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20年发展,广西南宁火龙果生产规模已位居全国第一,在2.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火龙果种植面积18.8万亩,年产值超50亿元。
而工业化、标准化、数字化的加入,让南宁成为现代农业的典范,不仅拥有全球最大的火龙果连片种植基地,还汇集了国内外先进的种植技术、管理手段。种植有标准,管理有流程,一个人轻松协调管理千亩基地,两夫妻轻松管理数十亩果园。每亩2万元的收入,也让当地果农尝到了火龙果种植的甜头。
火龙果种植基地航拍图。
作为全国种植时间最早,面积最大,现代化水平最高的火龙果产区之一,南宁见证着中国火龙果产业的发展,也见证着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是农业现代化里的“模范生”。嗅得粤港澳大湾区的高速发展商机,在南宁市粤桂办、南宁市乡村振兴局、南宁市农业农村局的推动下,南宁火龙果今年快步走进粤港澳大湾区。粤桂协作,也为南宁火龙果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工业化种植
一人轻松管理千亩基地
南宁火龙果产业高速发展,离不开一批对火龙果品质有极致追求的人。
站在广西佳年农业有限公司武鸣伊岭基地的观景台,只见在防冻遮阳膜保护下的3000亩火龙果苗整齐划一,犹如阅兵之势。
该基地是广西佳年按照“农业生产工业化”理念打造而成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195个标准化田块均采用统一的设施栽培技术,配套“水肥一体化”喷滴灌系统,抑草膜、物理防虫灯等标准化设施。
据了解,这个广西目前规模较大、标准化程度较高的优质火龙果生产示范基地,成就于17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获得国家专利的关键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火龙果种植基地,可见连片的火龙果苗整齐划一排布,十分壮观。
农业现代化讲究的是高效,生产的高效率,管理的高效率。
作为一家由型材加工转向农业的企业,广西佳年借鉴多年的工业管理经验,将工业化的经营思想、管理手段、组织形式、营销手段引入农业生产领域,用于指导农业生产发展。
“在种植上我们采用排式种植,提高种植密度;在管理上我们采用绩效考核,农民当工人,多劳多得。”广西佳年农业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廖祥松介绍,在工业化管理下,原来一家打理三五亩地就已经困难,现在一对夫妻可以轻松管理30多亩地,“千亩的基地只需一个负责人就能完成全部的协调工作。”
其实,工业化种植管理早已刻在南宁火龙果人的骨子里。
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南宁规模化种植火龙果之初,当地就将火龙果由分散种植改为联排种植,产量和管理效率大幅提升。2019年,隆安县金穗火龙果产业核心示范区被自治区政府认定为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五星级),是当年唯一一家五星级示范区。
“催花补光带来的增产效果很明显。火龙果的产期可提前15天以上,每年可多收三到四批果,一亩地预计增收5000元左右。”该基地负责人说。
夜里,火龙果种植基地亮起了无数盏灯,星星点点宛如漫天繁星。
这就是科技带来的成果。正如当地果农所说,火龙果种植很简单,但种好火龙果很难,光照、温度、肥水都是要考虑的重点。
南宁并不是火龙果种植最适区,气候条件不如海南,经济水平不如广东。但是,南宁凭借着兼容并包,将火龙果打造成全国第一产业。“工业化也包含了机械化、数字化,这是建立在一定种植规模的基础上。”广西金穗集团董事长卢义贞说。
规模化种植,南宁经验更足。据了解,南宁还是全国最大的香蕉种植区,早在南宁香蕉产业兴起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了规模化变革。在南宁,不少火龙果基地就是在原来的香蕉基地上建立的。
近年来,在资本、技术等核心力量强势介入下,南宁火龙果产业更是一片红火。响亮的“中国火龙果看广西,广西火龙果看南宁”传播口号,印证的正是南宁火龙果种植品质的实力展现。
标准化管理
产品可追溯销售有底气
2020年,南宁火龙果纳入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通过推良种、提品质、打品牌,大力实施标准化生产,助推了“中国火龙果看南宁”的美誉度。
2021年1月,第一批南宁火龙果出口荷兰,开启了国际市场之门。
南宁市火龙果优质品种面积覆盖率70%、火龙果标准化率70%、火龙果优质果品率80%。这是记者从南宁农业主管部门获得的一组数据。
多年来,南宁火龙果产业从弱到强,从分散零星种植到规模化标准化种植,走出了一条特色品牌创建的路子。
夜里,火龙果种植基地亮起了无数盏灯,星星点点宛如漫天繁星。
组织化是南宁火龙果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步。
2019年,南宁火龙果产销联盟升级注册成立南宁市火龙果产业协会。协会的成立极大促进了南宁火龙果标准体系建设,推动南宁火龙果产业朝着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广西金穗集团销售副总监杨燕文介绍,公司过去大面积种植香蕉,如今为规避单一农业种植风险,开始大规模种植火龙果。基地不仅投入了进口的水肥全自动电脑控制滴灌设施,大力推广应用生态循环农业、测土配方施肥、绿色植保防控等农田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
“我们的火龙果完全经得起检验。”杨燕文说。
7月,暑气正盛。在广西金福农业有限公司占地1万平方米的分拣车间里,工人正紧张的忙碌着。据介绍,该车间集清洗、分拣、包装、冷库4大功能为一体,可实现全程机械化运作。
