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带动 品牌引领 文化赋能

贵州刺梨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致富种植即墨项目有哪些_即墨种植致富项目_致富种植即墨项目招聘

目前,全省刺梨生产经营企业达70余家,鲜果加工产能达14万吨。图为我省刺梨产业龙头企业——贵州宏财集团。

即墨种植致富项目_致富种植即墨项目有哪些_致富种植即墨项目招聘

公共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三箭齐发”,贵州刺梨广为天下知。

7月15日,贵州刺梨·健康中国行启动仪式暨产业招商推介活动在贵阳成功举办,共签约27个项目。接下来,“贵州刺梨·健康中国行”将走进重庆、杭州、上海等地,大力推介刺梨产品和文化,让这颗养在深山的健康珍果,成为众里寻他千百度的绿色瑰宝。

今年以来,我省按照新型工业化引领“新四化”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充分发挥贵州刺梨资源优势,坚持加工带动,以市场化方式发展刺梨产业,提高刺梨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水平,持续打造“贵州刺梨”公共品牌,全力拓展线上线下市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努力把刺梨产业打造成为富民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

目前,全省刺梨种植面积达200万亩,生产经营企业70余家,规上工业企业19家,刺梨产业总体呈现种植规模效益持续向好、加工能力不断提升、品牌影响不断增强、市场开拓不断扩大的蓬勃发展态势。

加工带动,健康珍果变致富金果

在贵州刺梨·健康中国行启动仪式暨产业招商推介活动上,一批优秀企业、产品分别被授予“十佳企业”“十佳拳头产品”“十佳新品”称号。

刺梨是云贵高原特有的野生水果,被称为“维C之王”。贵州省委、省政府把刺梨产业作为贵州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之一,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工作。

贵州刺梨规模化种植主要集中在六盘水、黔南、毕节、安顺等4个市(州)的龙里、盘州、西秀、七星关等15个重点县(市、区),其种植面积、加工产能、产品种类在全国占90%以上,居全国前列,具备较好产业发展基础。

为带动种植农户增收致富,贵州刺梨坚持保底收购,走加工带动之路。发挥广药集团、娃哈哈、光明乳业等行业领军企业带动作用,支持天泷、山王果、山珍宝等省内骨干加工企业技改扩能,培育刺柠吉、刺力王、初好、恒力源养生有维等拳头产品,努力打造王老吉刺柠吉、娃哈哈刺C赢、光明健能刺梨风味发酵乳等明星产品。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35家重点调度刺梨企业有鲜果加工产能14万吨,其中榨汁能力11.02万吨,即鲜果采收后,70%以上用于榨汁加工。根据市场需要,目前潮映大健康、宏财、天刺力等企业正在采购设备,新增榨汁生产线,预计年内新增9条榨汁生产线,新增鲜果加工能力10万吨。刺梨产品覆盖了食品、药品、保健品、日化用品等行业,刺梨原汁、饮料、果脯销售增长较快。

此外,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等地的客商和平台看中贵州刺梨商机,纷纷参与投资销售刺梨产品,他们委托贵州省内加工企业代为加工刺梨产品,扩大了刺梨产品市场销售。

2020年,全省刺梨鲜果产量达10万吨,同比增长51%;重点调度的加工企业收购鲜果8.1万吨,同比翻了一番;保底价收购达80%,基本实现应收尽收;鲜果加工成原汁4.05万吨,实现产值16.2亿元,同比增长50%以上;鲜果收购均价4元/公斤,果农售果收入4.05亿元,户均增收突破7000元,有力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

文化赋能,讲好贵州刺梨好故事

近年来,贵州按照“统一公共品牌、统一系列标准、统一功效说法”的要求,持续加强刺梨科研攻关,坚持完善刺梨标准体系,深入挖掘刺梨历史文化,不断发掘和丰富刺梨的健康属性、价值属性、文化属性,将刺梨打造为健康珍果、财富金果、品牌名果,进一步提高传播贵州刺梨好声音的技巧。

研究表明,每100克刺梨果肉中维生素C平均含量为2300多毫克,约是苹果的500倍、柠檬的100倍,贵州刺梨富含维P、SOD、黄酮、三萜等多种营养成分和功效物质,是天然维C之王,是名副其实的健康珍果。

国家公众营养改善项目办公室、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联合编制并发布的《贵州刺梨功效(2021版)》称:刺梨富含的多种植物化学素和膳食纤维,具有抗氧化与抗衰老、免疫调节、糖脂代谢调节、微量元素调节、抗炎作用、改善睡眠、抗疲劳、解毒排毒、脏器保护、抗突变与抗癌等功效,对国民预防和辅助治疗慢性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钟南山院士领衔成立的刺梨防治呼吸疾病产学研联合攻关组的专家发布了科研攻关相关情况:刺梨浓缩汁能明显预防及改善常见过敏源对呼吸道的刺激,具有消炎效果,改善效果优于维生素C片。饮酒前服用刺梨液可延缓酒精在体内的吸收速度,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知名专家们的权威发声,进一步规范了贵州刺梨的功效说法。

