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政府+企业+贫困户”联动机制,开展“庭院式”食用菌种植新模式,利用贫困户闲置庭院安装标准食用菌棚,带动贫困户增收———庭院里长出“致富菇” 核心阅读:食用菌产业具有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收益稳的特点,2015年全市实现食用菌产值3亿元以上。今年以来,我市依托种植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食用菌品牌响,市场发育完善,龙头企业多,产业链长,服务体系健全,逐渐成为贫困农民脱贫致富首选产业和贫困户快速脱贫致富的成熟产业。基于此,市农业部门与莱芜市鑫汇食用菌专业联合社(莱芜市食用菌产业联盟)联手共建,积极在贫困户发展“庭院式”食用菌种植,为贫困户尽快脱贫致富开辟新路径、提供新选择。
“再有半个月,村里种的蘑菇就都能收获了。”10月9日,在雪野旅游区大王庄镇小下河村村民李登永的“庭院蘑菇棚”里,看着菌包里冒出的硬币大小的“小包”,李登永喜滋滋地向记者介绍。
小下河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李登玉介绍,今年以来,村“两委”立足食用菌种植传统优势,全村贫困户积极创新发展“庭院式”食用菌种植精准扶贫新模式,全村15户贫困户全部发展起庭院式食用菌,年均可增收3000元以上。
据了解,目前,大王庄镇在莱芜市鑫汇食用菌专业联合社的强力拉动下,建立“政府+企业+贫困户”联动机制,在温家庄村、止风村、杨家庄村、大下河村、前卞庄村、后卞庄村等7个村开展“庭院式”食用菌种植新模式,目前已在45个贫困户庭院中安装标准食用菌棚。
“庭院式”食用菌种植新模式,针对老弱病残、技术缺位等各类致贫与返贫因素,就地在贫困农户庭院建立标准食用菌棚,发展蘑菇种植。在管理环节,农户只承担喷水、采菇等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其它工作由食用菌合作社运作,保障蘑菇质量安全,程序简单易行,当年可收回投入成本。不额外占用耕地,在农户庭院即可大力发展,具有节地、灵活、高效、零风险的特点,值得在全市贫困户中复制推广。
谈到庭院发展食用菌种植时,市农技站站长高燕算了一笔账:1个菌包成本价4元左右,每个菌包产蘑菇4斤,按最低1.5元/斤计算,每个菌包贫困户纯收入2元,1年按3茬每茬1000袋,贫困户每年纯收入6000元以上。
据了解,“庭院式”食用菌设施由食用菌产业联盟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统一规划建设,前期由联盟为贫困户提供菌袋,中期统一技术服务,后期统一回收贫困户产品,根据不同的季节和贫困户的身体状况,让贫困户分批分品种全年生产,实现贫困户不出家门在家每天工作2小时,轻轻松松长期脱贫再致富。
为实现食用菌企业与贫困户双赢,依托联盟的销售渠道以及强大的技术支撑,基本实现与贫困户订单经营,联盟成立扶贫技术小组,实现每一名技术人员带领20户贫困户生产,实现每隔一天指导生产一次,每隔一天实现产品回收一次。联盟提供物流配送车辆,保证产品及时回收加工。联盟还统一技术对贫困户所生产的废菌包在自己的庭院中进行物理发酵腐熟,发酵完成后的有机质指导贫困户发展庭院有机盆栽蔬菜,直接为贫困户又增加30%的附加收入。
“庭院式食用菌种植是整合多方资源打破传统的发展模式,既是庭院经济的有效延伸,实现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又是农村特色产业精准扶贫的有益探索,促进贫困人口尽快脱贫致富,具有丰富的实践性和旺盛的生命力,使食用菌产业成为贫困农民增加收入、脱贫致富的新产业。”市农业局局长陶务瑞说,“在当前农民老龄化和农村空心化的新形势下,通过在庭院中(房前或屋后)建设立体种植大棚发展蘑菇生产,在全市非贫困户亦有较强的推广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