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9月14日讯(全媒体记者 黄京 刘镇东)县域高中(下称“县中”)是县域基础教育的龙头,办好县中一头连着民生,一头关乎发展,对于引导和促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为推动县中高质量发展,9月13日,湖南省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推进会议在常德召开,全省14个市州、86个县市教育部门和普通高中学校负责人齐聚,总结推广经验做法、共商教育强省大计、共绘教育发展蓝图。

统筹推动县域普通高中整体提质,“常德经验”获全省推介

湖南常德,下辖9个县市区、5个管理区,521万人口。论财力,常德人均可用财力排名全省第七;论地理位置,常德地处湘西北,是全省最后通高铁的城市;论生源,2022年,常德初中毕业生只有48401人,生源基数排名全省第九。但常德的高中教育质量在全省表现得十分突出“——每一个县市区都至少有一所优质高中,没有一个县市区出现“县中塌陷”现象。湖南省普通高中学校督导评估结果显示,常德市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的系列重要指标稳居全省第二。可以说是形成了区域内高中“百花齐放、优质发展、整体均衡”的“常德现象”。

优质高中学习经验_高中经验交流发言稿_高中优秀学生经验分享

在会议现场,常德统筹推动县域普通高中整体提质经验,被省教育厅在全省推广。据悉,该市累计投入约30亿元,高标准搬迁桃源、石门、临澧等5所县一中,高质量整合9所农村高中,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同时,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实行“专家治校”,该市40所普通高中的校长中,36位是从学科教师、班主任等一线岗位提拔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常德在省内最早推行属地招生政策,严禁市县之间争抢优质生源,坚持“阳光招生,把公平公正落实到招生就读的全过程各环节,让广大学生均衡享受教育资源。据悉,常德从2013年就开始实行指标到校政策,桃源、汉寿、临澧3个县的一中指标生计划分别达90%、80%和70%。其中,桃源县一中依据初中学校在籍学生人数和中考平均成绩分配指标生计划,并把本校班级后五名学生成绩提高作为考核教师的重要因素,为推动县域教育优质均衡发挥了极大推动作用。

同时,常德还通过统筹教研教改,提升教育质量,同时坚持把调动各方力量办学作为推动县中高质量发展的“第一保证”,鼓励社会捐资助学,做大市县两级教育基金会;做实家校协同育人,推动构建家校协同育人“共同体”。

“常德市把‘振兴县中’摆在核心位置,因为他们看到了县域高中在促进教育生态建设和乡村振兴中的关键性作用。”省教育厅厅长夏智伦说,县中办好了,便是稳住了县域内全学段生源,也就稳住了千万个农民家庭。前者为未来蓄力,后者则是谋当下的主力。“常德市的经验充分说明,只要不懈努力,是能够办好县中的。”

湖南县中占据主体地位,多措并举推动县中高质量发展

事实上,湖南县中无论是数量还是在校生规模都是全省普通高中教育的主体。会上,省教育厅副厅长刘静通报的全省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情况显示,2022年底,全省有普通高中学校726所,在校学生142.2万人。全省86个县市共有县中478所,在校学生102.61万人,占比分别为65.8%、72.2%。为加快县中高质量发展,我省深化普通高中招生管理改革,全面实行属地招生、公民办同招、优质高中指标生到校等政策,严肃查处招生违规行为,有力稳定了县中生源。目前,全省县中布局进一步向县城聚集,资源配置更加优化,省、市级示范性高中学校办学条件基本达标,大班额化解任务基本完成,为县域高中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据悉,“十四五”以来,中央和省级财政累计投入近12亿元,支持推动全省普通高中新增校舍面积896.5万平方米。今年,省政府启动实施100所县中“徐特立项目”建设项目,统筹安排补助资金逾20亿元,引领带动全省县中标准化建设。同时,大力加强县中教师队伍建设,围绕新高考、新课程和新教材改革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抓实常规教学管理,健全省、市、县、校纵向贯通的教研机构体系,建立薄弱县中帮扶机制,将全省所有高中阶段学校纳入督导评估,推动县中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全面提升。不过,刘静表示,目前全省县域高中仍然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条件保障水平不高、教师总量不足和结构性缺员、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促进县中发展提升是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的重要举措,各地各校要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有效措施,补短板、强弱项、调结构,全面推动县中高质量发展。”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田祖荫指出,湖南把县中振兴作为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的战略举措,着力构建具有湖湘特色的县中高质量发展机制,探索出了“常德经验”,走在了全国前列。他强调,加强县中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全面振兴县中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

