稻加深水位,投喂的饲料也不多,第二年4月就卖大虾了,成本低,一亩利润1000-2000元,亏本的很少。改进技术降低成本方面的下功夫。
所以第三个方面就是,要维持小龙虾产业健康发展,水稻龙虾综合种养,必须种水稻,这也是生物学习性完美结合!无公害的绿色的稻虾米,未来要作为一个重中之重来对待。而且,稻虾米如果能像推广阳澄湖大闸蟹那样,把品牌打响,一斤大米至少能多卖两块钱~五块钱。现在稻虾米有卖十块钱的,有卖五块钱的,也有卖两块钱的。那如果这个品牌能做的响,能把它多卖个两块钱一斤,那一亩地比如就产个500斤、800斤的大米,那增收也是上千元的。要是卖到十块钱一斤。那收入更加可观,因为现在老百姓对这个农药的残留还是很重视的,全国人民吃大米的概率肯定比吃龙虾的概率高嘛。
第四就是要发展加工。目前安徽大概有中等规模的小龙虾加工厂12家。就今年龙虾多的情况下,加工厂也发挥了很大的缓冲作用。比如巢湖大鑫公司,我上次就到他们位于巢湖市柘皋镇的小龙虾加工厂,听说今年两处收购了8000吨龙虾,比去年增加了几乎一倍。上市高峰时把一部分小龙虾收到库里作为加工。既能给小龙虾增值又缓冲了这个市场。加工本身它就是个方向。在这个方向上,还要注重开发一下新产品。不能去光剥虾仁,可以开发即食龙虾产品,一个是整条虾,另一个叫龙虾尾,就是龙虾尾巴。我自己也尝过大鑫加工的虾尾巴,塑料罐子包装的,一罐三百多克吧,加热就可吃,卖58块,味道真的不错。他们说目前在网上试销售卖了1万多罐,情况很不错。
所以发展加工确实它也是缓冲市场的一个办法。另外需要看到的一点是小龙虾养殖增加很快,但是消费是市场的扩大也很快。过去北方人不吃龙虾的。现在北方人不也吃了吗?世界杯期间整火车龙虾拉到俄罗斯去,中央台做了很大的一个广告,总而言之,小龙虾产业的体量是很大的。
万教授向小龙虾养殖户询问相关情况
水产养殖网:请问稻虾综合种养模式未来还可以往哪些方向转变呢?
万全:稻田综合种养,我们主要是讲稻田龙虾,实际上我们提的是稻田综合种养。如果龙虾不行了,你要想办法有实验开发新的模式,比如说稻鳖、稻鳅,稻鳖现在效益也挺不错,它们也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和面积,还有稻鱼。我们最近出去也发现一些稻田里面养殖的鱼类品种,过去在浙江叫稻花鱼。
还有无为、巢湖等很多地方,有把沙塘鳢放到稻田里养的,这些都是在进行多种模式试验开发。将来万一龙虾真不行,也需要有技术储备。就是龙虾这一块。如果讲现在种粮大户流转土地种水稻的,如果不搞水稻龙虾,利润非常低很难赚到钱,如果不赚钱,会增加抛荒,实际上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稻田综合种养很有意义。
水产养殖网:请问安徽还有哪些特色水产养殖品种呢,今年这些品种的市场行情怎样?
万全:安徽也有一些特色水产品,像螃蟹,目前产量在全国排前三位。这个品种技术水平含量也很高,发展潜力也很大。在河蟹这个品种方面,安徽主要在宣州、当涂、无为,这三个地方生态养蟹水平比较高,大概亩产的螃蟹水平,大概两三百斤单产。但是现在的螃蟹市场也有一定的风险,所以现在推广一种模式,即蟹塘套养青虾。目前这个模式推广地比较好的地区有宣州和当涂,无为还刚刚开始在搞,它也有一定的差距。
不仅在养殖技术层面需要提升,水产品也要跟踪市场,适时调整市场策略。过去我们养鱼的会笑话养猪的,说养猪的养五年猪要亏2到3年,过去搞名特优水产的基本亏损的很少。现在都要看市场。所以就需要就是一个就调整技术模式,力求错峰上市,要么早要么晚。
其中加州鲈的市场变换就是个典型,今年的市场不错。今年的就是高温季节,最贵的能卖到20多块钱一斤。但如果赶到10月份上市,那个价格就下来了。今年黄颡鱼的价格在七八月份价格依然很高,能卖到十五十六,甚至到17,像这样的季节上市,价格也很好;另外今年的斑点叉尾鮰的价格也不错。还有市场价格一直好就是青虾,也叫日本沼虾,一般的市场零售价都在四十几块,甚至最贵能达到60块钱一斤。目前青虾养殖在芜湖县陶辛镇周边发展比较好,养殖面积大概有2万亩,这个在全国也是算是比较不错的。
安徽的鳜鱼产业也是有很大的名气。安徽的鳜鱼养殖主要是靠蟹塘套鳜鱼。安徽省的蟹鳜混养是安徽主要鳜鱼养殖模式,目前在全椒和东至有池塘主养鳜鱼,当前安徽贵池还有个农业部的审定品种,叫斑鳜。目前主养鳜鱼塘的单产达到一千几百斤,1500斤左右,价格总体还是比较稳定,另外,安徽有个著名的徽菜叫臭鳜鱼,现在有六七家的臭鲑鱼加工厂,其中黄山这一家比较有名气。黄山的臭鳜鱼加工企业,那家企业产值现在超亿元了,据说黄山的臭鳜鱼年产值13以以上。所以鳜鱼的养殖加工未来也需要融合发展,就跟水稻龙虾一样,要形成产业化,这也是现代渔业的发展方向。
但是今年也有些价格走低的水产品,如草鱼鳊鱼等品种的价格就很低,养殖户压力很大,鲫鱼的价格有所上升,这是好消息。
水产养殖网:今年6份,省农业农村厅在铜陵举办了渔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请问安徽在推动渔业和水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过程还存在哪些问题呢?
