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闫德军 通讯员 黄涵 王烁
步入姜庄乡盆张村的肉鹅养殖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映入眼帘。一只只大白鹅远远的看去,像一团团棉花,簇拥在一起。当饲养员张欣亮端着饲料进入鹅园时,大白鹅一拥而上,场面十分喜人。
“过几天就有人来我们鹅园里收鹅了,可把我们激动坏了,我们要把它们养的又肥又壮,出园时卖个好价钱。”张欣亮激动地告诉记者。
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张欣亮,是姜庄乡盆张村的村民,妻子张淑娜患有疾病只能从事简单的家务劳动,家中两个孩子都在读书,生活很是辛苦。为了撑起家庭,张欣亮四处打听脱贫致富的路子,最终他们选择了通过养鹅致富奔小康。
为了凑够购买鹅苗的钱,张欣亮东拼西凑,让妻子取出了这些年他打零工挣下的所有积蓄。起初他们购买了1千多只鹅苗,建了大棚,准备大干一番。但是饲养动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考虑到天气、温度、饲养技巧、病虫、为动物打针等很多的问题,面对接踵而来的难题,张欣亮夫妇并没有退缩,而是像照顾孩子一样把小鹅苗抚养长大。
“本来想着鹅挺好养呢,长的也快,现在成长周期要比想要的要长,鹅吃的也很多,有时候半夜冷得很,也得起来喂鹅。有一次鹅场的棚塌了,我们大半夜把小鹅娃都抱到屋里,弄了4个烤灯暖着它们,真是跟照顾小孩一样。”说起养鹅的艰辛,张淑娜的话语充满了感慨和疼惜。
据了解,鹅场里现在有大约700只鹅,这些鹅在历经张欣亮夫妇二人4个月的精心照顾后,已经长的如此丰满茁壮。这两天将会有专门的人前来收鹅,等到这批肉鹅卖出去,每只鹅能卖出60-70元,算算这笔收入,他们满脸欢喜,并告诉记者准备利用剩下的小鹅产鹅蛋卖鹅蛋,按照一个鹅蛋10元来算,他们还能再挣一些。
“张欣亮夫妇并不甘于接受政府低保,做一个贫困户,他们带头去养鹅、动手去致富,虽然没有经验,在养鹅的过程中经受了很多挫折,但是他们敢于尝试,勇于坚持,在摸索中前进,现在不光摘下了贫困户这个帽子还成为了一名致富能手。”盆张村村支书张会甫满脸骄傲的评价着张欣亮夫妇。
在养鹅场周围记者们看到,张欣亮还承包了30亩地种植了巨紫荆,平常除了照顾鹅外,便是给树浇水、施肥、治虫、打药,这些树苗长成后,他们就会增加另一笔收入。如今,夫妇二人虽然每天都很劳累但是却充满着幸福。
“政府对我们的帮助太大了,不光给我们技术指导,还帮我们协商了大棚的问题,这鹅场周围的空地种植经济树木,也是政府帮俺出的主意,真是太感谢了。我们两口一定不辜负政府,一定好好干,将养鹅做成产业,做大做强,带动更多的人脱贫致富。”张淑娜激动的告诉记者。
脱贫攻坚是一场持久战,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及职能部门群策群力、狠抓落实,更需要广大贫困群众主动作为渡过难关,只有用自己的双手劳动致富,劳动脱贫,才能建设好家园,才能更好的打赢脱贫攻坚战,才能奏响奔小康的时代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