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赵秋丽 李志臣 光明日报 收录于话题#说说我家的小康故事33个
讲述人:山东曲阜孔府印阁首席篆刻师孔令佳
我是孔子第76代孙,打小就喜欢篆刻。一把刻刀,一方石章,就是我的全套治印家什。
别看家什简单,活儿讲究着呐:线条、结构、章法、布局……样样都要考虑周全。自认为手艺也不孬。
早些年,我就在“三孔”景区内摆地摊,给游客刻章。那时候,旅游还没有形成产业,生意寡淡得很,有时几天都无人问津。
咋办?我先后去过上海、苏州等地的景区讨生计,干的还是老本行,收入也就是填饱肚子。所以,对篆刻这类老手艺还有没有市场,我产生过怀疑。
几年前的一天,孔府印阁负责人主动联系上我,说,你赶紧把“金饭碗”捧回家吧,现在传统文化“火”了,来孔府的游客可多了,你的手艺有搞头了!
回来后,我加入孔府印阁团队,任务是传帮带年轻匠人。有年轻人愿意跟着学艺,我心里舒坦得很!
看一些传统老手艺都搭上了互联网,我也跟着赶时髦,开起了网店。没想到,还真火了:最多的一天,接到过上万的订单,去年一年就赚了50多万元。几年时间,买了房,又买了车。
经常有年轻人来问:“能不能刻论语印章?”我说:“当然可以啊!”顺着年轻人的心愿,我在印章上刻上“温故知新”“见贤思齐”……
你看,小小印章,不仅藏着致富经,还弘扬了传统文化哩。
(光明日报记者赵秋丽、李志臣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