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养殖全程技术_养殖肉鸡技术宝典_养殖肉鸡技术视频

数字化鸡肉

肉鸡养殖全程技术_养殖肉鸡技术宝典_养殖肉鸡技术视频

养殖肉鸡技术宝典_养殖肉鸡技术视频_肉鸡养殖全程技术

肉鸡产业是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具有较高的饲料报酬率,较快的生长速度以及较低的销售价格,在缓解我国肉类产品供需压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当前我国肉类产品供给紧平衡的状况下,肉鸡产业的发展为改善城乡居民膳食结构,提供动物蛋白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肉鸡产业迅速发展,鸡肉产量和消费量逐年增长,肉鸡产业对农业经济的发展、三农问题的解决都有着重大意义。本文对中国肉鸡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结合当前国内外肉鸡产业发展现状进行综合分析,提出相关发展建议。

我国肉鸡产业变迁历程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驯养鸡的国家,至少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国人素来有食鸡的习惯,然而当时的鸡多为肉蛋兼用型,鸡蛋带来的持续收益大于一次性的肉鸡销售,市场上主要销售公鸡和淘汰的母鸡,长期以来我国的肉鸡饮食以公鸡为主。改革开放后我国肉鸡产量不断提高,国外食品企业的入驻,不同鸡肉饮食方式的传播,改变了我国居民的鸡肉饮食方式。

养殖方式的改变

我国养鸡长期以来以散养模式为主,长得慢,产量低

养殖肉鸡技术宝典_肉鸡养殖全程技术_养殖肉鸡技术视频

直到南北朝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提倡圈养,把鸡关起来,减少能量消耗,加速育肥,增加产量,由散养向圈养的转变,是我国养鸡产业向家庭式规模养殖的转变。将零散的养殖集中管理,从而提升产量,这才使得吃鸡能够成为中国人的日常。

笼养的优势利于提高家禽利用率,降低饲养成本利于控制家禽体重,提高整齐度,统一出栏分栏养殖,降低接触,减少疾病发生增加饲养密度,提高家禽的利用率利于管理充分利用建筑空间,降低建筑投资成本易于提温,节省能源,降低料肉比。

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肉鸡产业完成了工业化进程,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年出栏5万只以上肉鸡养殖场饲喂机械化率达到64%,工业化的运用降低了肉鸡生产成本,鸡肉食品已成为我国居民日常餐桌上最常见的肉食品之一。

另外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开始追求差异化,对鸡肉肉质、口感、脂肪含量等均有不同的要求,需求的产生带来了养殖模式的改变,为养出肉质鲜美、与众不同的鸡肉,就要有别于同类养殖模式。当前我国肉鸡养殖呈现出以散养、圈养、笼养相结合的养殖模式,并伴随以山养、虫养、中药养殖等概念的养殖方式,以适应不同的消费需求。

养殖模式变迁

肉鸡产业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我国农业和农业经济中的支柱产业,纵观中国肉鸡业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七个阶段:新中国成立之前的认知发展阶段;1949年-1958年的缓慢恢复阶段;1959年-1978年的缓慢发展阶段;1979年-1996年的快速增长阶段;1997年-2009年的标准化发展阶段;2010年-2018年的规模化发展阶段;2019年之后数字养殖发展阶段。

肉鸡养殖全程技术_养殖肉鸡技术宝典_养殖肉鸡技术视频

认知发展阶段

新中国成立之前,农民是“无自主耕田”的贫农,为了生存租种地主的土地,以维持基本的生活需求,在缴纳地租后,没有余粮进行大量养殖,即使养殖也是以“能够持续带来经济效益”的蛋鸡为主,和少量的以“打鸣”告知农民“时间”的公鸡。所以养鸡一直是农家的一项副业,大多采用粗放散养,甚至各多半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家禽数量只有2.5亿只左右,禽肉的产量则约为8万吨,禽肉绝对不是我国餐桌上的肉食品。

缓慢恢复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等政策的相继实施,大大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农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广大农民家里开始有余粮,家禽业也得以恢复和发展,截至1952年底,全国的家禽数量约为3.0亿只左右,而到了1957年底,全国家禽数量增加到7.1亿只。1949年-1958年的是中国农民首次拥有自主耕田后形成的“小农经济养殖模式”,主要表现形式是以满足“自需为主”的内循环生态体系,这是因为通过摆脱“旧中国”的压迫,中国广大农民从饥饿走向温饱,农民之间不需要通过粮食证明自己的财富了,只能借助肉食以证明自己的财富。