广西金福还是广西首家建立火龙果可视化溯源体系企业,农业指标的智能化监控、种植情况实时直播、农产品一物一码溯源等功能,让火龙果生产看得见。
拿起手机,扫描火龙果外皮上贴着的二维码打开追溯系统,便能清楚地了解火龙果生产的每个过程,甚至包括施用化肥农药情况和操作人员姓名……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是建立在规模化的基础上的,有了规模化才能进行机械化作业,一系列智能化设备才有应用空间。”南宁市隆安县县委常委、副县长王福湘介绍说。
广西火龙果快速扩张的背后是大基地、大资本的强势支撑。廖祥松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农户要想达到上述基地的种植水平,实现规模化生产,前期投入至少需要2万元/亩。
入行门槛高,也意味着南宁火龙果产业的高起点。在南宁,千亩以上的种植企业就有10多家。近年来,在这些生产经营主体的带动下,南宁火龙果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2012年开始,农业关注度越来越高,更多企业参与到农业生产中。
“南宁火龙果产业发展需要更多的人参与。”武鸣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岑玉寒介绍说。
土地流转有租金,基地务工有薪金,反包管理有酬金,超产分成有奖金,村企合作享股金,这是南宁火龙果产业独创的一种合作模式。经过多年的磨合,“五金”模式在南宁火龙果产区推广开来,成为“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的典范。
廖有松介绍,公司将基地划成25—60亩不等的小地块,反向承包给农户管理,让农户负责施肥、除草、剪枝、摘果等,按照承包的基本管理费用计划,每户每年可以得到6万元以上酬金。
产业化思维
粤桂协作火龙果走得更远
产业的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行业人的努力,也离不开政府的顶层设计。
今年,广西印发了《广西推进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区水果种植面积2000万亩,水果产量3200万吨。全区果农人均水果年收入突破1万元,年均增长8%以上。《方案》还提出,要在桂南、桂西南片区发展火龙果等南亚水果,扩大在初夏和冬春上市的火龙果比例。
“南宁火龙果产业发展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产业链延伸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南宁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廖磊说。
日前,南宁市出台了乡村振兴“6+6”全产业链建设行动方案,明确提出,重点发展火龙果等水果全产业链,计划用3年时间,推动火龙果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和完善,打造提升火龙果重点产区。
火龙果主题活动。
南宁火龙果星空种植园。
南宁火龙果产业发展的蓝图正在形成。如今,南宁火龙果足迹遍布全国,在粤港澳大湾区,南宁火龙果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
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约12.6万亿元。5年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新增2.4万亿元。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大海,拥抱世界,这也让南宁看到了契机。
去年11月,在2021年粤桂协作消费对接活动暨第20届广西名特优农产品(广州)交易会南宁市专场推介会上,隆安火龙果、横州茉莉花茶等数百类南宁名特优农产品受到粤港澳大湾区客商的青睐,当天签约金额达2.86亿元。
粤桂协作为南宁火龙果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在两省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两省区农业农村部门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粤桂协作乡村振兴正迈向深入。
据统计,今年以来,广东向广西拨付财政帮扶资金16.956亿元,县均投入5138万元。产业合作方面,新增引导落地投产企业130个,实际到位投资额24.99亿元;消费帮扶方面,累计帮助采购、销售广西农畜产品和特色手工艺产品101.15亿元。其中,广西累计向广东出售农产品55.86亿元。
广西乡村振兴局帮扶协调处副处长、南宁市粤桂办副主任陈浩介绍,大湾区是一个大市场,消费能力很强,每年的数字农业大会、食博会、农博会等,为产销对接提供了广阔的交流平台。
截至目前,广西已有47家企业,94个优质农产品通过“圳品”认证。其中,南宁已有4批6个优质产品通过“圳品”认证。下一步,南宁将继续推进“圳品”认证及供深农产品基地建设,联合相关部门加大“圳品”认证的培训力度,争取全市火龙果主产县(区)实现“圳品”认证及农产品基地建设全覆盖。
日前,南宁在自治区粤桂协作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制定出台《南宁市粤桂协作优惠政策》,在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人才引进、民生保障等领域提出奖励、补贴政策。鼓励火龙果等产品企业品牌化、规范化发展,并指出,三个协作县凡通过农产品“圳品”评价,允许使用“圳品”标志的企业,凭证书或文件可申请奖励资金6万元,同一企业通过“圳品”评价农产品数量较多的,每增加1个产品给予1万元的奖励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