万全:第一是关于渔业资源保护方面的,去年农业部门要求长江禁捕,进行滩涂规划,划出了限养水面和禁养水面,所以现在很多水面就不能养鱼了,因为环保压力很大。农业部门逐步会下发养殖尾水的处理标准,提出新的要求,养殖尾水如果不达标,是不能排放的,面临的的整体要求提高了。以前养鱼,只要鱼养好了,那个水可以往外排。现在不行啊。所有的连片的精养基地,都要自己想办法净化处理尾水,这是第一个我们面临的大问题,渔-菜种养技术对处理水很有帮助。另外长江禁捕,渔民偷捕的情况还是时有发生。所以渔政管理的难度非常大。因为现在水产系统,渔政管理人员少,装备差,难以应付当前所面临的渔政管理压力。这方面应该和公安部门加强联络,加大打击、甚至刑事处罚的力度,否则偷捕的行为根本管不住,单靠一个部门是不行的。
第二个问题呢就是病害的发生,药品投入还是很普遍。现在一方面老百姓对水产品质量的要求提高了,另外,农业部对药残标准和检查力度也提升了,每年每月几乎都要进行产品质量抽检,所以水产品质量要求越来也高,药残控制也越来越严格,水产养殖亟需寻求转型之路。
第三,水产基地设施水平不高,安徽省水产业资金整体投资力度不大,对这个对水产的资金支持力度也不够,水产设施的基本条件和发达地区如江苏、浙江和湖北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同时,技术支撑力量也不足。像湖北这边有长江水产研究所、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湖北省水产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长江大学等等,安徽显然技术力量还不强,技术人员不足,只有农科院水产所、安徽农业大学水产系一年招生六、七十人。
万教授与来访的德国专家交流水产资源情况
水产养殖网:那在养殖技术模式方面有哪些发展?
万全:有一种模式目前安徽在推广,叫循环流水养殖。这种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节水,高产。一个立方水体能够养个一百多公斤,粪便抽出来可以种果树,与其他相结合。一般鱼养在水泥池里,旁边的塘作为净化塘,养殖尾水出去30亩净化塘转一圈子,那边种种草,另外,鱼的粪便水泥槽里面可以抽出来,去种花种菜,或者养莲藕。但因为这种模式成本比较高,所以养殖一般的品种不行,养殖加州鲈、黄颡鱼这些品种还不错,像草鱼这类品种恐怕不行。目前安徽的循环流水养鱼全省有87处,379条水槽,合肥市就90多条,这种模式是从美国引进来的,目前也在探索阶段。江浙在循环流水设施建设上投入了大量支持资金,安徽项目支持少,但效果在全国还是得到认可的。
另外一种模式也很好,叫鱼菜综合种养,即蔬菜种植和水产养殖相结合,水产品的粪便可以为蔬菜的生长提供所需的营养,蔬菜的根系又能通过吸收转化把氨氮、亚硝酸盐等降下来,能有有效减少用药。它有着缓解池塘水体富营养化、充分利用土地(水面)资源、光合作用增氧、遮阴避暑、提高水产品品质、卖菜增收、减少水电药成本投入等优势,我目前也在参与编写农业部门组织的关于渔-菜共生模式方面的小册子,这个模式在未来也是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的。
水产养殖网:好的,感谢万老师对安徽省水产业的介绍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