缓慢增长阶段

1959年-1978年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干扰,肉鸡生产发展缓慢。1961~1978年肉鸡存栏由5.41亿只增加到8.20亿只,比1961年增加2.79亿只,年均增长率为2.48%;肉鸡出栏由4.80亿只增加到10.00亿只,比1961年增加5.2亿只,年均增长率为4.41%;肉鸡产量由48.71万吨增加到107.75万吨,比1961年增加59.04万吨,年均增长率为4.78%,增长速度非常缓慢,生产率低,平均每只产肉量1031.9克,出栏88.78%~205.09%,市场供应十分紧张。

这一阶段为“群众集体所有制”下的集中养殖模式,因“计量劳动和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不同”,限制了从业者的积极性。

快速增长阶段

进入1978年以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现和独立自主市场主体的形成,中国所有制经济和生产体制出现了新的格局,中国肉鸡业步入快速增长阶段。第一、改革开放引入了一大批以肯德基、麦当劳等以鸡肉为主的餐饮机构,推动了我国鸡肉产业的发展;

第二、一部分外国涉农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带来了国外先进养殖模式技术,促进了肉鸡产业的发展;第三、我国本土家禽品种的培育。1978年-1996年肉鸡存栏由8.20亿只增加到34.83亿只,比1978年增加26.63亿只,年均增长率为8.37%;肉鸡出栏由10.00亿只增加到45.37亿只,比1978年增加35.37亿只,年均增长率为8.76%。

规模化养殖阶段

工业机械设备及养殖生产技术在肉鸡产业中的不断应用,促进了肉鸡规模化养殖的蓬勃发展。肉鸡规模化养殖综合应用了现代科学技术,以工业化生产方式安排生产,充分发挥了养殖群体的潜力,据2018年农业农村部数据年出栏5万只以上肉鸡养殖场饲喂机械化率达到64%。

通过采用全封闭式鸡舍结构和自动化、机械化设备,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强了肉鸡企业竞争力,同时促使企业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养殖方式由散养向专业化、规模化转变,产业整合速度加快,形成了以养鸡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养鸡的产业化体系。

数字化养殖阶段

2019年,被称为数字经济元年,通过借助海量的数据,不仅可以帮助企业通过预测市场增强自身竞争优势,还可以成为企业创收的主要来源。为了紧跟市场快速的变化,一部分肉鸡企业正在积极开展数字化转型,以适应新形势。肉鸡数字化养殖是指借助数字技术将“肉鸡全产业链”各环节连接起来,从而打通数据孤岛,实现产销数字化联动。借助数字技术一方面可以提升企业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品牌、营销、客户、渠道等数据链,最终形成依托在商业生态之上的数据生态。

养殖肉鸡技术宝典_养殖肉鸡技术视频_肉鸡养殖全程技术

肉鸡养殖全程技术_养殖肉鸡技术视频_养殖肉鸡技术宝典

我国肉鸡产业消费需求

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鸡肉消费量持续增高,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鸡肉消费量已超越欧盟,位居全球第二。由于我国消费者的肉类消费习惯偏重猪肉,使得我国的人均鸡肉消费水平与国际水平还有很大差距。根据USDA数据,2012年我国人均鸡肉消费量约为10公斤。美国人均鸡肉消费量约为42公斤,是中国的4倍;俄罗斯人均鸡肉消费量23公斤,是我国的2倍;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巴西,年人均消费量也达到34.3kg。我国人均鸡肉消费量仍处于全球较低水平,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养殖肉鸡技术视频_养殖肉鸡技术宝典_肉鸡养殖全程技术

我国肉鸡市场供需分析

2019年受非洲猪瘟影响,猪肉供应偏紧,鸡肉替猪肉较为明显,受市场供需影响,2019年肉鸡价格持续走高,带动了养殖户的积极性,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2020年肉鸡出栏146.41亿只,同比增长11.9%,产量2239万吨,肉类占比29.3%,同比增长5.9%。

2019年肉鸡市场因过度宣传市场需求,助推了养殖户的盲目乐观,大量增栏、补栏、扩建,而忽视了鸡苗价格、肉鸡养殖周期、准入门槛等基本因素,出现了几次“鸡周期”,尤其在2019年年底价格出现了多次波动。

养殖肉鸡技术宝典_养殖肉鸡技术视频_肉鸡养殖全程技术

我国肉鸡市场供需分析

生产端:

规模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由于技术、人才、资金和政策等原因,养殖门槛逐步提高,中小养殖户被迫逐步退出,规模化企业逐步填补中小养殖户退出的市场,行业集中度呈现不断提升的趋势。从2013年禽流感疫情之后中小养殖户在加速退出,而年出栏肉鸡10万只以上的规模化养殖场数在逐步增加。