走优质特色之路,以“县中振兴”推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

浏阳市完善高中质量评价方案,积极探索分类评价、增值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力破“五唯”顽疾,让每所学校都能“跳起来摘桃”,避免了“一家独大”;石门县一中打造以学生为中心、学习为主线、活动为载体的核心素养课堂。不拼时间,不搞“题海”,引导教师从育分转向育人,学生从解题转向解决问题;湘潭县一中于2017年承办湖南省海军青少年航校,探索出“强心、强体、强脑”的“三强”特色培养模式,4年间共培养了78名航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苗子。同时针对县中“科研不足,蛮干有余”这一短板,该校还提出科研兴校,成立强师、提质、品牌、文化、树人等“五个研究室,建立“德育为首,五育并举,五育融合”的育人体系……尽管“县中振兴”之路任重道远,也很难一步到位、一蹴而就,但会议现场,浏阳市教育局、石门县第一中学、湘潭县第一中学等单位负责人分享的发展经验,让人看到了县中发展的多条路径。

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而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县中作为普通高中的主体,也必须走优质特色之路来不断提升办学质量。 田祖荫强调,要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加大省市两级对薄弱县中的投入支持力度,积极推进县中标准化建设,加快改善县中办学条件。要完善教师补充激励机制,在编制、待遇、职称评聘等方面给予县中教师更大支持,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县中任教,建强县中教师队伍。同时,要鼓励县中创新办学模式和育人机制,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促进学校多样特色发展,积极探索发展综合高中,形成具有鲜明县域特色的普通高中育人模式。同时进一步健全完善区域对口、城乡统筹、高效参与的县中托管帮扶体系,助力薄弱县中发展提质增效。要完善县中教育治理体系,严格规范普通高中招生管理,全面落实属地招生和“公民同招”政策,完善优质普通高中“指标到校”招生办法,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中考改革,努力缓解社会教育焦虑。

湖南如何以“县中振兴”推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夏智伦说,各地各校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教育部、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锚定目标任务,抓好“五个加强”,推动县中发展全面提质。要加强规划布局,着力增加优质资源供给。有序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招生规模,高起点新建和改扩建一批优质普通高中,开展区域内集团化办学、结对和托管帮扶,让优质高中教育资源惠及更多孩子。以“徐特立项目”建设为引领,推动全省县中标准化建设,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推动县中教育数字化转型,以数字化赋能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要加强师资建设,着力提升队伍素质能力。坚持不懈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加强对教师法纪观念和职业操守的经常性教育,对师德师风问题“零容忍”;健全县中教师培养补充和管理机制,加强公费师范生培养、青年教师人才引进和教师流动管理,积极推行“县管校聘”和县域内“轮岗交流”;完善教师发展支持体系,大力改善教师待遇,提高教师社会地位,通过“国培”“省培”项目和教学素养展示、教学能力比武和教学名师评选等活动,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同时,要加强主责主业,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落细抓实课堂教学常规,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完善教研工作体系,推动更多一线教师和基层教研员参与教改教研,形成“大兴教研、大抓常规、大提质量”的良好氛围。要加强综合治理,着力营造良好教育生态。持续规范招生办学,严禁违规跨区域“掐尖”招生行为,保障县中生源稳定。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抓好普通高中学校督导评估,引导党委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树立正确的教育政绩观和质量观。要加强工作保障,探索建立市域统筹县中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大经费投入,营造良好教育环境,让校长静心办学、教师安心育人,着力引导和动员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县中发展。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