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莘县讯 (通讯员邹海宏 邹丽敏)“自从俺开了这个专卖店,来买肉的人越来越多,虽然40多块钱一斤,仍然供不应求。”3月1日,莘县“马颊河姥姥肉”家庭农场老板张振增在自家设在县城的专卖店里一边忙活一边高兴地说。
莘县“马颊河姥姥肉”家庭农场有20多亩放养基地,采用莱芜黑猪与青岛黑岔杂交作为仔猪,全部采用玉米面、麦麸、草面作为饲料,定时让猪出圈放风,一头猪饲养成本一天就要5元钱。2012年第一批商品猪出栏后,批发价40元一斤,转手被别人贴上商标卖到大城市高端市场,能卖到80多元一斤。为此,张振增专门注册了商标,上马了精包装生产线,在县城设立了专卖店。他还想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把专卖店开到聊城、济南、北京去。以“马颊河姥姥肉”为缩影,联农食用菌、范家烧鸽、燕塔豆神……莘县越来越多的家庭农场开始设立专卖店,展示农产品质量,拓展业务空间。
专卖能火爆,重点是质量。面对应运而生的百个家庭农场,莘县各乡镇(街道)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办公室,选聘百名农安监管员,形成上下三级联动的体系,把监管环节前移。县里拿出专项资金,建设了高标准数字化的无公害农产品检测室,形成了家庭农场自检、市场抽检、县级检测监管相结合的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网络,县内有10多处家庭农场出口农产品示范基地,通过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达到34个。
几年前,莘县农民刘考顺和别人利用流转的30多亩地建起了以生产食用菌为主的家庭农场。为推销产品,刘考顺在县城建起自己的专卖店,由于无公害生产,产品特别畅销,业务量与日俱增。于是,刘考顺在镇里的支持下先后流转土地300多亩,建起了联农生产合作社,投资300万元把原来的菇房改造成智能化生产车间2000平方米,目前日产鲜菇达5吨左右,日收入达6万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