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继平(右)入户了解村民生产生活情况。(资料图)
全媒体记者 付瑞勇 通讯员 李 君
“‘活人墓’已拆除3座,还有5座未拆除,正在和相关人员联系,将于近期销号。”4月17日18时,代继平拖着疲倦的身躯,从农户家回到村委会办公室,在驻村日志上写下一行字。放下笔的瞬间,代继平累瘫在椅子上无法起身。
近段时间,“殡葬改革”是巴东基层工作的热门话题,代继平忙得歇不下脚,生怕拖了后腿。
2015年,代继平被巴东县应急管理局选派驻村扶贫,从县城到清太坪镇辗转100余公里,先后扎根樱桃水村、土坎子村。8年,2900多个日夜,代继平从脱贫攻坚阵地转战乡村振兴主战场,驻村工作队员换了3批,他却一直坚守着。
“这里原来是一片破烂之地,现在处处翻新了,比以前好太多了。”翻看土坎子村委会原址照片,一种颓废感扑面而来:两栋修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小学、酒厂横卧山沟,广场地面是泥巴,四周杂草丛生。
“在精准扶贫的政策春风中,我们村重建了村委会办公楼、卫生室,修好了公厕和500平方米的群众文化广场,村民办事、休闲,那叫一个方便!”在土坎子村驻村6年,代继平早已成为“土坎子人”。
土坎子村顾名思义,黄土遍地、坡坎相连,曾经被贫困牵绊了一代又一代。
在山脚小盆地中,八组村民卢祖亮挥动锄头,在蔬菜大棚中翻土、挖沟,为移栽时令蔬菜幼苗做准备。“我把5亩责任田流转给村里建蔬菜基地,每年不仅能拿到土地租金,还能务工领工资,这种生活有奔头!”卢祖亮说,家门口的蔬菜大棚成了“致富车间”。
乡村要振兴,离不开产业振兴这颗关键棋子。2022年,村干部、驻村干部打好产业发展“前哨战”,以村集体经济组织流转土地150亩,成功吸引黄连坪蔬菜农业开发公司承包种植蔬菜,在二、六、七、八组成片连块建设蔬菜大棚。
“蔬菜产业‘短、平、快’,让市场主体拎包入住,让农户共享发展成果,实现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代继平说。土坎子村撕掉了产业“空心村”、村集体经济“空壳村”标签,产业有了主心骨,村级发展挺直了腰杆子。
据村党支部书记黄勇介绍,目前全村建有500亩银杏、200亩贝母、300亩白茶基地,生猪、山羊养殖也初具规模,一张产业版图描绘出全面小康新光景。
山下有产业基地,山上有村级光伏电站,土坎子村拥有一本“生态存折”。脱贫户黄家绪是一名光伏电站管护员,通过不定期擦洗光伏发电板、清理电站内杂草,每年可领取公益性岗位工资6000元。
一座光伏电站好比一个“光电银行”,每年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18万元,为村级公益性事业提供硬核支撑。
2020年,26名村民代表集体提议,建议修通四、五、九组片区与竹园坪村间的1公里“断头路”。经轮番调研、集体决策,土坎子村从村集体经济支出资金5万元,支持断头路修建。自此,一条畅通路将周边兄弟村编成一张网。
“起初村里没有硬化组级公路,村民的货物很难出山。现在有了5公里水泥路、15公里砂石路,村民彻底告别‘买难’‘卖难’的窘境。”原村党支部书记向红枚感叹:有了驻村工作队,村里变了样!
拧开水龙头,自来水哗哗流进洗菜盆中,九组村民田恒佳称“水贵如油”的日子结束了。五组、九组属该村偏远村组,平均海拔1100米,地表水留不住,水源存不住。
目前,该村修建一级泵站,铺设入户管网,对五组、九组实行分散式供水,“一管清水进农家”正照进现实。“驻村工作队就是老百姓的‘挖井人’,我们世代铭记。”田恒佳和10余户缺水户满怀谢意。
扔掉穷帽子,奔跑在乡村振兴路上,从满头黑发到丝丝白发的代继平,感慨“满程丰收的8年”。
8年,代继平选择留驻在村,留下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美丽乡村,心中也装满了不少辛酸和委屈:为村级主干道工程抢工期争取时间,他和黄勇商量私人担保给征地农户写下8000元欠条;驻村时,大儿子正值高考、小儿子刚出生,如今大的读博士、小的读小学,他愧对孩子,更心疼妻子;由于性子耿直、讲话直接,被个别村民投诉……
“吃苦不算啥,只要乡亲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村子一年比一年美,我愿意一直驻下去。”说完,代继平眼角有些湿润,但目光依然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