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务媒体的发展现状

政务新媒体是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的重要一环,如今已经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发布权威信息,加强政民互动,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各级政府设立的政务新媒体数量呈现加速增长态势,传播平台从传统固定的网页转变为“两微一端”等各类移动新媒体平台多元发力。

优质政务新媒体典型经验_优秀政务新媒体_十佳政务新媒体评选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经过新浪平台认证的政务机构微博为13.9万个,中国31个省(区、市)已全部开通政务机构微博;微信城市服务累计用户数达6.2亿,中国31个省(区、市)已全部开通微信城市服务;中国297个地级行政区政府开通了“两微一端”等新媒体传播渠道,总体覆盖率达88.9%;中国在线政务服务用户规模达5.09亿,占全体网民的近六成,使用政务新媒体办事已经成为中国老百姓的日常操作。

在聚光灯下,部分政务新媒体“僵尸”“睡眠”“雷人雷语”“不互动无服务”“标题党”等现象时有发生。部分政务媒体只注重自身的“新媒体”角色,忽略了“政务”属性。所发布内容多是社会热点新闻、明星八卦、心灵鸡汤、网络段子等,与职能相关的政务信息很少甚至没有。这类新媒体过多的把与自己职责职能相关的信息“淹没”在社会热点新闻里,而忽略了自己本应承载的政务公开、政令宣介、舆情引导等“政务”等方面的功能。

优秀政务新媒体_十佳政务新媒体评选_优质政务新媒体典型经验

二、政务新媒体面临的现实困境(一)缺乏专业的运营人员

种类日趋繁多的政务新媒体应用对新媒体管理和运营带来一定的考验,甚至已有不少的政务机构因为专业技术人员短缺、全媒体信息采编能力不足等制约而叫苦不迭。在具体运营上,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内容保障不足或者内容弱化。

(二)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

政务新媒体数量虽然多,但很零散,亟须进行合理有效的资源整合。一方面,大部分政务新媒体之间没有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单兵作战,无法发挥合力;另一方面,虽然部分地区在辖区政府的牵头下打造了新媒体矩阵(如微信矩阵、微博矩阵),但是这些政务新媒体在资源整合上还处在初级阶段,只搭建了框架,还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机制,没有充分发挥这些新媒体的合力。

(三)回应与互动的不足

相比较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新媒体最大特征便是互动的便捷性。而当前很多政务新媒体却仍然是以单向传播为主,回应、互动严重不足,“只管发布,不管回复”“低互动、弱联动”现象普遍存在。而回应互动的不足会大大降低网友对政务新媒体的体验感,久而久之该政务新媒体的影响力和公信力便会日渐式微。

十佳政务新媒体评选_优质政务新媒体典型经验_优秀政务新媒体

(四)统一监管困难

近年来,政务新媒体百花齐放,仅通过传统监管形式已无法确保监管的全面性,无法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处理。而不同新媒体平台之间是相互独立的,要实现对所有政务新媒体的日常监测与管理较为困难。

三、政务新媒体的发展建议(一)政务新媒体要加强队伍建设,注重人才培养

政府部门应该重视政务新媒体人员的业务能力培训,可以采用线上线下学习的方式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增强其新媒体运营能力和内容制作能力。

(二)政务新媒体应打破壁垒,化零为整

一方面,整合内容。将信息的搜集、传递、发布和反馈统一起来,扩大内容来源,使政务新媒体的信息更加全面。另一方面,整合服务功能,将新媒体服务功能做到位。

(三)制定完善考核评价体系,走科学规范之路

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对工作具有激励、引领作用。当前,部分党政机关已将政务新媒体的运维情况纳入政务公开或宣传工作的考核评价范围,这有力促进了政务新媒体的发展。但是,当前政务新媒体的考核评价还过度注重阅读数、点赞数等。考核评价体系具有“指挥棒”作用,未来政务新媒体的发展还需要制定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将政务新媒体引导走上规范发展之路。

十佳政务新媒体评选_优秀政务新媒体_优质政务新媒体典型经验

(四)搭建统一监管平台,加强考核评测

通过搭建新媒体统一监管平台,对辖区内的政务新媒体进行统一监测与管理,对新媒体信息发布、健康性、影响力等方面进行日常监测。同时,定期对政务新媒体展开全面评测(技术+人工),摸清政务新媒体整体运营情况,有针对性地督促各单位对问题进行整改。

(五)以数据推动运营

依托大数据,政务新媒体能够对受众的心理、需求以及行为习惯等进行分析,可以提供更符合受众需要的内容,大大促进新媒体的发展。丰富的数据资源能够不断优化新媒体的服务方式。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