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强不是虾塘的老板,却有着15年以上的一线养虾经历,他帮老板管理虾塘养虾,连续4年赚钱。到底有何秘诀?
30多岁的肖强人称“强哥”,长得结实憨厚,虽然年轻,但却有着15年以上的一线养虾经历,是位不折不扣的“老虾工”。1998年开始跟着台湾老板学习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1999年正式亲自驻塘养虾,足迹涉及深圳、惠东、汕头、汕尾等广东多地对虾养殖场及高位池。4年前,肖强加盟陆丰市甲子镇的德泰丰养殖场,创造了连续4年养虾赚钱的记录。
细节管理到位,措施做前头
“我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经验,就是凡事善于总结,细节把握到位,所有措施都要做在前头。”多年的养殖经历让肖强积累了许多“察言观色”的本事。他总是能在水质即将发生变化,底质将要出问题,虾吃料稍微出现异常等细微的转变中判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前做好预防,避免了等出现问题后再做工作的被动。
作为养殖场的总技术员,肖强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细节非常用心。每天清晨6点,中午12点,下午6点都要各测水一次,得出水体中的各项指标,根据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在季节变换,容易应激的天气,更是加强监测,时刻注意变化。多年的总结让他得出了一系列宝贵的经验,肖强说:“我们喂料是一天4餐,虾塘水体的pH必须确保经常保持在7.5~8.0,溶解氧保持在6毫克/升以上,每口高位池(约1亩)必须在四个角落各配备一台增氧机,保证水流流动,池底还必须安装微孔增氧设备。”肖强认为除了这些还不够,还必须每天进行换水,水是从海里抽上来的,经过沙滤以后在蓄水池中进行严格消毒,然后才能使用。他还规定了不同养殖时期虾塘的换水量:“我们的池水深1.5米,在投苗后1周内,每天换水5厘米,1周后每天10厘米,30天后20厘米,40天后30厘米,每次换水都要缓放缓进。”
除了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其他员工也严格要求。养殖场分为若干区域,每个区域负责若干虾塘,各个区域都有一名技术副手和相关工人。技术副手每天早上6点前必须到位,测氨氮、亚硝酸盐、pH、溶氧等指标并做好数据记录,查看料笼观察吃料情况及虾的状况,检查增氧机是否正常开启,巡看水色变化和吸污情况。工人根据投料、排污、守夜、电工等不同职能进行专业分工,并进行分班制,保证虾塘24小时有人值班。肖强说:“我们对工人的要求很高, 新来的工人在还没有开始投苗养殖的休塘阶段,必须要在空池进行学习,不熟练不够达标的工人,不允许参与到实际的生产过程当中来,必须继续培训直到完全熟练为止。”
计划养殖,不等不博
除了对技术、管理和投入品的严格要求,虾场能够成功的重要一点就是按照计划进行养殖。虾场一年只养两造虾, 第一造是9月份开始投苗养至第二年 1月份开始收虾,第二造是2月份开始投苗养至当年5月份开始收虾,5月至9月期间则是干塘消毒和培水。池塘周围都打有铁桩,水温低时盖上薄膜,水温高时就撤掉。肖强介绍:“我们每次投苗时都要计算养殖周期,指定上市计划,确保虾在可以上市时是在价格比较好的季节。”一口塘一亩,肖强制定的投苗密度为30~32万尾,在他们的管理模式下,成活率保持在7~8成。 通过有计划的养殖和严格的规范化管理,肖强养殖的虾总是能在计算好的时间内上市。
在卖虾的时候也严格按照计划销售,并不考虑价格是否将要涨跌,也不抱着可能过一段时间再卖赚得更多这种心理。肖强表示:“我们养的虾成本在7~7.5元/公斤,只要达到15~20元/公斤规格,就会安排捉虾,只要时间一到,立马安排上市,不管当时价钱如何。”肖强认为,不管行情高低,只要虾能养成,肯定就是赚的,区别在于赚多赚少而已,只要产量上了规模,利润自然丰厚。
选用大品牌,擅用菌制剂
肖强对苗种、饲料、药品的选择要求十分严格,大品牌、正规、稳定,是他对投入品的选择标准。每次投苗前,肖强都会利用虾场配有的专业人员和设备,对虾苗进行桃拉病毒、白斑病毒、 弧菌、抗应激能力等指标的检测,只有达到标准的才会选择投苗。饲料则会对其纤维素、蛋白等含量进行测定,确保质量合格的才会进行采购。药品则是要先进行试用,用后对各项指标进行测量看是否达到要求。
肖强推崇以防为主的生态养殖模式,极少使用抗生素,对生物菌类产品非常重视。无论是调水还是抗弧菌,肖强都偏爱使用以菌抑菌的方式,对各种菌制剂新产品都乐于进行尝试。“去年曾经试用过一个抗弧菌的新产品弧菌克星,我先在一个弧菌超标的池塘测了弧菌的含量,使用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测试,发现弧菌明显降低了,大概降了70%~80%,虾的肠道和体色也变得比较好看,于是后来便大量使用。”肖强如是说。
原文标题:致富网 > 农业视频 > 致富经 > “老虾工”肖强养虾赚钱有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