2021年,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团体标准管理规定》,省刺梨行业协会、省刺梨产业研究院制定了《刺梨气泡饮料》《刺梨冻干粉》等10项团体标准,汇编形成《贵州刺梨标准汇编(2021)》。省刺梨产业发展工作专班主导制定刺梨团体标准,有利于建立政府主导制定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的标准工作体系,发挥团体标准对行业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这是在刺梨产业规模化发展进程中基础性的、引领性的实践,标志着贵州刺梨率先构建了以团体标准为主体、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为指导、企业标准为支撑的标准体系,杜绝无标准生产、无标准上市、无标准流通,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技术支撑。

在贵州,刺梨和白酒一样,既是物质产品,又是文化产品。贵州刺梨文化悠久,很多文人墨客留下了歌咏刺梨的篇章。吴嵩梁的《还任黔西》诗曰:“新酿刺梨邀一醉,饱与香稻愧三年”。章永康《瑟庐计草》:“葵笋家家饷,刺梨处处酤”。晚清莫友芝有“形模难适眼,风味竞舒眉”的名句。赵以炯《咏刺梨》:“生在山间不入盆,擅妍不肯进朱门。却和龙井酿成酒,贡上唐朝承圣恩。”

贵州刺梨传承经久不衰,成为抗日将士保家卫国的天然营养包、布依儿女的《好花红》和爱情果。1942年,罗登义教授呼吁“每日食用1至2枚刺梨鲜果或干制果实,可以补充维生素之不足,消除士兵的夜盲症,增强健康和体力”。20世纪50年代,以刺梨为题材的民歌《好花红》唱响大江南北,优美的旋律把布依族人民的美好心声传递给全国各族人民。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贵州刺梨文化发展顾问叶辛充满诗情画意地讲述:“刺梨果就像爱情,有酸有涩也有甜;就像生活,不仅仅是姹紫嫣红、五颜绿色,还有风雪和泥泞,最后收获那份甘甜。所以从这个意义上,刺梨花是恋爱花,刺梨果是爱情果。在民间故事和布依族神话当中,刺梨花盛开的季节,就是布依族男女谈恋爱的季节。”

贵州刺梨文化瑰丽多姿,象征着拼搏精神、奉献精神、新时代贵州精神。1981年至1986年间,中国女排实现了“五连冠”。为改善女排运动员营养补充,全国营养专家经过反复论证,最后一致推荐“贵州刺梨”。刺梨不仅仅成为女排营养补充剂,也象征着拼搏的竞技精神。2007年,著名的军旅作家孟伟哉在《永不凋谢的刺梨花》一书序言中写道:“刺梨花,天生有一种特质,在贫瘠的土地上能顽强地生存,争相绽放,无论狂风暴雨、烈日酷暑,从不弯腰低头”,借此赞喻抗美援朝贵州籍志愿军战士为国奉献青春。进入新时代,刺梨在脱贫攻坚、东西部协作、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举足轻重,省刺梨行业协会名誉会长、广药集团董事长李楚源形容贵州刺梨不仅有“颜值”、有“气节”,还有“真材实料”,是贵州精神的一种体现。

今天的贵州刺梨,得益于良好的生态环境,质优量大,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得益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通过加工带动实施订单保底收购,有力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得益于钟南山院士为它持续发声,让刺梨从普通产品变成了“宝贝”,从农产品变为工业品、世界消费品;得益于广大文人和宣传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让刺梨从“长在深闺人未识”变得家喻户晓、美名远扬。

品牌引领,贵州刺梨家喻户晓

近年来,贵州刺梨产业加强品牌体系建设,公共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三箭齐发”,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形成广为天下知的可喜局面。

在省刺梨产业发展工作专班指导下,贵州省刺梨行业协会制定了《贵州刺梨评价通则》团体标准。2020年6月2日,该团体标准正式发布,并作为“贵州刺梨”公共品牌管理和商标使用的重要依据。目前,全省有30家企业获授权使用“贵州刺梨”公共品牌。

2019年以来,我省从产地、品质、品牌和文化等不同的维度和视角,对贵州刺梨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推介。以“贵州刺梨·维C之王”为核心广告词,持续在中央电视台、广东电视台、贵州电视台等进行广告宣传,广告触达25亿余人次。在今日头条、抖音等新媒体开展品牌宣传推广,累计阅读量超8亿人次。贵州刺梨·刺力王、初好、天刺力、恒力源养生有维号高铁驰骋在祖国大地,不断提升贵州刺梨产品的竞争力,拓宽了市场销路。

我省还注重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强化品牌研究、品牌设计、品牌定位和品牌沟通,差异化、特色化开展品牌创建,培植和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全国性、区域性知名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同时,借助广药王老吉、娃哈哈、光明乳业等品牌赋能,带动贵州刺梨整体品牌影响力和知晓率不断提高。

此外,我省还通过组团参加重大展会等开展宣传推介。组织重点刺梨企业参加“3·27农产品(食品)深加工高成长企业产品推荐启动活动”,向参会的160余家国内重点渠道商高位推介;组织企业参加成都糖酒会、西安食博会、北京水博会等全国影响力较大的展会活动,着力营造宣传推介贵州刺梨的浓厚氛围。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