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乡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主题,进一步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业产业经济,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产业化、特色化建设,全乡农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共种植优质水稻7600亩,生姜2500亩,桑园2120亩,发展林果面积20000多亩。全年固资产投资3087万元,同比增长280.17%,实现农业总产值5416万元,工业总产值231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097元,同比分别增长6.3%、368.76和14.5%,被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全市经济发展先进乡镇。

在发展农业产业经济中,我们按照“基地联动、科技推动,龙头带动”的工作思路,积极运用工业理念、市场理念、效益理念,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效地打好了农民增收基础。

一、基地联动,培植产业规模发展。

为有效培植主导产业,实现规模化生产,我乡认真实施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有效发挥基地示范作用,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首先,按照中央1号文件精神,把粮食生产作为事关国计民生、事关经济发展大局、事关社会稳定的大事来抓,加大扶持和保护力度,在**社区、下洛等村建立了为5000亩高档优质稻基地,去年,全乡种植优质稻面积7600亩,亩均增收100元以上,粮食总产量创历史新高。二是打好经济作物这张牌,在稳定粮食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适合本地特点的农业经济作物。我们结合本地实际,围绕生姜、桑蚕、林果、畜牧业等优势主导产业,组织全乡3000多农户,集中力量建设了一批规模化、优质化农产品生产基地,逐步向规模化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以天堂、纳六、古帝等村为重点的1万亩林业基地;以天堂、纳六为重点的100亩木薯基地;以**社区(坡简屯)、下洛村为重点的“二元杂”母猪养殖基地;在天堂村仁堂屯建立了300亩“优果工程”种植示范基地;在下洛、塘静、元洞分别建立了100亩桑园基地,在纳六村建立了100亩生物农药浸种处理的大肉姜种植示范基地。在基地的联动下,全乡农业逐步实现了由“分散型”向“规模型”的转变。全年种植生姜2500亩、指天椒1500亩、木薯2000亩;种植桑园2120亩,全年共产鲜茧15万公斤,产值约120万元,养蚕户户均收入2000多元,最高的过超过2万元;出栏生猪19538头,家禽217926羽。

同时,我们积极实施林业生态工程,把林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途径来抓,切实做好林业资源管理和生态林业发展工作。一是巩固我乡退耕还林和国家生态公益林两大工程成果,确保国家项目的顺利实施。全乡退耕还林合格面积4448.13亩,累计补植面积324亩,兑现退耕现金补助102.30万元,国家生态公益村补偿金6万元。去年6月我乡代表***区一类乡镇通过了国家营造林检查组的检查验收,并得到了国家检查组的高度评价。二是积极主动向上级争取项目与资金,调整和优化林业结构。通过努力,我乡争取得到了国家生态公益林21604.5亩的指标,这标志着每年将为当地农民争取到近10万元的生态公益林补偿经费,既增加了群众的收入,又保护了生态环境。

二、科技推动,促进产业科学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产业发展更是离不开科技推动。在产业发中,我们坚持科技为先,以科技为支撑,推动农业产业科学发展。

一是引进和推广优质良种。引进和推广了优质高产的水稻品种国豪五号、灵优6602,玉米新品种正红6号、正人619、川单19号等优良品种,进一步改善和优化了粮食结构,确保种粮食面积减少,而粮食产量稳定增加。同时,积极做好猪、牛品种改良工作,二元杂母猪、黄牛等在本地得到较好的发展。如**社区坡简屯全屯存栏二元杂母猪87头,出栏猪仔1500多头,收入近40万元,平均户收入1.1万元,人均净增收1200元。

二是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大力推广农村科技实用新技术。为搞好今年我乡新技术的推广利用,普及科技新技术,我乡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年初根据本乡实际,制定了培训实施方案,并积极投入培训经费和落实培训人员,全年共投入科技经费38000元。采取“三个结合”(即: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专家培训与技术员培训相结合,课堂培训与地头(田头)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充分利用乡、村技术培训学校、“农友夜校”、科技中心户、党员中心户等阵地,对农村群众进行全方位培训。目前已完成40期3800多人次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种桑养蚕、生姜和优质水果种植,猪、鸡、鱼等养殖技术培训,并推广了抛秧和免耕栽培技术,今年抛秧面积达7000多亩,其中免耕抛秧面积达2000亩;推广玉米地膜种植6000亩,其中免耕栽培达2500亩。通过科技培训和推广科技新技术,全乡有劳动能力的群众均掌握了1-2门科技实用技术,并逐步偿到了科技的甜头,有效推动了全乡农业产业发展。如天堂村仁堂屯韦树宝通过学习水果栽培新技术,自行研究培植出果大肉嫩汁甜的被当地群众称为“树宝梨”的优质高产梨,并在当地推广种植400多亩,商贩慕名上门收购,产品供不应求,仅此一项,年收入就达20多万元,他本人年收达6元以上。

三、龙头带动,实现产业快速发展。

我们按照“兴农强工”的发展思路,依托产品基地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通过引导和支持企业向上争项目、向内强管理、向外创品牌,促进了龙头企业上规模、上品牌,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带动产业经济快速发展。

一是培植壮大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生姜加工厂新增投资50万元,年生产盐水姜能力达1000余吨,并在全市以及广西区内外打响品牌,生产的盐水姜远销台湾、日本等地。该企业除有效解决本地生姜销售问题外(年消化本乡生姜800多吨),还消化附近九圩镇以及白色、田林等外地生姜近200多吨,并就近解决100多名当地富余妇女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近50万元。利园食品加工厂年消化指天椒吨。这两个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有效带动了本地生姜和指天椒产业的发展。

二是发挥林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壮大木材加工企业。**木材综合加工厂新增投资100万元,新上了2条生产线,形成了年产5000立方旋板和柜板的生产能力,有效带动了林业经济的发展。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乡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乡的农业产业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兄弟乡镇相比和距上级及群众的要求,我们深知还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够,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完善去提高。我们将以经验教训为鉴,立足实际,扎实工作,努力提高使我乡的农业产业发展水平,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相关热词搜索: 工作会议经验交流农业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