肉鸡养殖全程技术_养殖肉鸡技术视频_养殖肉鸡技术宝典

供给端

根据2017年《中国畜牧业年鉴》数据年出栏2000只以下的肉鸡养殖户占比高达98%,由于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小规模养殖企业及散户一般依据短期内市场价格走势进行投资决策,易受市场趋势影响,因此容易造成市场供给过剩或不足,最终导致市场价格下跌或上涨。以2019年为例,由于非洲猪瘟大幅降低了肉猪的出栏量,作为替代产品的肉鸡价格持续走高,养殖户持续补栏,供应量逐步提升,价格一路震荡,到9月中旬达到年内最高点后逐级回落。

养殖肉鸡技术视频_肉鸡养殖全程技术_养殖肉鸡技术宝典

需求端

消费观念的改变在过去的 40 年中,中国受消费习惯和基本国情的影响,长期以猪肉为主,解决了温饱 实现了小康。但随着消费观念的改变,健康饮食将逐渐成为消费主流,我国人均鸡肉消费量呈快速增长态势。

养殖肉鸡技术视频_养殖肉鸡技术宝典_肉鸡养殖全程技术

消费渠道

疫情之前鸡肉消费渠道与猪肉有着较大差异,2018年之前鸡肉消费渠道主要以团膳及食品加工仍为主,与猪肉消费以个人、家庭消费为主的特点存在较大差异。但是2019年这一比例正在发生改变,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19年鸡肉人均消费量增长13.5%,家庭人均消费量增长12.2%,鸡肉销售渠道正在由团餐消费向家庭消费转移。

我国肉鸡产业品种概况

我国鸡肉市场格局由黄羽肉鸡、白羽肉鸡、817肉鸡以及淘汰蛋鸡组成,据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黄羽肉鸡、白羽肉鸡、817肉鸡以及淘汰蛋鸡的年出栏量占比分别为35%、43.9%、14%和12%;各自的鸡肉产量占比分别为30%、53%、7%、10%。

数据显示我国肉鸡消费主要以黄羽肉鸡和白羽肉鸡为主,且白羽鸡的消费量大于黄羽鸡,这是因为白羽鸡主要目标市场是快餐消费及分割产品出口,需求量较大。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日益形成的健康消费观降低了快消食品的摄入,而黄羽鸡因体型外貌符合我国消费者的喜好及消费习惯,且特别适用于中式烹饪,其市场占有率正逐步提升。

肉鸡养殖全程技术_养殖肉鸡技术视频_养殖肉鸡技术宝典

肉鸡养殖全程技术_养殖肉鸡技术宝典_养殖肉鸡技术视频

外部因素的影响

2010~2018年我国为鸡肉净出口国,但是出口规模有限。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进口鸡肉27.5万吨,出口鸡肉44.7万吨,净出口17.2万吨,进出口规模仅占国内鸡肉消费量的3%左右。2019年,我国禽类进出口形势出现逆转,进口量79.7万吨,出口量51.24万吨,鸡肉进出口贸易由顺差转向逆差。

养殖肉鸡技术视频_养殖肉鸡技术宝典_肉鸡养殖全程技术

外部因素的影响

非洲猪瘟对肉鸡产业的影响

非洲猪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肉鸡产业的发展,从2019年我国居民的肉类消费构成看,鸡肉替代猪肉较为明显,随着生猪存栏恢复时间进一步拉长和居民饮食观念的转变,猪肉市场也将进一步萎缩,鸡肉将在团餐消费、家庭消费等领域进一步发挥对猪肉的替代作用。在面临非洲猪瘟这个机会的时候,肉鸡从业者首先应强化自身实力,而不是盲目的、快速的、不计代价的扩张型发展;其次注重食品安全、环境卫生,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最后借助数字化转型机遇,完成对全产业的整合。

国外肉鸡产业的现状

鸡肉是全球范围内最广泛的肉类食品之一,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随着世界经济和人口的增长,肉类消费需求迅速增长,而鸡肉因价格合理、脂肪含量低、宗教和文化限制少等特点获得了较高的发展,根据FAO数据显示,自1960年以来,全球人均鸡蛋消费量几乎翻了一番,而禽肉消费量增长了五倍。2017年,禽肉约占全球肉类产量的37%。需求的增长带来了贸易的繁荣,从1980年至2017年之间,全球禽肉出口总量增加了12倍以上,巴西一度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主要的禽肉出口国。

