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香阳2015年退役,2016年回乡创业。虽归家后一直外出务工,但作为敢于挑战的九五后有志青年,他始终不愿与同龄人一样,仅靠短工收入为生。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他身上有一股不怕输的精神,他要当村里致富带头人,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讯员 费香阳 阙朔阳
夏天是小麦收获的季节,马坝镇衡西村的退伍军人费香阳这几天正在经历着忙碌的“双抢”——抢收秸秆、抢收油菜杆。“今年夏天我已经收了4800亩秸秆,计划是两周左右全部收上来,要赶得上农民在地里再种上水稻。”费香阳是秸秆回收的一把好手。
2018年夏天,费香阳返乡麦收途中看到当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秸秆禁烧宣传工作如火如荼开展,农田边农民忙着清理秸秆,村里的干部们则天天为禁烧秸秆疲劳奔波。村民把秸秆油菜秆随意堆放或就地掩埋,不仅浪费资源,也给乡村环境增添了负担。看到这种情况,费香阳不由地想到:如果把被丢弃的秸秆回收起来,然后下订单卖到造纸厂、压缩制板厂、养殖场、发电厂,这样就可以为秸杆找到“婆家”,企业又有利润可赚,还为村里秸秆禁烧工作减轻了压力。秸秆不烧变现钞,既赚钱又环保,岂不更好吗?于是,创办秸秆回收利用站的想法涌上心头。
随后,他多方奔走、广泛调研,了解秸秆的用途和市场需求,并尝试开创了一家小型的秸秆收储站。没过多久,他走村串户收购秸秆,再转手贩给草场。当地有经商头脑的年轻人得知昔日丢弃在田头沟渠秸秆能回收“变”成人民币,也跟着行动起来。由于方向找得准,费香阳的草场很快实现购销两旺的“开门红”。
2 诚信经营 赢得荣誉
然而,创业不是一帆风顺的。2021年09月,由于草场贮藏库不足,只能靠露天堆垛,加上夏季遭受暴风疾雨淋湿,导致部分秸秆发霉变黄。当地把发霉的秸秆拉到一家养牛场交货时,客户检验不合格,每吨降价人家也不要。于是,费香阳把这些秸秆拉回晒干,加工合格后压缩成块状转送到当地一家发电工厂,来回往返运输等费用就倒贴2万多元。
费香阳的诚信经营赢得了客户普遍认可,秸秆销售市场不断拓宽。通过“滚雪球”式的经营发展,正式成立了盱眙艳阳秸秆回收综合利用厂,并担任合作社理事长。为了能够做大做强,如何把秸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费香阳不断创新经营方式,增加秸秆综合利用的科技含量,采取新模式的办法,利用网络平台销售秸秆,依靠“订单秸秆”保证购销畅通,依托草场秸秆加工销售,延伸了秸秆产业化经营链条。鼓励农民接受对丢弃的秸秆田间进行免费打捆贮存,免费粉碎压缩,免费维修机械设备,免费提供市场信息和技术服务。
多年的创业磨练使费香阳带领农村青年人在发展“秸秆经济”中闯出了一条综合利用变废为宝的富裕路。目前,盱眙艳阳秸秆回收综合利用厂年销售额100万,带动就业人数30人。让村民在家门口有钱赚,也解决了秸秆焚烧问题,一举多得。
3 合作共赢 共同致富
费香阳是个“95后”,高中毕业后就去当兵,一开始他既不会种田,更不懂种田,况且秸秆回收还是新能源产业。不过,他勤奋好学,在退役军人培训中学习理论,从父老乡亲手里学习经验,加上自己善于钻研,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已经是一名合格的农民了,完全掌握了什么时候育苗、什么时候收货……
作为一名“退伍军人”,费香阳始终坚持“质量第一,信誉第一”的宗旨,以科学的管理手段,雄厚的技术力量,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机制,适应市场。为解决农作物秸秆回收利用难题。目前打捆作业累计达4800千多亩,捡拾秸秆上千多吨,形成了多渠道、多途径利用秸秆的新格局。地头,费香阳已经晒黑了,他戏称已经是黑人了!今年夏天一直在马坝镇衡西村打捆麦草,他计划继续北行,一路向北去洪泽,把秸秆利用事情做到市外去!
经过三年的发展壮大,秸秆回收逐渐步入正轨。为了进一步扩大创业成果,费香阳与合作伙伴经过一番商议后,准备成立专业合作社,结合本地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扩大生产规模,主动对接新产业、新业态,积极放大带动效应,助力乡村振兴,推动美丽乡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