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鱼共生
隆昌市10万亩稻渔
综合种养项目
“稻鱼共生”,是中国南方一种长期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稻鱼共生系统,指的是鱼在水稻田中吃草,吃虫,帮助耘田,鱼的粪便给水稻提供最天然的肥料;水稻为田鱼提供庇护,防止白鹭等鸟类天敌。“稻鱼共生”的种养模式,最大限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是我们祖先天人合一智慧的具体体现。
稻因鱼而优
鱼因稻而贵
田与景和谐发展
梯田焕发新生机
内江这个地方将展现新商机
作为内江市重点项目之一的隆昌市10万亩稻渔综合种养项目,自2019年1月开工建设以来,工程进展顺利。计划在5年时间内新建及改造提升稻渔综合种养基地10万亩,其中,今年新建及改造提升稻渔综合种养基地2万亩,目前,已建成1.06万亩稻渔综合种养基地及相关配套设施。
高效:高标准机械化操作
8月9日,正是荷花盛开的季节,隆昌市圣灯镇三台村的稻浪滚滚、荷叶茫茫,连绵的稻田与青山绿水连成一片,和谐又壮观。
“这里种养的是莲藕和鱼,主要用于观赏和休闲垂钓。”在圣灯镇三台村稻渔综合种养基地,隆昌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江瑞指着眼前的荷花田说,种莲藕采收莲籽,亩产600-800斤鲜莲籽,可收鱼200斤,鱼和莲籽的亩产值可达8000元。
据江瑞介绍,该基地是由诚隆粮油种植专合社负责承包经营,种植的水稻品种是优质稻品种-川优6203。专合社常年实施稻渔综合种养1000多亩,拥有各类型农用机械35台(套)、30吨烘干设备1套、智慧农业信息平台1个,是隆昌市首个实现水稻播、育、栽、管、收、加全程机械化生产作业和智能化监管的专合社。
顺着田边硬化的小道直走,便来到稻渔种养区。据了解,这片区域原来是不规则的小田块,按照发展现代稻渔产业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要求,对田型进行全面改造,实现了“田成型、渠成网、沟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
大田以U字形,小田以L字形开沟,根据稻渔种养模式技术要求,按照水沟水面宽2.5-3米、底部宽1.5米、深度1-1.2米的方式进行挖沟,达到水稻种植面积不得低于90%,以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基地还充分利用灌溉水源为古宇湖生态水的优势,主要投放红鲤、白鲫等本地优良品种,通过“稻为渔栖息,渔为稻供肥”的稻渔共生模式,实现了稻渔产品“绿色、高效、生态、循环”。
绿色:安全防控生态喂养
在基地的田间地头,处处可见一盏盏太阳能引虫灯,灯下装有网兜。夜晚灯具发出荧光,飞蛾等昆虫纷纷扑光而落入网兜。拿网中的害虫喂鱼,又减少农药使用,一举两得。
据介绍,为了积极发展绿色、生态产品,隆昌市自2016年开始,在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带、高标准农田建设区、优质粮油示范区,组织有条件的专合社、大户联合实施了养鱼不用饲料、水稻整个生育期间不打化学农药和不施化学肥料的生态稻渔试验示范,通过合理栽培、稻渔共栖,安装太阳能杀虫灯和施用生物农药杀菌剂,做到绿色防控技术的全覆盖,目前示范面积已近10000亩,水稻产量与原产量相当,但效益大幅度提高,稻渔米的价格达到每公斤10元左右。
稻渔综合种养是通过水稻种植与水产养殖、农机和农艺技术的融合,实现稻田的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生产经营,能在水稻稳产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稻田经济效益,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改善稻田的生态环境,是一种具有“稳粮、促渔、增效、提质、生态”等多种功能的现代农业新模式。通过这一新模式,可实现每亩平均增收3800元,极大的带动了周边农户增收致富。