养殖肉鸡技术宝典_养殖肉鸡技术视频_肉鸡养殖全程技术

规模化程度

据欧盟统计局统计,2013年欧盟肉鸡出栏量为8.94亿只。其中年出栏5000只的规模养殖场占比高达93.5%,年出栏10万只以上的企业占比38%。生产结构差异较大。由于欧盟各加盟会员国经济实力各不相同,各会员国内肉鸡养殖场规模存在较大差异,据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罗马尼亚、波兰、葡萄牙和希腊等国家的肉鸡养殖场规模化程度较低,其中91%的肉鸡产量来源于年出栏5000头以下的农场。

消费需求

在欧盟鸡肉已成为继猪肉之后的第二大肉类消品,据2018年EPRS数据,欧盟人均禽肉消费量为24.1公斤,猪肉为32.5公斤,牛肉为11.0公斤。消费需求影响生产方式根据数据显示在欧盟约有2%-5%的肉鸡采用有机养殖模式。

有机养殖多采用低密度的自由放养和有机饲料喂养等方式,使其肉鸡产品具有差异化。因欧盟内饮食观念的原因,这种养殖模式多存在与法国(占35%)。随着饮食健康的兴起,这种需求呈爆发趋势,在2013年至2016年期间,欧盟有机家禽产量以每年13.5%的速度增长。

我国肉鸡产业的发展建议

提高生产的标准化和规模化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我国畜禽养殖综合规模化率达到60.5%,全国肉鸡规模化率已达到79%,但远低于欧盟的93%和美国的95%。大中型规模化养殖场的建设和发展,推动了国内肉鸡饲养业从小规模分散饲养逐步向标准化规模饲养转变,有利于规范肉鸡的饲养、繁殖、疫病防疫等,也有利于提高肉鸡产业化水平,同时大中型规模化养殖企业与小型养殖户建立合作机制,有助于建立行业标准,提高小型养殖场的生存能力。这为中国居民日益增长的鸡肉需求和食品安全需求,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养殖肉鸡技术宝典_肉鸡养殖全程技术_养殖肉鸡技术视频

中国禽肉生产和消费稳步增长,肉鸡作为主要家禽品种,养殖规模不断提高,远高于其他畜禽规模化养殖水平。结合国外肉鸡产业的规模化历程和我国肉鸡产业的发展现状,可以确定未来我国的规模化发展是在“多种模式”共同参与的情况下进行。如“自繁自养”模式,“公司+农户”模式,“公司+平台+农户”模式,合作社模式等。

肉鸡品种多元化与标准化共存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方式也日益多元化、健康化、营养化。鸡肉的高蛋白质、低脂肪、低热量、低胆固醇的营养特点正在被消费者所接受,消费的增长助推了产业的发展,为生产更多的鸡肉,企业需聚焦某一肉鸡品种,进行标准化的生产,以占据市场份额。

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域、民族、族群之间因各自不同的文化、历史、宗教等差异,对肉鸡的品种需求也各不相同,消费理念的差异化助推了具有不同功能的肉鸡品种产业的增长,如针对产妇体虚的乌鸡。“多元化肉鸡产业”与“标准化肉鸡产业”服务的消费人群不同,决定了两者之间没有绝对的竞争关系,造成了两种模式将长期共存发展。

促进肉鸡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当前我国肉鸡行业依然处在以经验为主导,技术为辅的阶段,例如养殖户凭借经验干预肉鸡养殖的各环节,而当经验无法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时,才会进行技术干预,此种模式一方面提高了肉鸡的非正常死亡的机率,增加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人力管理规模的局限性,限制了企业的规模化发展。数字技术在养殖端的应用,通过对鸡只的行为、体况、体温、采食等数据进行检测、收集、计算、判断,从而制定出最科学的生产方法,以指导养殖人员进行跟踪、防治、生产等流程操作;另外数字技术通过对鸡舍的温度、湿度、空气等进行分析、预测后,统一对风机、风门、湿帘等设备进行管理,以保证养鸡场维持在适合肉鸡健康生长的最佳状态,从而提高肉鸡生产效率。

养殖肉鸡技术视频_肉鸡养殖全程技术_养殖肉鸡技术宝典

建立健全肉鸡产业数据化平台

很长时间以来,我国肉鸡产业链的各企业之间采用独自经营模式,以服务的地区制定生产计划和企业战略。而随着我国市场的概念被重新定义,企业不仅要面对同行业之间的竞争,还要兼顾上下游企业,以保障自身供应链的安全。为此企业应打破数据孤岛,有效开展数据对接和系统分析,推动建设肉鸡产业大数据平台,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资源互通,提高预警预判和科学决策能力。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